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文本多元解读

2014-06-06 23:30:26秦晓燕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个性化文学

秦晓燕

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文本的解读具有多元性,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取向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充分地发挥语文材料对学生的熏染作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符号论美学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多元解读,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

一、多元解读应充分体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

语文阅读是人们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和神经系统的传导,由大脑将其转化成概念,这些概念的进一步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最终发展成为人们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冲动,对事物进行联想和评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教师以及教材内容之间交流的要求,让语文教学阅读成为教师、学生和教材编者以及文本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良性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正确引导,但是也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和解析代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阅读。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一些语言文字、修辞方式、语言逻辑和文学常识等基础性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能力,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通过语文阅读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感以及审美水平。在进行阅读鉴赏时,最重要的就是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美感的体验,从而做出文本价值的判断,阅读鉴赏就是一个审美认识的过程。很多文本在表达上总是具有一些不确定或者空白的因素,所以读者在对这一类型文本进行阅读鉴赏时,具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使读者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每一个读者都具有自身不同的个体性质,由于生活经历和环境、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兴趣也充满了差异性,其结果更是不尽相同,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元解读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当前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中,有很多非常值得鉴赏的文学作品,在人文和科学上都有较深的涉及。所以教师在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使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发挥出具有个性化的创造潜力,使学生在这种文学形式的影响下得到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完善,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对于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在面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时,教师对此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热情,使语文阅读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新性以及挑战性。

二、在多元解读中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阅读态度

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其多元解读的效果决定于学生的对于文本阅读的兴趣、投入的热情,以及教师对学生引导和学习欲望的激发。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即阅读的多元性。文本中的某一场景或者某一生活画面,对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点的人来说,具有不同的含义,甚至产生完全相反的看法。这种阅读的差异性,并没有得到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多元整合成一元作为教学目标,文本中的中心思想和艺术内涵甚至词句的解析都被定义了相应的标准答案,导致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完全得不到发挥。在符号论美学的角度下,阅读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体验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以热情、积极的心态进行美感体验。文本具有一定的多义性以及模糊性,学生在表达对本文的看法和意见时,教师应对其进行认真的评价,不能以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定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的阅读充满趣味性和多元性。

三、多元解读应在对“本文”解读的基础上,理解“非本文”的含义

符号论美学认为,作家在进行一个作品的创作时,并不仅仅局限在“本文”中,也就是说,作家并没有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体现文字符号上,而是将“本文”与“非本文”进行结合。这里“非本文”是指本文在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学现状。符号论美学的这一理论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使语文阅读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启发。首先从本文出发,对本文的含义进行深刻的解读。每一个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能力、世界观以及个性特点,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对于同一个文本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文本在流入社会之后,具有自身的独特意义,但是在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不能由于不同的理解,就忽略文本的意向和结构,而对文本进行臆想和随意的解释。在对一个文本进行解读时,应根据文本产生的具体时代和社会背景,遵循作者在文本中体现出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并结合自身的阅历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解读。而不切实际的对作者写作意图进行诠释、拔高或者降低,虽然体现了阅读的多元性,但这种不正确的方式无疑是对文本和作者的不尊重。另一方面,应结合文本的创作时代、社会背景以及文学背景进行文本的解读。“非本文”中,包括“本文”的现实背景、文学传统和观念以及文学的风格等各类因素。这些非本文的因素,对于多元解读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文学传统、观念以及文学的风格在不同的时代中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于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创作的变化,导致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充分考虑创作时的文学背景,作品在文学传统、观念以及风格上的变现方式和内容。如果对于文学传统、观念和文学风格缺乏一定的了解,就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多元解读。

在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符号论美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对阅读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也就是对于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能够使课程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在这种阅读环境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个性化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5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