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脑网络走进化学课堂

2014-06-06 00:44陆娟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陆娟

摘 要:初中学生处在“半独立”的年龄段,比较喜欢自己探索知识。因此,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形成相关站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网站上上传大量相关信息和图片,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建立网上论坛,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协作学习;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自我评价成为可能,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关键词:形成相关站点;完整的知识体系;创设学习情景;自主学习

一、课题分析

本次学习内容源于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初中学生处在“半独立”的年龄段,他们对老师的说教不太感兴趣,却对生活中的很多事充满好奇,比较喜欢自己探索知识。由于这节课的内容与高二化学课本的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相近,知识点又多又杂,而且多数内容只要求了解,如果仅用教材和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根据这些因素和网络容量大的特点,我觉得采用网页形式比较合适,因为它既可以补充图片以较强地联系生活,还容易增加一些拓展性内容,扩大学生个体发展空间。

二、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1.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形成相关站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该网络课件主要采用Dreamweaver制成网站,网站由七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网站首页”,也是“知识网络”。该页既像目录又像板书,导航条上是七个模块的名称“网站首页”“学习目的”“达标检测”“化学论坛”“给我留言”“探究实验”“学生作品”并建立了相关链接。首页内容如下:

其中,每个知识点都链接到有关网页。这样,学生在打开“网站首页”时就能对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想要查找相关知识内容也就方便快捷。而且,教师在选学部分增加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既完善了本课题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大量相关信息和图片,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集多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可以引起学生高度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还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多媒体不断地给予学生以新的环境,也就不断地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刺激—反应”;同时也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由他们自己参与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使其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这一节网络课中,关于“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用途”,教师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在学生查找时既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它们的用途,又可以联系到生活中的实物。而且,教师给学生准备料人手一份的学案,学案上是学生这节课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要解决的几个步步深入的问题,学生们就在教师的这些提问中自己不断的“疑问—查找资料—解答—小结—提高”。使得学生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变乏味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操作,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在讲到“塑料的结构与性质”时,学习塑料的两种结构:线型和网型,由于是微观世界,不太好描述,这时候,教师利用网络模拟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微机显示的画面以其清晰、色彩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在效果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比以往常用的幻灯、挂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由于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掌握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达到了调动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建立网上论坛,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协作学习

在学习了塑料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后,也就是塑料知识板块即将结束时,教师利用网络图片提出塑料使用带来环境问题“白色污染”这一社会关注热点,让学生们就“塑料使用的利和弊”进行讨论。学生们在进入“化学论坛”后,马上畅所欲言,有的自己打字来发表见解,有的到老师的网页中复制、粘贴……好不热闹!到教师通过论坛整理,找好主要论点和发言顺序了,学生们还觉得有话要说。然后,在老师的主持下,学生们整理自己的发言稿,进行了一场关于“使用塑料的利和弊”的激烈的辩论,而其中的很多材料是书上没有的,这就要求他们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观点相同的同学必须互相协作,查漏补缺。

另外也有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在“化学论坛”上“发帖子”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教师及时个别回复解答。所以,教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建立“网上论坛”,达到了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

4.多媒体使学生自我评价成为可能,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在内容学完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知识点进行反思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由其他同学补充完善知识体系。然后,学生进入“达标检测”模块,利用能自动评分的Flash动画让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觉得成绩不够满意的学生还可以回头继续学习,较满意的可以多看看选学内容,甚至可以连接教师提供的外网。

最后,展示三个学生的作品,由全体同学在论坛上不记名发表评价意见,讨论后由他们自己选择接纳。这样在学生们通过他人评价、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2.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2、3期.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