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法学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4-06-09 09:19袁晓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素质定位

袁晓燕

【摘 要】本文论述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素质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极大的距离。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转向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应以德育素质为先导,以业务素质为主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

【关键词】定位 ;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新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却存在反差:一面是急需高级法律专业人才的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是普遍的法学专业学生“求职难”。由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联合主办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仅为37.85%。而被视为冷门的哲学和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却分别达到40.35%和51.85%。在200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考试频道合作的调查中,法学专业以35.6%的得票率排在“滞销榜”专业的第三位。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素质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极大的距离。现实要求我们对整个法学教育进行改革。

学生在课堂中如果学到的只是零散的、片断的、割裂的、凝固的知识,这显然不是法学教育应有的目标。法学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

由于法律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这需要一种系统的法律职业能力去解决。法律教育具有的深刻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突出特点,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因此,应从“以理解法律含义、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育模式”,转向培养学生成为法律职业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

1.培养学生的法律道德

法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由于法律职业自身的特点,首先要进行法律道德的培养。关于法学教育的目的,20世纪40年代曾任司法院大法官的燕树棠先生认为:法律事业是公益事业,法律教育是训练社会服务人才的教育,因此,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在训练社会服务人才,而不是造就个人谋生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法律变化频繁、知识更新快捷。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及后一辈子所需的各种法律知识。学校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辨别、创造知识的能力。传统的法学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认同性思维及其人格,而忽视了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即使各有见地,但也不得不尽心尽职的诠释既定的法律及其制度的合理性,单一的认同性思维往往会抑制人的创造力,法律职业者缺乏创造力,不利于实现法律的公正、公平,不利于法律职业者履行天职。

3.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

按照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应用的基本思路,使专业结构从单一化向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结构多样化发展。在一、二年级阶段学好各部门法学基础课程,三、四年级时增加实践课程。在实践课中设置取證、代理、审判、辩护、商务谈判、调解、仲裁等内容,通过实案分析、办案活动,学习相关的法学理论,掌握法律操作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执法和司法能力。

4.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法学是一门极具专业性的学科,但它却从来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科。一个成功的法律职业者常常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修养。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与美国的法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法学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学生是来自各学科的优秀学生,他们的法学专业学习是在先前的大学教育背景基础上进行的。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全面素质提升的课程结构。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课程结构作为法学教育的中心内容。这里的“全面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2)以挑战眼光整合法学课程模块。课程改革绝不是课程门数的简单的增加或减少,也不是单门课程内容孤立的增删。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和以全球化的挑战眼光来科学地整合法学课程模块。

(3)增加法学本科教育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法律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决不存在于真空之中。它不是社会科学一个自给自足的、能够密封起来或脱离人类其他活动的部门。因而“一个人要是只懂得法律技术,只知道审判程序的机制和精通实在法里的技术规则,那他不会是一个头等的法律工作者”。

(4)加强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课程法学属于应用社会科学范畴,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突出实践环节极为重要。法学教育的实践环节主要有如下基本形式:①实践性法律课程体系,包括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疑案抗辩等。②实习课程体系,主要是指司法实习课程。③社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法律咨询服务等。三大体系应有机结合,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

猜你喜欢
应用型素质定位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