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兰木.麦麦提明 赵红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吉米兰木.麦麦提明 赵红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目的:探讨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经我院治疗的89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片与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仅服用二甲双胍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8.37%(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效果观察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同时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多食、多饮、低体重、高血糖等特征为主的代谢紊乱病症[1]。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方法包括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等[2]。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9例,男44例,女45例;年龄44~77岁,平均(58.3士4.5)岁;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初发,均达到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未使用过其他降糖药物,诊断糖化血红蛋白均在8%以下,无酮症酸中毒,无肝肾功能异常,无过敏史。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500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20mg/次,1次/d,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效果。
1.3 疗效判定[3]显效:血糖水平明显下降,FPG<7.01mmol/L,餐后2h血糖<8.01mmol/L,或者与治疗前比较,血糖下降≥3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血糖水平有所下降,FPG<8.01mmol/L,餐后2h血糖<11.01mmol/L,或者与治疗前比较,血糖下降≥2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血糖水平无变化,症状基本无改善。
2.1 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8.37%(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糖尿病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衰退不可逆转 ,单药治疗往往无法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 ,目前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多于一种降糖药物的联合治疗[4]。合理的联合治疗不仅能充分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是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以此降低肝糖原异生,提高糖的无氧酵解.提高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但是,长期单纯应用二甲双胍降糖可能会提高脂质代谢紊乱和降糖效果下降的可能性[5]。
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的降糖药,可通过增强机体外周葡萄糖清除率,从而抑制肝糖原的输出,改善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索的敏感性,使血液循环中的胰岛素及葡萄糖水平均下降,降低血糖[6-7]。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说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能够通过不同机制明显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疗效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1]孙丽,谷丽梅,陈亘卓.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0-161.
[2]黄行强,陈文力,房彦平.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34-36.
[3]梁文杰.二甲双胍配伍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3):473-475.
[4]包恩义.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38.
[5]蒋云芹.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医学前沿,2013,(4):167-168.
[6]付阿丹,张文静,赵湜.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2,23(14):1301-1303.
[7]江丽欢,陈月婵,张志宏.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类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40):3788-3790.
R587.1
B
1009-6019(2014)11-0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