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思考——以广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所用的教材为例

2014-06-06 10:01:50覃斌毅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师范生案例

□李 芸,覃斌毅*

(玉林师范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随着初、高中化学的新课程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化学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后的人才需求,师范院校学生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基于教材改革的视点,对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这门课程的对比分析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选取了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文庆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四次印刷)(后文用“广西版”表示)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使用的教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组织编写,肖常磊、钱扬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后文用“广东版”表示),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套教材的特色与差异,以期为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教材改革提供一些有借鉴的启示.

1 教材编制的内容结构比较分析

1.1 总体框架的对比

从总体框架来看,两本教材的编排各有特点,对各章节的组织各不相同,但大体的内容选择是一致的.广西版分为三个篇章,广东版虽然没有明确的章节划分,但是可以看做四个部分.广西版是按照“理论概述——案例实践——实验室建设管理以及附录内容”的思路编排,广东版则是按照“理论概述与实验室管理——案例分析与实践——前沿性评价体系——中学实验案例实践提高”的思路编排.

1.2 相同点

1.2.1 课程目标相同

两本教材的宗旨都在于培养和训练师范生独立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教学研究、实验研究的能力.

两本教材的总体框架对比(加粗为相似内容)

1.2.2 主体内容相同

两本教材都涉及了“实验基本理论的概述”“实验基本技能”“实验安全性教学”“实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实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等内容.(见总体框架对比表,加粗为相似内容)

1.2.3 选择典型实验案例的思路相同

(1)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如: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铜与稀硝酸反应等实验,既是来源于教材中的实验,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和熟练地掌握中学实验,又可以让师范生形成一种实验研究的思维和方向.

(2)与生活、生产中的实践案例相结合.

如:纤维素的水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水样硬度的测定等实验,都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两本教材在编写时均充分汲取科技、社会新成果,参考资料和实验案例都是整合了编者编辑时大量的最新的期刊论文和文献资料而形成的,且都能与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结合起来.

1.3 不同点

1.3.1 培养人才的理念不同

两本教材都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但广西版更注重培养师范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广东版则更侧重培养师范生的实验研究理论修养和实验研究的能力.

1.3.2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部分的分类方法不同

广西版是按照先介绍进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策略和方法,然后按照实验主体和实施形式的实验分类方式(分为实验基本技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学媒体的应用五部分)来逐个列举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研究.而广东版是从实验教学研究的角度来划分的(分为实验基本技能、趣味性实验、安全性实验、改进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等).在每一章,都对探究的途径和方法,相关的理论和要求做了详细的叙述,最后通过案例进一步的强化师范生的探究意识.1.3.3 广东版引入了一些前沿性的实验教学理念及相关理论.

如:①把SOLO分类评价法运用到中学化学实验的评价体系中,并举了相关的案例来加深师范生对理论的理解,这样可以解释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内在过程,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作用.②具体介绍了手持实验技术,并举了相关的实验案例,让师范生对前沿性的东西有了简单的认识.③把中学生化学实验问题解决心理机制研究的内容单独用一个章节来呈现,对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方法、模式进行了概述,并举了相关的研究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这种研究的范式.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将问题解决运用到实验过程的研究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

2.1 相关化学实验理论的呈现方式和详略程度不同

广西版教材在实验设计方法中涉及了正交试验法,但是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没有详细的阐述.而广东版教材对正交试验法的表格形式、正交表的选择、表头的设计与实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2 典型实验案例呈现的方式不同.

广西版实验案例呈现的方式都是按该教材上设计的课程教与学的模式进行的,分为三个阶段:课前方案设计阶段——课内方案实施探究阶段(交流调整方案——实验研究——实验教学研究)——评价总结阶段.

广东版实验案例的呈现则是按进行实验的基本步骤呈现的: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注意事项、成功关键等.

2.3 参考文献处理的方式不同

广西版教材的参考文献附在每一章节内容之后,而广东版教材的参考文献全部附在教材最后.相比之下,广西版对文献的处理更加合理,这样做既更好地表示出对原创者的尊重,同时也让师范生在想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的原文时更加清楚.

2.4 广东版教材在一些实验案例后附有拓展迁移和资料卡等信息

教材不单是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的工具,也应是学生课后研读的资料,所以在教材中增加丰富的材料和提供大量的“学习工具”是必要的.

3 总结与启示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知识的媒介,是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工具.通过比较分析,两本教材的编写各具特色,既有自己优势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广西版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模式化,25个典型的实验案例都是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课程模式呈现,案例中提供的参考资料也很丰富,这样既注意教学能力的培养,也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但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设计方面的内容相对少,对培养师范生的实验研究能力有一定的限制.

相对于广西版教材,广东版的理论性要更强一些,资料、内容更丰富,且引入了一些比较新的实验教学研究的理论,这样更好地培养了师范生化学实验研究的思维,加强了师范生的化学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宽了师范生化学实验研究的思路,扩大了师范生的研究视野.但广东版几乎没有涉及到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技能相关的知识.

综合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这门课程教材的编写比较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3.1 教材编写的主线清晰

理论概述(包括化学实验的地位与功能、实验教学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模式及相关策略、化学实验的分类与设计方法、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心理机制研究等内容)→化学实验研究的方法与相关案例实践(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安全性研究实验、改进型研究实验、验证性研究实验、探究性研究实验、课外小实验、与新型实验技术结合的实验等内容)→中学实验案例实践提高→实验CAI课件的制作→论文写作格式和相关投稿地址.

3.2 各章节内容的编排有利于教学

对应类型实验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案例实践{(课前查阅资料设计阶段—参考资料(把最新的最典型的相关资料整合起来,按提出问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总结与讨论等形式呈现)→课内交流、探究实践阶段—实验教学研究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资料卡(包括新闻摘录、关键概念、资料搜索网页,化学实验发展史和发现史、国内外著名的化学家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成果,或最新的科技发明等内容.)

3.3 教材中增加插图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如模型图,反应装置图、实物照片、生活场景图、实验仪器设备和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照片等等,均可加入.这样设计,能给学生很大的感染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贴近生活,接近自然,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文庆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肖常磊,钱扬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张世勇,胡乔生,李增海.中外两套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J].化学高等教育,2010,6:99-103.

[4]阳黔花.中、美大学本科美学教材的比较与思考---以两国的10本教材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0-114.

[5]徐秋慧.中美大学经济学教材比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4):29-33.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师范生案例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14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