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捍卫真实是新闻人的担当
□本刊编辑部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之“魂”,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面对传媒生态的变革,面对层出不穷的虚假新闻,作为职业新闻人,有必要重温这一具有常识性的朴素话题,充分发挥专业媒体优势,扬长避短,为公众传递权威、公正、准确的信息,担当起新闻人捍卫真实的责任。
当下,新兴媒体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生态,新闻更新的速度正以秒计算。表面上看,传媒产品的多样化和传媒产量的大幅增长,使新闻资讯达到空前繁荣,但另一方面,公众对这些新闻产品的诟病却越来越多,一则新闻刚刚露面,相关辟谣信息就紧随其后,新闻的严肃性、真实性正面临着挑战。远的不说,就拿人民网“求真”栏目与360新闻盘点2014年4月的十大假新闻:香蕉患上了艾滋、北京首批拟将207家公司外迁至津冀……条条抢夺眼球,件件曾占据媒体的显著位置。一旦真相被“澄清”和“揭密”,公众发现自己一再被愚弄,进而引发对新闻从业者态度和能力的质疑,削弱公众对媒体的信心和尊重。
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认识和理解,眼下有两种不同误区。
一种观点认为,新闻是易碎品,讲究赢在当天,不论事实的准确程度如何,只要对能引起读者关注的事件抢先发出信息,媒体就没有失语,在与同质媒体的竞争中就是胜利。诚然,新闻姓“新”,但一则时间上快速但真实性有出入的稿件,可能连一天的生命力也没有,类似“香蕉患上了艾滋”的所谓爆炸性新闻,转眼就被科学理性的质疑声覆盖。纵观新闻史上的新闻名篇,极少是靠“抢发”得来的,新闻史上的经典作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就是例证,这篇通讯中大量的细节,是作者穆青前后行程2000多公里,采访焦裕禄生前去过的120个村庄得来的。新闻和历史是一对同胞兄弟,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曾是昨天的新闻,记录历史,贵在真实,这是新闻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另一种观点认为,纸媒间的竞争已延伸到网络领域,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公民记者”队伍的壮大,将“正在发生”的“事实”不停推向新闻前台,纸媒在参与多媒体融合的新闻竞争中,要夺得更多优势,难免会有失实和失误。这种声音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网络刷新了传统新闻定义中的“及时”概念,网民多角度、多侧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碎片化”报道,成为网络与纸媒争抢公众注意力的手段。但新闻产品具有特殊性,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所说:“当我们被面临的大量信息所淹没时,很难知道该关注什么。注意力而不是信息就成了稀缺的东西,那些能够把有价值的信息与虚假信息区分开来的人就取得了优势。”如何造就这种优势,正是职业新闻人应对网络竞争和挑战的应有之义。
从认识上走出“快就是好”的误区,并不代表真实性有了保障。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还经常呈现两种短板。
一是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在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上,存在表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事实不分的现象,持续两年的“走廊医生”兰越峰事件就是例证。日前,绵阳市人民医院决定对兰越峰正式解聘,而在媒体的最初报道中,兰越峰却是一个勇敢向“过度医疗”挑战的斗士,被排挤到了走廊上。为什么事情的最终定性与媒体最初的报道差距甚远?源于报道者欠缺医学专业能力,把表象的事实当作本质的真实。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一些内容比较专业的报道,特别需要作者具备专业的判断能力,任何主观性、片面性的说法,都可能演变成非理性、非真实的报道,其结果,轻者可能引发成一场社会事件,重者可能引发一个行业的灾难,“蛆柑”事件就是教训。
另一种短板是,过度依赖网络寻找新闻来源。把微博、微信、论坛作为富矿,成为许多记者获新闻线索的途径之一,不可否认,自媒体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专业人士垄断新闻生产的媒介景观,很多重要新闻,都是普通网民在第一时间发布的。但网络信息瞬息万变,泥沙俱下,过度依赖网络,导致虚假长驱直入。
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其真实性体现在“刨根问底”的客观、科学求证中,体现在冷静、理性的思辨中,作为职业新闻人,须时刻谨记职业操守、职业信仰,用真实捍卫新闻的尊严,对公众负责,为历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