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阅读教学中,有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非常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信手拈来,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低,表达词不达意,语文学习非常费劲。这反映出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强弱。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 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语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源自于有效的阅读教学。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应着眼点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内容和形式、思想和情感的感受性,领悟语言运用之妙,积累并内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一、在朗读中感悟,养成语感能力
朗读是语感教学的第一教学法。通过朗读可以传递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和韵味,用美学家朱光潜话说就是:“……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光潜《谈文学》)
(一)指导学生朗读要理解在先
朗读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真的朗读,只有认真地读,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才能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反过来,文学作品经过师生仔细地分析,深入体味,字斟句酌,琢磨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揣摩一个句子的语气,才能通过自己有声语言加以表达。
叶圣陶指出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有这样一则材料:教师在教《阿Q正传》时,请班上一位学生范读阿Q宣布革命的那段心理活动描写,因为在此之前已有过师生之间的简单的互相讨论,这位学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在朗诵时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革命也好吧”中的“也”读重音;“革妈妈的的命”中的两个“的”,前一个紧跟“妈妈”,语速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因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所以读得感情真,语气狠,但却并不响;“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中的“投降”处理为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朗读结束,这位学生自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其余的学生也露出赞许的神情。不难理会到,同学们在范读和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绝妙的语感熏陶。
(二)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在朗读训练时,必须同想象等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学生看到或听到某个词、某句话,就会立刻产生联想、想象,并形成相应的意象或产生相应的感受。例如,当我们读到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时,脑海中就仿佛浮现出黄昏时分,微风、细雨、荒寂的野外、凋敝的小桥、寂寥、盛放的梅花等相关意象,仿佛感受到孤傲梅花坚强表象后隐藏的落寞和哀愁。“语感的想象功能就好比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就是它把一行行的语言文字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且在倏忽之间不请自来。”正是联想和想象的参与,语感才越发显得真切、具体、生动。因此,没有想象,没有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三段,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也成为一棵树的样子,让学生体会作者与树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物我交融。我设计了类似电影画外音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我走进了一片宁静而神秘的小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了,那青翠的要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嬉戏着,像是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这时,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显得越发晶莹剔透了,像是在和我调皮地挤眉弄眼,和我交换眼神,你们不把我当外人,我又怎能见外呢?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觉得也变成了一株树。我的脚长出根须,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画外音结束后,我引导学生:“你们是小森林的一棵树了吗?”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时,学生仿佛找到了物我相融的感觉,读得情真意切。
二、在语言积累中提升,形成语感能力
语感能对语言文字迅速地做出是非、正误、美丑、真伪等判断,它以学生的个体感受为基本形式,主要依靠的是语言学习的感悟和积累,是带着浓厚经验性的语言感知能力。因此,在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积累。
背诵积累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在背诵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文本的字词知识、语言风格、层次脉络、以及思想感情,并在脑海中形成固定的“知识格”。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指导学生背诵教材的规定篇目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的优秀片段。学生背得越多,积累的语言知识格就越多,语感图式就越丰富。把背诵的东西完全消化变为自己的东西后,阅读中遇到同样形式的语言,语感图式中的“格”就会神速出现,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也必然会相对丰富。如对“弄”字的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学生理解了“弄”字有与自己清冷的影子互相嬉戏、玩耍,借以排遣落寞、冷清的孤寞情怀,表达相思之情的意义。那么,学生碰到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与《古诗十九首》的“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的“弄”字就容易分析。它们都与清影、竹笛、机杼等意象相连,包含着深刻的无聊,代表着深沉的思念。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动脑、动嘴、动手、动情,感悟语言运用的精妙,积累一些语言运用的例子,充实自己语感“知识格”,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语感图式。
在课外活动中,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物,做好平时的练笔积累,通过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朗诵比赛等,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所得,营造一种积极实践的氛围。中学生的语感实践要以语言运用为目的,以生活大舞台、语文课堂为依托,以典范的教材为例子。在语感培养中,教师绝对不能用自己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来取代学生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领悟,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多种实践形式,充分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言语材料,从而转变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感能力。
三、在文本情境中体悟,增强语感能力
(一)在语境中比较品析,感悟用词的精妙
语言文字的比较品析要入情入境,离不开具体的文本情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探求字词的语境义。在语境中品评,我们可以通过字词的增减与调换、语序的调整、句式的变换等手段让学生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感受语言的精确性。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二段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把“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改成“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好几百年了,你一点也不累。”你觉得怎么样?通过改变句式来体会作者对德高望重的老桥的亲切问候之情。又如对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的品评,我们引进《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进行比较。前一个“空”字侧重于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山中图景;后一个“空”字侧重于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的空寂,同一个“空山”两种不同的意境。
(二) 触摸语言内涵,感受文本的情感
语感具有情感功能,“语感的情感功能主要是针对言语对象的情感内容,有如下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捕捉言语对象的情感信息,一是对捕捉到的情感信息迅即做出自己的情感反应,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在语感养成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寻找文本的情感触发点,完成对语言材料的情感同化。学生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或平缓宁静或跌宕起伏的情感,与文本的真善美情感产生共振,从而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使语感达到更高的层次。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句话,透过断断续续,罗罗嗦嗦的文句 ,就能体验作者当时极度悲痛的心境,睹物激情,引起无限的缅怀和激愤。语感就是这样通过语言文字与情感的联系,借助文字的意义来表现相应的情感涵义。
总之,语感能力作为迅速感悟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将语感训练融入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字词品评、形象赏析、情感的体验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象山文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