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6月6日文章,原题:非法和成功,中国商人在南非 廉价时尚饰品、电器产品、清洁剂……如今在南非,几乎每个地方都至少有一家出售廉价中国商品的小店。当地居民日益受益于这些廉价货,但他们对南非的经济贡献不大。周五下午,26岁的陈梅(音)站在柜台后招呼客人。昏暗的店铺里塞满各种日常用品,陈梅一边收款、包货,一边用生疏的英语尽力回答顾客的问题。一年前,她与家人开了这家“5兰特店”(兰特为南非货币),理念与“1欧元店”相同:用很少的钱换取很多的商品,且东西都是“中国制造”。小店位于开普敦市曼德拉公园中,填补了当地非正式住宅小区的市场空白。此前,索马里人开的商店大多只卖食品。对当地人来说,这是个好现象。一名叫克斯瓦纳的顾客说:“我们不用坐车就能来这儿买东西。大商场的东西这里都有,且更便宜。”据估计,过去15年里有数千名中国小商贩来到南非。他们大多在国内找不到工作或受教育程度不高。当地较宽松的政策促成了这股“移民潮”。由于大部人是非法入境,很难掌握南非中国小店的准确数量和销售额。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商人往往比当地商人更成功。约翰内斯堡的布兰特赫斯特基金会政治学家特伦斯·麦克纳米说,原因之一是中国人的工作态度。他曾与许多中国商贩交谈,“他们有着难以想象的工作意愿,非常能吃苦。许多人有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一个人没工作就什么都不是,只有辛勤干活才能避免被人抢走饭碗。”另一原因是,和索马里商人一样,中国商人卖的商品比本地商人更便宜。他们的货物种类更多且营业时间更长。他们对南非经济的影响还无法衡量。商品往往通过非法渠道进入,现金支付且不开收据。中国商贩的成功有时也会引发“仇外”情绪,比如醉汉捣乱或偷窃,但多数当地人都很友好。麦克纳米发现,大部分中国商贩的生活都局限在小圈子里,同非洲民众接触很少。他们把南非视为中途停留站:等给孩子攒够钱,就回中国。▲(作者尤莉娅·亚奇,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