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起
《中国经营报》
“互联网思维”俨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已成为无数创业男女必备收藏的金科玉律。与之如影随形的,是江湖上盛传的各种神话,包括著名的黄太吉、神秘的雕爷牛腩和以桀骜不驯、睥睨一切而快速闻名的马佳佳同学。
小小煎饼要卖100个亿,500万元买断牛腩配方,一个卖情趣用品的90后跑去万科演讲预言房地产行业要变天……这些惊愕了大众眼球的故事细节,似乎让这些“大神们”成为互联网思维运用的成功者化身。
过于完美的故事,都有成为泡沫的可能。对普罗大众来说,比听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讲故事的人究竟是谁,他有什么目的。
互联网思维中的某些内容的确很有道理,比如用户思维:只有到了互联网时代,企业才发现,如果所有的努力不能取悦用户(消费者),那一切投入就是打水漂,市场话语权回到消费者手中;再比如体验思维:在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不能让消费者尖叫,它将不会留下更多的市场痕迹,更不要说口碑了。
但是,思维的改变并不等于一切即可唾手而得。任何企业成功,首先离不开方向正确、持续的创新,更离不开艰苦的执行实践。现在有些行业人士不顾一切地鼓吹“互联网思维”,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更像是一种为讲故事而讲故事的成功学噱头。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质,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本质规律。与其迷信所有版本的“互联网思维”,甚至照虎画猫,不如踏踏实实静下心,思考自己的企业如何才能与众不同,如何才能打破自己头顶的天花板。技术革命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而能否抓住机遇成就自己还要看自己的努力。
前段时间万达王健林宣称的“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完全是错误的,并不存在互联网思维”,虽然有失偏颇,但不失为一盆能够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