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创新驱动战略研究

2014-06-08 06:51陈华彬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六省试验区安徽

陈华彬

(中共宣城市委党校,安徽 宣城 242000)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安徽省认真落实中央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把自主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的历程

“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1958年9月,毛主席视察安徽时的宏大预言,如今在这块活力涌动的热土上,已然成为令人信服的生动现实。1978年11月,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按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经过党中央的支持和引导,演化为改革开放的自觉创新。1995年,提出 “科教兴皖”发展战略。2003年,全国 “两会”上,安徽代表提出要把合肥科学岛打造成科学城的建议。2004年,在科学城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合肥科技创新试点市。2005年,合肥升格为国家级科技创新试点市。2006年,全省召开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安徽的重要决策,出台了 《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皖发[2006]8号)。2008年3月,全国 “两会”上,安徽以全体代表名义提出 “设立合肥芜湖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2008年10月,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出台 《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皖发[2008]17号)和 《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皖发[2008]18号)等文件,并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和1亿元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用于支持试验区建设。2009年11月,科技部等六部门批准安徽省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第一批试点省,安徽与浙江、江苏共同获此殊荣[1]3-4。2010年1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按照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动员和部署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2011年7月,合芜蚌试验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之后我国第四个自主创新重点区域。2013年12月,科技部致函安徽省政府,原则同意 《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这标志着安徽继江苏之后成为全国第二个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的省份;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国家作出的在区域层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建设创新安徽、推动安徽自主创新迈出更大步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安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主要成效

(一)研发经费投入逐步加大

2012年,安徽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81.8亿元,居全国第14位,较上年增长31.3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64%,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资金226.1亿元,占80%;科研院所资金27.1亿元,占10%;高等院校资金24.4亿元,占9%;其它资金4.2亿元,占1%。全社会研发经费额在中部六省排名第4位,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中部六省排名第2,低全国平均水平0.34个百分点,如表1所示。

表1 2012年中部六省及全国R&D经费表

(二)专利成果快速增长

2012年,安徽省专利申请量74 888件,居全国第7位,居中部第1位,较上年增长54.2%;专利授权量43 321件,居全国第7位,居中部第1位,较上年增长32.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 066件,居全国第14位,居中部第4位,占7%;实用新型授权27 191件,占63%;外观设计授权13 064件,占30%。在中部六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排名第1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4位。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1.29件,如表2所示。

表2 2012年中部六省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表 单位:件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安徽的创新资源比较丰富,聚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40、41研究所,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通用机械研究所,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蚌埠玻璃设计院等一大批高层次的大学和科研单位,它们已成为各自领域自主创新的骨干。全省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有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5个,省级(含重点)实验室105个,部属(含院属)实验室35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7家,其中国家级20家。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个,其中国家级4个。取得2012年共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78项,主要科技成果有宽温区制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等。

(四)技术合同成交额逐步提高

2012年,安徽共推动并督促全省21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开展工作,在合芜蚌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等多个平台的带动下,技术市场愈加繁荣,创新特色明显。在所有登记的技术合同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及其应用、新能源和高效节能等安徽省主推的战略性发展领域。通过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过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2]。合同成交总额在全国排名再次前移,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2位,如表3所示。

表3 2012年中部六省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及全国排位表 单位:亿元

(五)每万元GDP能耗降低取得成效

2012年,安徽在转型发展、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每万元GDP能耗0.722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4.2%,仅高于江西,在中部六省排名第2位。如表4所示。

表4 中部六省及全国每万元GDP能耗(标准煤)单位:吨

三、安徽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研发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除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3市外,全省绝大多数市县无产学研专项经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也有限,没有完全建立研发经费保障制度,远远满足不了产学研工作的客观需求。经费问题制约着新项目的科研、开发、培育和转化,使产学研工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严重影响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创新水平的提高。

(二)产学研合作各方还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产学研各方在合作过程中,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和不足。一方面,企业对当前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与市场需要的结合程度认识不够,对项目能否实现市场化、产业化产生怀疑,对处于前期开发项目,不愿投资。着眼于一些 “短平快”项目,希望科研方提供转化成本低而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对那些技术含量高但开发周期长、有相当难度的项目,往往害怕承担风险,不敢投资。另一方面,高校院所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往往对科技成果价值期望过高,供需双方对科技成果价值的定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对已完成的科技成果,高校院所更愿意直接转让,合作形式过于单一,后续技术服务不到位。少数高校院所 “拉郎配”,希望借此争取科研经费,协议一签了之,合作研究工作未深入开展。

(三)专利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安徽在抓专利申请总量的同时抓授权总量的增加,使得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在全国的位次不断提升。根据 《2012年安徽省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简报》,2012年安徽专利授权量43 321件,其中发明专利为3 066件,发明专利占比7%,为中部六省最低。而山西发明专利占比18%,江西发明专利占比11%,湖南为发明专利占比15%,湖北发明专利占比16%,河南发明专利占比12%。由此可见,安徽专利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质量不高,这样就导致专利申请单位浪费了一笔不小的专利申请费用,做了无用功,挫伤了申请单位的积极性。

(四)人才资源匮乏

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员中,工程师所占比重偏低,在知识结构分布中,高中级职称人员比重偏低。企业科研创新人才不足逐渐成为安徽创新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五)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辐射效应有待放大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除北京外国家科学大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蚌埠是沿淮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合肥、芜湖、蚌埠3市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创新资源,是中西部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建设以来,取得了众多成效,其中表现为,创新实力增强、创新产业发展、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氛围浓厚等。在合芜蚌试验区的带动下,安徽省区域总体创新能力在全国位次大幅度前移,安徽在全力支持合芜蚌3市创新发展的同时,无形中对其余13个市形成政策的洼地效应,使得试验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等创新要素加快向试验区集聚,对其余13个市的创新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推进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考

(一)建立多元化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

加大事关全省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创新投资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支持创新投资基金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资金投入和使用方略。一是政府要逐年加大对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建立研发经费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将其作为财政支出保障的重点。严格执行相关奖励办法,及时兑现奖励给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激发企业的科研投入激情,发挥财政资金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3]。二是以直接参股、配套参股等方式积极引导金融与社会资金进入。根据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资金投入和使用方略。特别是对处于孵化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采取信用担保、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等方式加以扶持,全力帮助企业站稳脚跟。

(二)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自主创新,企业更高效,更容易市场化。因此,要让企业成为创新的 “航空母舰”。鼓励大企业建立研发实体、加大研发投入,启动科技 “小巨人”企业扶持计划,支持全省各市首位产业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形成大中小微企业良性互动、竞相发展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实行重大攻关、形成行业标准的必由之路。研究制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指导目录和规范,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大产品大产业作为联盟构建的主要方向。要制定针对联盟发展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促进各类科技发展要素尽可能向联盟倾斜;同时要加强对联盟的管理,强化联盟的监督考核,完善联盟成员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安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条例,为联盟的健康高效运行提供坚实制度保障[4]。

(三)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以全省各市县争创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为抓手,不断提高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完善组织、财政、政策等保障,增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二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立足创新主体培育,利用知识产权技术信息,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重视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具有一定成长性企业培养吸纳专利联络员,健全专利联络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企业专利联络员工作积极性,使其成为衔接企业与科技管理部门的一座桥梁;三是以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为依托,推进专利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在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贷款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四是围绕知识产权宣传和执法,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增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四)加快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李克强同志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 “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 “人才红利”。为使人才真正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安徽省要集中力量打出人才工程 “组合拳”,健全人才引进市场化机制,加大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力度,启动创新创业科技团队扶持计划和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做大做强产业项目培育人才,兑现特殊政策激励人才,搭建载体平台用好人才[5]。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为对接国家“万人计划”,安徽省必须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支持力度,赋予高校院所自主处置科技成果的权利,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在本省从事科技创业、成果转化等活动,由此产生的收入归个人所有,将 “人才特区”建设向纵深推进。

(五)放大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龙头效应

合肥、芜湖、蚌埠串成一线,是三个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联袂自主创新,对全省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创建5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8倍,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高出全省7.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了132.7%,达981家。研发人员数翻了一番多,专利授权数翻了三番多。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海螺集团、科大讯飞、丰原集团、凯盛玻璃等一批创新龙头企业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自主创新品牌。合肥、芜湖、蚌埠是安徽三个 “经济增长核”,覆盖了安徽的北部、中部和东部,但对皖西南的辐射作用较弱,不利于安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合芜蚌试验区不但要当龙头、扛大头、走前头,还要对全省其它地区的创新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可以把合芜蚌试验区的范围扩大到周边市县,或者周边市县享受合芜蚌试验区所有政策待遇。这样有利于放大合芜蚌试验区龙头效应,全面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1]刘长功,曾凡银.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安徽[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2]白海星.聚合优势 支撑发展——自主创新年度报告安徽篇[N].经济日报,2014-2-12.

[3]陈华彬,金弋滨.安徽县域自主创新战略研究——以宁国市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1,(7):61.

[4]王凯.关于推进安徽省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思考[J].安徽科技,2012,(7):12-13.

[5]陈群,汪永安.创新安徽 迸发 “芯”动力——自主创新引领转型发展之路[N].安徽日报,2014-2-24.

猜你喜欢
六省试验区安徽
18个自贸试验区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中部六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空间分析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熵值法的中部六省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