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江
(湖北 宜昌 443000)
时评要为涵养社会心态提供思想源
□朱可江
(湖北 宜昌 443000)
开设新闻时评专栏、专版,成为当前纸媒的一大特色。面对社会转型期时常暴露出来的急躁、喧嚣、迷惘等情绪,以“观点制胜、以理服人”的时评,要正视公众“价值观念日益多元,行为选择日益多样”的现实,围绕核心价值观选设议题,用健康阳光、乐观豁达、宽容平和的思想源导向,使公众在关注和接受“媒体思想”的过程中,逐步温润社会心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社会心态是指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伴随着新旧观念交替,政策体制变动,加之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心理预期提高,部分人出现失衡、迷惘焦虑的负面心态。比如,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弱势心态”在部分人中蔓延;价值观断裂导致精神懈怠、拜金主义、急功近利心态明显;公平正义较难伸张滋生“激愤绝望”,导致系列恶性事件发生等。
这些个体心理趋向的扩大和发散,无形中影响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不注意及时疏导化解和良性干预,将引发更多的社会失范行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正因为如此,“社会心态”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协调社会关系,把握社会脉搏,需要触摸人们的心灵世界。心态问题事关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担负舆论导向重任的新闻媒体,在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上,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负面舆论场扩散,怨气集结,恶化社会心态。
时评是媒体对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发表态度和观点,以抢占舆论制高点,引领公众思维。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明确的价值指向,也为新闻媒体指明了引领方向。但现实中,有的媒体在采编时评时,“存疑、存恶、非理性”的音量,盖过了平和、理性的思考,缺乏引领的多样化价值取向,易混淆公众视听,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选择猎奇的、无普遍意义的新闻作评,把公众视野引向狭隘刁钻。时评对新闻有高度的依赖性,但不是所有新闻都值得在媒体上正式发表评论,一些看似奇特、惊悚的新闻,虽能满足一时的视觉快感,但事实的对与错、是与非,简单直接,并无再放大或再显微的意义。如针对“老汉约网友见面,发现竟是儿媳”的新闻,一些媒体纷纷以“荒唐、节操”等观点跟进时评。其实,对这类“尖叫新闻”根本无需作评,过多理睬反而把公众的视线和心态逼进变态、扭曲一隅,更何况后来证实这是一则假新闻。
——不注重甄别事实真假,急于作评,让读者产生信任危机。2013年8月1日,《新快报》报道广州一清洁工中暑昏倒,一小女孩蹲下撑伞的新闻及图片,8 月2日,某报以《美丽童心教给我们的善良一课》为题作评,就在此篇评论见报的这天,《新快报》辟谣,称这是一则假新闻,系人为策划和摆拍。8月3日,另一家媒体以《炒作爱心缘于功利的伪道德》为题,对这一造假行为进行抨击。尽管媒体随着事情进展一评再评,但因徒耗公众情绪,再精辟的言词,读者已失去兴趣和信任。
——对事实断章取义,或以微博、网上消息为事实来源,从而引发错误的分析和评判。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删除“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规定,改为鼓励采取“合法适当有效方式见义勇为”,但有的评论者在取材时,只片面强调删除的内容,从而导致全文观点出现偏差,对条例产生误读,对社会产生误导。
——热衷选择负面新闻作评,助长社会戾气,造成次生灾害。针砭时弊是时评的一大功能,但并不是全部,一些能体现时代风貌的新闻人物、事件,也是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素材。如果单纯只选择那些反映社会负面现象的新闻进行质疑、鞭笞,很易让公众只注重文章的谴责和抨击声,忽视文中反思性、建设性的言论,从而加深公众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抱怨感。
——标新立异,刻意制造观点,助推公众心态向非理性蔓延。有的作者为了以独特观点吸引读者眼球,片面地从一个角度、一个层次看问题,继而生出极端思想,甚至越过基本的价值底线、道德底线。由于这样的观点逻辑简单,立场偏执,很易发酵放大成某一个社会群体的极端认识,从而割裂社会共识。
社会心态释放的是民生诉求和民情民意信号,健康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心态建设不仅仅限于个体的养成,更强调舆论宣传的推进和推动。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复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问题交织并存,多元的思想增添了分歧,多变的观念滋生了迷茫,加大了达成社会共识的难度。但是,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幸福、尊严的追求,对向上、向善的期盼,仍然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面对挑战,时评就是要在新闻事件中寻找形成社会共识的生长点,在众声喧哗中寻找思想共振,用主流声音引导民间舆论场不断接近社会共识,引导公众意识形态由困惑到自觉、由解构向整合的转变,帮助公众构建理性精神,涵养自信包容心态。时评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写作,每一次发言都蕴含着一种价值指向、思想张力,每一条建言对现实生态都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时评采编者要有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综合素养较高,是写作者的前提条件。评论是为时代代言,有政治素养者,即使选题是批判性、质疑性的,其言词、态度绝对是公正无恶意,能体现对社会之痛的关切,对和谐、进步的渴望,反之,很易偏离时代发展方向,扇动社会情绪,激化社会矛盾。其次,要有一颗理性、公允、向上、向善的内心。社会的平和需要个体的平和,如果评论者自身心态失衡,必然导致观点的失衡。三是要有新闻敏感、活跃的思维以及倚马可待的快速反应能力,这种能力源于日常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积累。
——观点富有见解,引人共鸣。影响社会心态的各种因素纷呈交织、互相影响、互相转化,需要从全局角度予以系统研究、系统破题。新媒体正以秒更新着各种信息,真假混杂,泥沙俱下,特别需要权威纸媒及时提供分析、判断、认识,读者会把其梳理出的思想和观点,引入自己的思维材料,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一篇时评所提练的观念、得出的结论能否被读者接受,在于它是否见微知著、言人未言,是否引领读者穿越迷雾,用正确的价值观驱散偏激情绪、战胜非理性冲动。只有当作者的观念与公众产生共鸣,才能形成共识,内化为公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理性平和地表达利益诉求、发展愿望。
——内容贴近现实,关照公共利益。民生问题是关联群众日常生活的物质性因素,但其间折射的期望与落差,又深刻影响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时评的内容应紧扣时代脉搏,既要贴近民生需求、关注社会生活,又要在喧嚣中打捞“沉默的声音”、回应公众关切,为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和时代进步提供真知灼见。没有这种高度自觉,没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编发的稿件再多,频率再高,也引不起公众的阅读、思考兴趣,因为一种价值观要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
——欲先声夺人,必先尊重事实。时评讲究时效,离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关注度越高,越有导向的价值,否则,等社会上各种声音混杂和事情时过境迁再来作评,就成了“马后炮”,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快速反应建立在对事实的尊重上,如果真相还不确定就急着发言、妄下结论,这种超前介入只会给真相“添油加醋”,甚至造成乱评、错评,误导公众视线。“走廊医生”事件、李某涉嫌轮奸案等,就具有典型代表性。以李某案为例,继案发时“私了说”、“虚报年龄说”到后来的各种版本传言,一连几个月,各种有关该案的消息和评论不断见诸大小媒体。对这些说法,北京警方明确回应称,此案已侦结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希望公众不要听信传言,更勿妄下结论。不可否认,媒体跟进的这些时评,为不实信息增添“真实”注脚,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众“不信司法信传言”的心态。类似这种根据虚假命题的评论多了,只会助长公众“跟风、起哄、站队”心态,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时评的采编者是时代的思考者和推动者,面对价值观、行为选择日益多元的现实,主流媒体担负的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不能坐而论道、凌空踏虚。须将“思考者”、“推动者”的职责落实到具体采编实践中,以一种“拨雾见天的透彻,准确清醒的判断,峰回路转的开悟,高屋建瓴的预言”,为涵养社会心态提供更多更好的思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