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硕
这不是一部教育著作,这只是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尔维达为自己的孩子们所写的童话,这是多么纯粹的创作动机。书名《教海鸥飞翔的猫》并没有故弄玄虚,全书所讲的就是以大黑猫索尔巴斯为代表的“港口猫”履行海鸥妈妈临死托付时所许下承诺的故事。
海鸥妈妈因为人类破坏海洋的行为而死。临终前,她将刚产下的蛋托付给港口的黑猫索尔巴斯,黑猫答应了她的三个要求:不吃海鸥蛋、照顾小海鸥、教会小海鸥飞翔。
在港口,一只猫的事情就是所有“港口猫”的事情。因此,索尔巴斯和它的猫朋友们共同承担起了照顾和教育小海鸥“幸运儿”的责任,它们与“无赖猫”搏斗、与老鼠谈判、与猴子争理、与人类斗智。为了教会小海鸥飞翔,它们想尽一切办法,翻遍百科全书,甚至不惜破戒与人类开口交谈。最后,在一位诗人的帮助下,在一个风雨之夜,小海鸥终于敞开心扉,飞向天空。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童话,拥有小小的悬念却没有太大的意外,故事就这样理所应当地发展下去。这个童话是多义的,将其投射到教育领域,即以索尔巴斯为代表的“港口猫”就像是有着教育热情、教育理想且有独立人格的教育者,那只稚嫩的、刚刚破壳而出的小海鸥就像是渴望关爱、急待成长的孩子,而那些在小海鸥学飞过程中制造种种阻碍甚至伤害小海鸥的人和动物就是现实中具体的或抽象的教育问题。故事的最后,小海鸥“幸运儿”的展翅飞翔昭示着博爱最终战胜狭隘,“幸运儿”华丽飞翔的背后让人们无法忘怀那些“港口猫”,它们才是真正的教育者,拥有理想教育者应有的教育品质。
一、爱得磅礴
教育的动力始于对生命的同情,是当遇见弱小的、微弱的或不够完善的灵魂时,想要保全、延续、促使它们成长的心灵冲动。因此,基于生命同情的爱在教育中是一以贯之的。何谓大爱?教育者应有“大爱”,教育者的爱不应停留在对受教育者伦理层面的关爱,而应从精神深处流露出对生命的怜悯,即这种“爱”在空间上应该是广博的。索尔巴斯面对突然摔在它面前的海鸥妈妈肯佳时,表现出对生命的怜悯。在此之前,这两个生命之间并没有任何交集,但索尔巴斯却是这样自然地、毫不迟疑地去拯救这只病入膏肓的海鸥妈妈。此外,“大爱”在时间上还应该是深远的、继承的。在这个故事开始前,书中插叙讲述了索尔巴斯在很小时,差点被鹈鹕误食的故事,是一个小男孩救了它并一直照顾它。可以说,索尔巴斯自身就是一个“幸运儿”,它承载着这份幸运和对生命的“同情”,继续恩泽他人,这便是“大爱”的延续,是“爱”的遗传,是良性循环的过程。
真正有“大爱”的教育者的内心一定有他人或自己撒下的“爱”的星火,注定他会将其通过教育的方式予以燎原。那些面对痛苦生命视而不见者,无论学养多么深厚,都是做不成真正的教育者的。
“大爱”先于教育本身,就如同这个童话故事铺垫的一样,故事始于超越种族的“大爱”——索尔巴斯对处于弥留之际的海鸥妈妈的关怀。磅礴的“大爱”才有可能让教育者获得成功,历史也不乏这类的故事,如孔子的“仁者爱人”、裴斯泰洛齐的“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智的人道之爱”等。教育者的“爱”不应只是教育情境中单薄的情感,而应是弥漫于精神气质的人文主义情怀,是一种纯真、善良、崇高、自由的品质,要爱得磅礴。
二、教得智慧
教育者的智慧并不指向教育者自身的博学与聪敏,而是指向“教得智慧”,这才是真正教育者的智慧。“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句话是不少教育者鞭策自身、充实自我学问的座右铭,当然也是教育者积极向上的自我追求。然而,这暴露出人们对教育的误解:姑且不论教育方式是否是将水由桶(教育者)倒入杯子(受教育者),当指桶中的“水”是否真的就是受教育者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也许需要的是“果汁”、“可乐”抑或是更为丰富多彩的事物。因此,教育者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寻找他们所渴望的,而不是自己桶里的“水”,即“教得智慧”。面对充满各种潜能的学生,教育者不妨将自己想象成那只自己不会飞却要教海鸥飞翔的大黑猫,用“教得智慧”送学生到天空中翱翔。
要想实现“教得智慧”,教育者可以从“港口猫”身上学到很多,不但要掌握教育规律,而且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指引教育方向。
纵观整个童话故事,“港口猫”俨然是熟谙儿童心理和教育之道的专家。它们首先明确小海鸥具有飞翔的潜力——“这是出于一种继承自远祖的智慧”;之后,它们巧妙地激发猫们让小海鸥观看天空中遨游的海鸥同胞;接着,它们把握时机,即“幸运儿”一开始虽然渴望展翅翱翔,但是它把这个愿望掩饰得很好,直到后来它才自己强烈地要求:“是的!请教我学飞翔吧!”这些“港口猫”才着手帮助它学习飞翔。然而,小海鸥学飞受阻,“上校”决定暂停试验,因为它意识道:“倘若它确实渴望飞起来,这是一个颇为危险的信号。”最后,在诗句的启迪下,诗人利用海鸥的天性,用风雨来激发它的勇气,使得小海鸥终于敞开心灵,飞向天空。
就像这个故事所暗示的,“港口猫”本身并不会飞,却教会海鸥学会飞翔;诗人,这一经过“猫大会”决议的求助人选,也是丝毫不懂飞行技术的人,却恰恰是他们懂得飞翔的心理规律,在恰当的时期给予小海鸥合适的刺激和辅助。因此,“教得智慧”要求遵循的教育规律,并不是指教育者按照教育程序按部就班,而是将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实现心灵深处的契合。
同样,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教育者会受制于自身的背景、知识与能力,但只要教育者善于利用资源,教育“无力感”就会逐渐消失。教育者不会飞,或许也不懂飞翔的深层精神动力,但他们可以寻求“诗人”这样的教育资源。教育者不是万能的,但教育资源却普遍存在。因此,教育者要有足够开放的心态,放开内心,敢于利用资源并善于利用资源。面对驳杂的资源,教育者要像“港口猫”一样选择那个“拿笔写诗的人”,这样的智慧不亚于教育者自身具有写诗的能力。
三、育得尊重
何谓教育尊重?尊重是教育者在“大爱”之后的更加崇高的品质。如果说“港口猫”开始就像对待自己孩子般那样地照料小海鸥,可以说是“爱”,是一种超越种族的“我们是一样的”爱的觉悟,那么“尊重”是在这种“爱”之后还能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不一样的”。endprint
小海鸥“幸运儿”将“港口猫”看作自己的亲人,把索尔巴斯看成是“妈咪”,生活在这样一个被猫宠爱的环境中,“幸运儿”把自己当成“猫”,甚至逃避飞翔。不懂事的它会抗议:“我要做一只猫,猫是不用飞的。”“她挨着索尔巴斯躺下来,嘴里模仿着猫的打呼噜声。”但索尔巴斯却说:“我们在你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但我们从未想过要让你成为一只猫。我们很乐意你是只海鸥。”索尔巴斯能清醒地意识道“我们是不一样的”,它对“幸运儿”的爱不是吞噬的爱,而是尊重个性的关爱。最后,在小海鸥告别索尔巴斯时,小海鸥说:“我爱你。你是一只非常好的猫。”由一开始叫索尔巴斯“妈咪”到最后“你是一只非常好的猫”,这两个不同的称呼意味着小海鸥开始认同它的海鸥身份,它没有在这份爱中迷失自我,最后也懂得了“我们是不一样的”,实现真正心智上的成熟。
然而,对照当前我国的教育现实,有多少原本应在天空翱翔的孩子却被迫或自愿地蜷缩在教育者身旁像猫一般打着呼噜。在教育之初,我们照着自己的样子给孩子们设定了自以为完美的成长楷模,但教育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复制,教育是发展,更是超越。这并不是否认“教育始于模仿”,但教育绝不能止于对教育者的模仿,就像狼群中长大的孩子只能像狼一样爬行、嚎叫一样,如果教育者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干预这种模仿,甚至还强迫孩子对自己进行模仿的话,这又何异于那些狼,又如何体现教育的价值?
教育的尊重不能流于“关注学生个性”这样简单的口号,而应由教育者本身入手,真正摒弃内心的狭隘和狂妄。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不是将孩子训练成海族馆里的海狮,蹩脚地模仿人的动作来赢得掌声。真正的教育者要有索尔巴斯的胸怀:“我虽然是只不会飞的猫,但我很乐意你是只能够展翅翱翔的海鸥,我们是不一样的。”教育者只有真正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才能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潜力。
另外,“育得尊重”还有另一层内涵,即教育者对自身价值的尊重,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受教育者价值的实现是不一样的,前者也许包涵了后者,但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全部。教育者容易在教育中迷失自我,将教育任务的实现当作自己唯一的理想追求,将受教育者的学习内容当作自己的学习内容,将受教育者的成功当成自己的成功。故事中索尔巴斯虽然将教海鸥飞翔当成一项重大的责任,但是它自身是有梦想的——“成为一只海洋之猫”。飞翔是小海鸥价值实现的形式,而索尔巴斯同样得到精神上的升华,“我一样也学到了让我引以为荣的东西:我学会去欣赏、尊重并且喜爱自己的异类”。索尔巴斯是一名幸福的教育者,帮助海鸥实现飞翔的梦想,同时又一直在追寻“海洋之猫”的梦想道路上前行。因此,教育者应该怀揣自己的梦想与受教育者一同成长,获得与受教育者相异的生命体验,不要让自己成为教育的工具。
理想的教育者应有索尔巴斯一样的追求——做一只在浩淼教海中的“海洋之猫”,“博爱”是他的舰艇,“智慧”是他的引擎,“尊重”是他的航道。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孙建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