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乾
【摘 要】新课标提倡让学生自主、积极、主动的去进行阅读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正确有效的进行个性化阅读,是大家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
一、通过读去感知
“文者,情之经”,语文教学要重视美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味涵咏,读出文章的美味,品出文章的美感。
美读。是将无声抽象文字符号转变为有声生动言语,耳之所闻,心之所思,多感官共同参与,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最终实现“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
朗读。教师应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方法之一可以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是为了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是为理解文本打好基础。教师提供思考问题,是为了让学生的感知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在这一阅读层面,问题的设计应有很强的认知针对性,避免出现提问随意性。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然后再就阅读教学中的“大问题”——也就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作迁移性质疑,让学生展开讨论,以强化阅读教学的重点知识,揭示文本的内含意蕴,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
精读。精读阶段是学习课文的关键性环节,探究心理、探究性学习方式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阅读、感受、理解、品评课文,最终领悟、吸收、内化课文内容。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和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层面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它是在初读基础上的提高,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地细读,对重点的、难以理解的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精读便于理解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章节,通过精读学生可以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技能和方法,获得语言的积累。关于精读,叶圣陶先生曾就它的地位、作用和目标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精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自由阅读”。
二、注重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感情的血液在畅流。”说明了情感体验对阅读的重要性。吕淑湘指出文學作品中的语言很美,特别是诗歌、散文,不仅词语美,篇章也美,好像一座很好的建筑物,造型很美。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是能够领会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是他们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进行心灵交流、精神对话的过程。透过富有思想和韵味的语言,可以窥见美丽的心灵,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世的悲欢,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真谛。体验感悟是达成三维目标的有效方法。
三、加强与文本的对话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文本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每篇优秀作品都是作者情感的凝聚和升华。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想表达日积月累的感情的内心要求”。我们所学的课本上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含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因此,每一篇文学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文采,也折射着人性的内涵,社会的现实。传统的阅读教学,学生不是主动获取意义,而是被动接受老师或者教材编撰者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学生进行的不是自己的阅读,是重复、模仿他人的阅读,学生失去了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阅读现状不利于学生学会阅读方法,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基于问题解决的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有意识的改造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深入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学生在阅读中主体地位。
四、阅读主体的互动——组织交流讨论
问题解决学习具有社会性特征,为此提出了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教学策略.交流讨论是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全班讨论、协商,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以补充、修正和深化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教师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员,是讨论、交流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为此教师应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活动的自由开展。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这个平等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还有生生之间,还有师生分别与文本之间对话,是过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又一进步,是真正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体验解读作者对社会生活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验作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个体阅读不是一个封闭的历程,在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发展有赖于读者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互。阅读文本所传递的信息是作者的个体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就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是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作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的信息交流。师生应该是一个互助的学习群体。师生的阅读是自主的,师生间的交流是动态的,实现了师生双主体的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彼此间互助沟通、互助影响、互相补充,互助启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