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珊,杨 春
(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工科背景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浅析
陈 珊,杨 春
(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是培养信息时代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以工科为传统优势专业的高校中,如何建设信管专业,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工科背景高校在走向综合性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大工程观”建设的理念,认清当前信管专业建设的不足之处,探索性地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这对于创新信管专业建设,培养出适用的专业人才有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工科院校;信管专业;课程建设;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有600余所学校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1]各校在遵循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大前提下,力争追求差异性和个性化,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地域特征的信管专业。具有工科背景的高校,一直以来被誉为“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在大力发展其优势专业和核心专业的同时,日益重视管理类学科的建设,是其走向综合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大环境下,因此,如何建设和发展信管专业,既遵循信管专业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又能结合学校的整体培养方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地方经济,是工科院校在培养管理类人才时所应首要关注的问题。
如今,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深入渗透到各行各业,使得技术和管理密不可分,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信管专业既侧重于对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也重视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但信管专业的建设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亟待解决。如对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阐述基本沿用教育部的描述,过于同质化,未能体现个体差异与特色。而任何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既要考虑学科背景,又有考虑其所处的高校特征,在“求同”的基础上,需要大胆“存异”。
(一)关注行业领域,确立专业特色
从学校的建设史可以看出,常州大学的发展中具有典型的石化行业特色,虽然现在已发展成一所集工学、理学、管理等于一体的多科性高校,但在以“产学研”结合为其办学特色的理念下,立足并持续关注石化行业的发展,是必要且重要的。同时石化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常州大学信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这一背景,应以石化行业为基本面向,确立专业特色,培养具有行业优势的信管人才。
(二)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思路
常州大学信息专业培养目标为:以学校“大工程观”培养理念为指导,重视信管专业学生工程素养的养成,强调管理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以培养具备一定石化行业认知的懂管理的信息系统人才和懂信息系统的管理人才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服务石化行业的能力。
结合培养目标,相应地调整培养思路(见图1)。首先,在入学阶段,要贯彻学校所倡导的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并且借助石化认知实习,带领学生认知石化行业的生产和管理特点,以便在之后的课程中密切结合此背景,使得理论课程内容具象化;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管理思想和系统开发的技术手段都有所了解和掌握;第三阶段,深入到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是对前一阶段知识的综合训练,以此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第四阶段,则是基于学校特色的特色课程的开设和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其一或多项内容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
图1 培养思路
(三)依托优势学科,构建课程模块
常州大学信管专业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对于学校而言,优势学科是石油化工专业;对于经济管理学院而言,优势学科有会计、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依托这些优势学科,确定信管专业的培养方向,将更有利于为社会输送有市场、有需求的专业的人才。
图2 培养方向及课程模块设置
因此,信管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可以考虑分为三大类:企业信息化(主要是针对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ERP实务);商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研发(主要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生产信息系统的研发等)。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构建各具特色的课程模块(见图2)。多样化课程模块的构建,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四)重构课程体系,强调应用能力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要注意把握专业领域的主流导向,在重视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将技术导向往管理与技术并重的方向转变。课程体系应在参加ACM/AIS推出的新版信息系统教程IS2009/IS2010和CIS2011课题组提出的基本要求,把握本科教学“基础—主流—发展”关系,结合学校特色、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建立适应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照此思路,常州大学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形成如下框架(见图3)。从此课程体系结构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方面更侧重于对学生方法的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特色选修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综合竞争力。
图3 课程体系结构
(五)开拓培养途径,重视因材施教
首先,对生源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譬如,可以在学生入学后根据其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将学生分为指导型和引导型。指导型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对本专业兴趣浓厚,对这类学生可以加强专业知识的指导;而引导型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本专业不甚了解,则侧重于对他们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一二年级根据学生特征,从专业认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方面进行分类培养。进入三年级可设置中期考核,根据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将学生分为管理类、技术类、综合应用类,结合他们的专业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课指导,选择符合个人发展的专业课程,培养有一技之长,能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人才。
(六)强调实践能力,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2]信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纯理论教学无法培养出应用型的高级信管人才,必须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教学。[3—4]因此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训和实习活动。首先,要充分利用学院或学校建设的实训平台以及相关合作企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其次,重视学生的暑期实习,鼓励并要求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实习,主动走向企业,熟悉企业,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此外,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也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教学科研不脱离生产实践,对于指导学生大有裨益;还可以外聘企事业单位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指导老师,这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5—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信管专业作为一个面向技术、管理多层面的交叉学科,在新的社会技术背景下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机遇和挑战面前,不容忽视的还有信管专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各高校间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的背景差异,课程体系不够合理,不同高校间缺乏自身特色,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工科或工科背景高校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具有地区特色、高校特色的信管专业建设方向,按“广而专”的思路,根据社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强调学科综合性与专业方向性相融合,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性信管学生,对于培养我国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56.
[2]罗嗣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M].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2010:175—178.
[3]赵乃东,王峰.中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94.
[4]惠宏伟,张颖.理工类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25—126.
[5]张光.高校课程大纲的功能和要件:兼论我国大学课程大纲制度之现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0—46.
[6]龙朝阳,田程程.信息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ROPT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11):12—15.
A Brief Analysis on Cours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Major in College with Engineering Background
CHEN Shan,YANG Chun
(School of Business,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major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n information times.In colleges which take engineering as traditional advantage majors,how to 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College with engineering background should act together to the idea of‘Large Scale Engineering’in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which can realize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and tries something useful.This is also useful for the other similar colleges.
colleges of engineering background;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course development;major feature
G423.04
A
2095—042X(2014)04-0117-03
10.3969/j.issn.2095—042X.2014.04.027
(责任编辑:朱世龙,沈秀)
2014-03-30
陈珊(1981—),女,河南信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杨春(1961—),男,四川宜宾人,教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