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茜洁
(三峡商报,湖北 宜昌 443000)
文化副刊如何靠文艺活动提升媒体价值
——以湖北三峡商报社纳凉晚会活动为例
□佟茜洁
(三峡商报,湖北 宜昌 443000)
新媒体的勃兴,传统媒体的新闻“攻势”不在,作为“守势”的副刊如果固步自封,可能疆域尽失。如何有效利用文化副刊部门联系文艺团体、文艺人才的资源优势?湖北三峡商报社的成功之道是:通过举办大规模、系列性的文艺活动,变“守”为“攻”,将舞台搬到广场、社区、市民家门口,用无处不在的欢乐影响着百姓市民的生活,从而大大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13年夏天,三峡商报社举办了三场“三峡商报之夜”消夏纳凉晚会,2014年夏天,三峡商报社再次发出将举办六场纳凉晚会活动的消息后,应者云集,报名者络绎不绝。为了保证节目质量,我们外请的专业导演每天马不停蹄地到各个单位、社区审核节目,严把节目质量,不上关系节目、人情节目,节目形式涵盖歌唱、舞蹈、表演唱、魔术、武术、器乐组合等多种形式,六场纳凉晚会所需要的72个节目,全部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代表本地民间文艺表演的最高水平。
在节目编排上,打破民间文艺团体的界限与壁垒,进行优化组合,提升节目的质量。譬如说一名男生报名独唱《老男孩》,虽然个人演唱不错,但是舞台表现过于单调。我们就通过与其他文艺团队的整合,配上另一位男生与其对唱,同时搭配上风格相同的吉它演奏,使得整体舞台表现大大增色。还有几个集体舞蹈节目,编排得相当不错,但是由于舞蹈类节目太多太单一,导演就通过联系其它团体的独唱演员,搭配成丰富多彩的歌伴舞节目,提升节目的档次,赢得观众喝彩。
连续两年参加三峡商报纳凉晚会的3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通过与三峡商报社合作,不仅与其它文艺团体进行有效地交流,并借助媒体平台,提升了自我影响力与价值。有些培训机构和平时从事商演的文艺团体,还得到实际的商业利益,扩大品牌知名度。可以说,参加三峡商报社组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合作方提升了专业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提升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议贡献了力量。借势成立的“三峡商报百姓艺术团”将本地的民间文艺团体、文艺人才尽揽旗下,为三峡商报社下一步开展文艺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主要任务是采访与编辑,而《三峡商报》自诞生起就确定了“活动办报”的理念,使得所有采编人员都在活动策划与执行中得到采编之外的更好锻炼。但是真正像纳凉晚会这种规模如此之大,频率如此之高,效果如此之好的文艺活动,在平面媒体中尚属鲜见。由于活动中所涉及的人员庞大,细节繁复,场面宏大,需要全体人员团结协作,认真准备,不能出一点纰漏,不许有半点差池。
整场活动,除了总负责人外,还外请专业导演,同时组建后勤组、宣传组与现场组。每项任务都责任到人。通过例行的一周三次会议,进行过程监督。譬如说,每周五刊出的节目预告表,将所有的表演者的名字一一刊发,即便是30多人的合唱,我们也做到不遗漏。这样,让所有的表演者都有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
2014年纳凉晚会在报道方面,除沿袭2013年采用周一在《三峡商报》刊发通版,做到图文并茂外,还成功地利用新媒体宣传。作为场场必到的微博、微信专员,在不断地摸索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宣传模式,为纳凉晚会的宣传锦上添花时,也提高微博微信专员的业务素质。
利用网络的大容量,将遗忘的镜头展示出来。每场晚会,摄影记者都捕捉许多动人镜头,有骑在父亲肩上的萌娃,有拿着“长枪大炮”的摄影师,还有幕后正在做准备的演员们,这些精彩的幕后故事与观众表情,被摄入镜头里,留下温暖的鼓励。但由于报纸的版面有限,以往这些感人的照片大多被废弃。而新媒体的大容量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微信编辑四处观察,并从现场拍摄海量照片中发现了很多精彩的画面。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编排模式。微信编辑在三峡商报官方微博上推送的《致热情的观众,你们在看表演,小编在看你们》等系列专题,阅读量与转发量一时爆涨。而三峡商报官方微博每场直播的《三峡商报之夜消夏纳凉晚会现场直播》也受到热捧。
利用网络语言的独特魅力,将晚会的精彩瞬间一一展现。对于一直在现场的网络编辑,他们在编辑过程中,挖空心思地运用网络语言对每一张照片以及背后的故事进行联想,大胆的语言风格和非凡的思维模式,让三峡商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的稿件与报纸稿件展示不一样的美。譬如《纳凉晚会现场众生相,你是逗比还是萌货?》等稿件,其转发量达到千次以上。
文艺节目具有丰富的视觉元素——多姿多彩的节目表演和神态各异的观众表情,这些更适合新媒体的编排与传播。故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艺活动中,新媒体的巧妙介入,网络编辑独出心裁的采写与编排,使得文艺活动在传播阵势上胜出一筹。而这组精妙的网络新闻作品,也成为三峡商报社全媒体运行来的经典之作。这也充分说明:“传统纸质媒体必须走一条与新媒体融合的道路,才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纸质媒体的生存法则。”
在传统媒体一片“唱衰”声中,《三峡商报》2014年夏天举办的六场纳凉晚会活动,却在当地文艺圈里掀起热潮,不仅海量“吸粉”,而且通过活动吸引多名商家加盟,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首次启动三峡商报全媒体打包营销,真正实现媒体融合。在这次三峡商报之夜消夏纳凉晚会的过程中,通过举办大型活动,现场进行互动,新媒体及时跟进,报纸总结性报道等环环相扣的全媒体宣传方式,受到商家的欢迎,为报纸的广告淡季带来新的增长点。由于有2013年成功举办纳凉晚会的好口碑,在2014年开场时就争取到一名房地产商家全程冠名,在活动中适时穿插着冠名商知识问答,并在现场设置展棚,同时新媒体不失机会的及时跟进报道,使得冠名商家成为本次活动的赢家。随着晚会的进展,更多的商家认识到活动的价值,其间还有一家整形医院出资承办了专场,在医院门口进行一场同样精彩的纳凉晚会,为医院赚足了人气。而另一家旅行社也在最后压轴大戏中加入其中,将正在推广的中秋旅行项目进行现场推广,聚集了不少前来咨询的市民。这是《三峡商报》首次将活动现场、新媒体与报纸三者打包后进行营销,真正实现了媒体的大融合,让商家见识了三峡商报全媒体的威力与实力,对下一步全媒体的营销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首次实现了媒体办艺术团,真正实现资源对接。在媒体自我品牌营销中,活动办报无疑是成功之举,而像这次纳凉晚会之后,成立的“三峡商报百姓艺术团”,就是借助活动的影响力,创新思路,重新打造另一个平台,将老百姓喜欢和关注的文艺人才汇聚在三峡商报的大旗之下。不仅增强本地文艺圈与《三峡商报》互动,真正实现资源对接,提升了《三峡商报》文化品质,增强了文艺圈对《三峡商报》的认同度。
实现了媒体价值再次升级,真正做到提升《三峡商报》影响力与知名度。纸媒的价值不再是扁平的,而升级为立体的,在这场活动中,体现得非常明晰。与新媒体联手,实施专题集合展现,网络平台将传统媒体的报道有效整合,归入“纳凉晚会”的网络专题中,打破传统媒体的刊播时间节点和版面限制,对事件进行了全面呈现。实现了传播速度的最快化、传播效应的最大化。也正是这种适应当前传播格局的举措,“使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三峡商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2.东悦杭:《大众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纸质媒体的战略选择》,《传媒》,2007年第4期。
播者,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由于其从业时间、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储备的欠缺与不足,没有足够的是非分辨力。而这点正是纸质媒体从业人员的优势所在。但要保持这样的优势,使纸质媒体提供给公众的信息可信度、权威性得到保障,纸质媒体的编辑仍需要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储备,进一步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纸媒的编辑不一定是各行业的专家,但要对自己分管的内容、栏目和相关知识非常熟悉,特别是副刊的编辑,每个版面都可以说是专版,专业知识性非常强,比如我们的《传奇》版内容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需要编辑有相当专业的历史知识,再比如《收藏》版,更是门类众多,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知识都要有所涉猎。所以这对纸媒的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网络媒体时代,不仅需要熟练驾驭各种文字体裁的能力以及相关丰富的专业知识,识别是非的能力,还要掌握一些网络技术手段,比如做图片、做视频等。另外,作为一名新型的纸媒副刊编辑不仅要和已有的作者群保持良好的关系,发展新一代的作者队伍,还要关注网络热门平台和网络大V的情况,加入其圈内,了解、借势、传播,扩大影响,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总之,纸媒的编辑一定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练好一身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