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宜春报业现状看全国地市报业发展思路与走向

2014-06-07 05:50陈萍芬杨晖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宜春报业报纸

□陈萍芬 杨晖

(宜春日报社,江西 宜春 336000)

从宜春报业现状看全国地市报业发展思路与走向

□陈萍芬 杨晖

(宜春日报社,江西 宜春 336000)

总的来看,现今全国报业发展仍然处于上升阶段,经营收入持续增长,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报纸本身的广告收入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有相当一部分是(报业集团或报社内部)依靠发展新兴媒体或综合经营所获取的。占据了中国报业半壁江山的地市报,数量巨大,处境却日益尴尬。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解放思想,克服先天不足,创新发展空间。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就有必要先来分析一下地市报业目前所面临的窘境和阻碍。

内外交困压力大

综观全国,目前地市报业发展已经步入尴尬境地,竞争压力巨大。

首先,报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报业发展情况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层次:较成熟区域北京和上海;相对成熟区域天津市、广东省;中等发达区域重庆市、江苏省、浙江省;中等偏下区域福建、山东和四川等省;不发达区域内蒙古和贵州省等。我们可以看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是造成报业发展现实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其次,大部分地市报内部或多或少地存在实际困难。一是规模较小实力薄弱,有心无力难办大事。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市党报的经济实力较强外,全国地市党报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强的问题,有很多事情想做做不成,做不好。二是报道质量难以提高,内容平淡可读性弱。三是采编经营人才不足,内部管理有待提高。四是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很多地市报缺乏自我创新和改革意识,或多或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五是收入结构形式单一,商业广告比重不大。在大多数地市报中,党委机关报主要做的广告就是党和政府部门的形象专版、专刊类宣传,商业广告做得较少。

第三,地市级报刊还面临多重激烈竞争。新媒体虎视眈眈,省级报业集团强势进入,同城各类媒体的竞相蚕食,可以说是包围重重,举目皆兵。在江西宜春,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日益壮大,《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等省城报纸,加上宜春中心城市的各类媒体甚至是微信、微博等竞相“打斗”,致使宜春报业发展空间日见其蹙,虽然广告经营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但报社内部所受到的竞争压力却空前增大,报社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病急医乱入误区

面对巨大竞争压力和多重内部矛盾,有些地方方寸大乱,手足无措,要么按兵不动,要么严防死守,要么胡乱出击,总之是“病急乱投医”,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步入了发展误区。

其一,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竞争对象来了,而且步步进逼,有的报社认为地市报自有其区域优势和“势力范围”,不必担心未来的发展变化。

其二,严防死守,反击无力。在与入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角逐中,有的地市报作出的第一反应是消极抗拒,希望上级部门会来管一管。

其三,依葫芦画瓢,空作噱头。看到新媒体有利可图,很多地市报纸就建立自营网站,胡乱搞个微信、微博,试图从新兴媒体手上夺回部分已失市场。但是,因为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网站等新媒体难以实现即时更新,与受众互动,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门户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网站根本无法拿出强力卖点吸引眼球,无法锁定市场,更别说和人家竞争了。

转变观念谋发展

有专家指出,在各种各样的外在压力下,地市报最大的困境,也许更大程度上是办报观念、办报模式在束缚着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比起突破外在竞争的围困,也许更需要突破的是地市报自身已经熟悉的思维理念、工作方式、盈利模式等。因此,广大地市报纸唯有走出误区,直面现实,迎接挑战,参与竞争。进一步说,地市报纸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弥补不足,勇于创新,壮大自己,方能从重重迷雾中突围,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做好做精新闻,强化核心竞争力。地市报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于它是当地最主要、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它刊发、传播当地新闻内容,是新闻的制作者,提供者,它的权威性毋庸置疑;其次,地市报长期在当地一报独大,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和群众感召力。地市报在与当地和外来传统媒体的竞争中,一定要把制作、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作为重中之重,做好版面,做强内容,不断提高自身权威性,增强社会公信力。目前,很多地市级报纸上的新闻或“假、大、空”现象多,或流于平常,内容平淡,报道肤浅,可读性不强,趣味性弱,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有的报纸则一味追求低级趣味、靠贬损取乐,社会责任意识薄弱。这些现象都是脱离本质追求,弱化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当弃而远之。

发挥特有优势,打活手中的好牌。相对来说,地市报还有一个较大优势,那就是它的本土性、地域性。这一优势是全国性报纸、省级报纸所没有的,而且这一优势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地市报纸的本土优势,就好比手中的一副好牌,关键在于怎么打。多年前,广东东莞日报社的发展轨迹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证。自从报社明确提出“本土就是主流,贴近就是力量”的办报理念,报社经过三次重大改革后,报纸发行在几年中增加了四万余份,经济效益直线上升。近年来,江西宜春日报社及旗下子报《赣西晚报》大力强化本土意识,对日报、晚报各个版面的本土新闻量都作了细致的指标规定。《赣西晚报》在实践中努力打活这张牌,保持了浓烈的地方特色。在保“量”的同时,还要求保“快”,即尽快把采访到的新闻编发上版送到读者手中,从而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缩短了新闻变“商品”的时间,及时满足了读者需求。依靠此招,《宜春日报》和《赣西晚报》守住了领土,壮大了自己,激发了活力,展现了实力。

推进新旧融合,致力多元化发展。现在,随着移动平台的大力崛起,报纸内容的阅读与传播已经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很多全国性报纸及新兴媒体已经强力推出客户手机客户端,实现了移动平台的快速阅读与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报社如此墨守成规,再不及时出手,势必落后多多。从这个角度去看,再结合国内一些报业集团的实践结果分析,我们应该可以明了:和新媒体的融合互通,嫁接利用,是包括地市报纸在内的中国报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如此,地市报纸就应充分把握新闻内容制造者和提供商的源头地位,积极探索嫁接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报纸内容制作和纸质、网络传播以及移动平台的大融合。

猜你喜欢
宜春报业报纸
四月轻语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宜春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