毕文骥
摘 要:问题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特征,问题生成立足于课堂教学,从生命意义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生命过程。在复杂理论指导下挖掘课堂教学问题生成不足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生成策略,是当今教育环境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复杂理论 高中语文 问题生成
问题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问题生成”,是师生与具体的教育情景发生交互作用时的建构与生长,是师生、生生之间在交往和对话中出现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发现和新问题。
问题生成是非常必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该拘泥于固定不变的程序,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的确,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之间多种因素动态作用的推进过程。这正契合了复杂理论的内涵,复杂理论认为世界不再是有序的、简单的,而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体现出非线性、生成性等特点,这就为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语文课堂生成不足的原因
“生成”并不容易实现,据平时的教学观察,笔者发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生成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对理论缺乏研究,教学中生成意识淡薄
有些教师只凭感性认识进行教学,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中问题生成的尺度,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对生成的内容过于理想化,对生成资源的利用偏离教学目标等。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组织化、制度化的活动,是离不开一定的秩序和纪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进行一定的计划、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控制,这也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教学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忽视问题生成,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相违背。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僵化,教学中生成能力不足
从教学实施的角度来说,有些教师更愿意采取预设的方式,虽然他们也看到了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容易使得教学过程人为地变得呆板枯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弊端。但是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过分注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的灌输的现象,教师习惯了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上课,习惯了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教师对课堂中的问题生成资源就会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自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有的教师缺乏生成能力,在实践中走向另一个极端,采取“放羊式”教学,以为这即是问题生成的方法。其实这是形散神亦散,是放弃教学的责任,放弃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其实,课堂上问题生成是有规律的,依循规律,精心预设,科学引领,我们就能为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增添灵魂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创建充满灵性的课堂教学。
二、语文课堂问题生成的策略
(一)树立过程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高度技术取向的教学模式,它追求各个环节高度的精确化和程序化,问题设计得严丝合缝,对诸多可能的变化都做了预设,想好了对策,教学成了一种程序化的表演活动。
复杂理论认为,教学中的各种存在既是一个物理性存在、关系性存在,又是一个社会性存在、精神性存在,教学要素相互作用呈现的是非线性关系。如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评价都必须建立在这种非线性的关系之上。同时,教学实践是整体性的活动,是多因素、多主题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诸多因素和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种种要素的复合,更是种种过程的复合。有了过程意识,才会有整体的概念,才不会把教学目标固定在一个或是几个目标上,将受教育的人简单地归结为达成某些目标的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二)树立课堂“留白”理念,善于把握问题生成的机会
1.善于“留白”
我们知道,诗歌、绘画、建筑等都讲究“留白”的艺术,不过于丰满,以便使作品富有弹性、增添美感。课堂亦如此,要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空间,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得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
2.把握问题生成的机会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的这样,课堂具有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的特点,因此,即使有了“留白”,教师还要善于把握问题生成的机会,积极构建问题生成的语文课堂。
(1)深入钻研教材,激发生成
抓住教材中可能引导学生生成的“联想点”和“发散点”,引导学生对看似确定的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有什么”,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利用错误信息,生成精彩
由于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错误信息,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程给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生成一个主题。当教师能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对教学预设做出具有创意的调整时,课堂就会成为动态的课堂。
3.关注学情,积极互动交流
教师要熟悉学情,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及思维特点,根据这些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加拿大著名复杂理论学者Brent Davis认为:“智慧或能力更多是习得的而不是授予的。”教师不要把心思都放在教材和教案上,而要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让学生通过自身经验获取新的智慧,完善自我建构。当教师的关注点从教师的“教”更多地转向学生的“学”时,就易于在课堂中有效地引领生成。
复杂理论认为,孤立封闭的系统是无法存活的,只有开放、动态的系统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这种复杂理论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必须保持合作与交流,要通过课堂互动来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这样才易于问题的生成,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能。
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别里科夫从楼上摔下来安然无恙,为什么别里科夫会死呢?笔者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加以肯定,表扬其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接着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别里科夫的死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因婚事告吹,悲痛、伤心过度而死;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摔下楼来被两位女士撞见,这让他颜面无存、无地自容,他怕众人耻笑,怕上级鄙视,他是恐惧而死的;有学生认为,他生活在重重压力之下,无力挣脱孤僻的“套子”,对社会生活已彻底绝望,最终选择绝食身亡。笔者也积极参与,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并适时加以引导、点拨。通过探讨,学生们认识到真正杀死别里科夫的是沙皇专制制度,在这种制度的毒害下,别里科夫成了可悲的牺牲品。
4.调控教学走向
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在课堂上有了生成的问题,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迅速做出辨识,以便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适当调整或重组,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对于有积极意义的生成,要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推进教学流程,形成能够引发学生新的问题生成的兴奋点。比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发现焦仲卿和刘兰芝殉情前表现不同,以此提出“仲卿对兰芝的爱是不是淡一些”,笔者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二人当时的不同心理,再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焦仲卿的成长环境,以此得出结论:他们的爱情悲剧背后有深广的社会因素,焦仲卿受到的精神折磨远胜于刘兰芝,所以我们不能苛责焦仲卿殉情前“徘徊庭树下”的举动。学生直到下课还久久回味课堂上所做的分析。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 这门艺术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磨砺。要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生成,需要高超的教学智慧,需要以复杂理论来审视、指导,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境化场所!
参考文献
[1]金亦挺.课堂教学中的美丽生成策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9).
[2]Brent Davis.复杂理论与教育[J].康长运,译.全球教育与展望,2008(1).
[3]顾鑫盈.从预设式教学到动态生成式教学[J].天津教育,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