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言意共生的课堂练笔

2014-06-05 12:33许玲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5期
关键词:动笔海伦总分

许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已经全面开花。几乎凡是公开课,就有课堂练笔。但是,课堂小练笔貌似在培养学生的动笔写的能力,其实它只是成为学生复制课文的一种手段,教师缺少对学生动笔前、动笔时、动笔后的必要指导,大部分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没有提升。课堂上的小练笔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原有写作水平的基础之上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课堂小练笔应该追求言意共生,读写结合,不仅领悟到作者写了什么,还能领悟是怎样写的。只有这样的小练笔设计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提高写作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一、模仿起步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总分结构的写法是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和《“东方之珠”》的教材编者的用意所在。因此,这样的课堂练笔应该能让学生学会写好用总分构段的一个自然段。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学情和生活实践设计这样的开头:清明节的大街上真是热闹……让学生围绕这个中心句从人多、商品多、车多等几个方面着手去写热闹。在每一个方面可以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来写“热闹”。

这样的小练笔既能让学生有例子可以模仿,又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实际生活为“活水”之源,学生有话可说,有“法”可依,让总分构段方式能够灵活迁移运用。

在学生学会用总分构段的方式写一小节之后,还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去谋篇布局。如以“热闹的学校”为题,让学生写出校园热闹的两三个片段,并能进行开头点题或者文末概括总结。这种就是总分写法的雏形,今后学生在遇到类似题材时就能灵活迁移。

二、体验情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蕴藏着浓烈的情感的课文,如《每逢佳节倍思亲》、《黄鹤楼送别》、《理想的风筝》。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得到浓烈感情的熏染。教师设计的小练笔应该聚焦人物内心的心灵世界,走进内心,倾听心声。例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为平时不能轻易流露的情感寻找一个落脚点:每当看到别人和自己的爸妈一起欢庆节日时,我就会……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是想起爸妈和我在一起时的情景……

当全班进行小练笔交流时,那质朴的文字里流淌的是学生的一片真情,流露的是学生对爸妈的思念之情。通过练笔,学生已完全融入课文的情感境界中,文本的情感唤起了学生相同的情感体验,进行了一次情感之旅。

三、聚焦画面

小学生的思维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因此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呈现画面的文字让学生进行叙述,用文字塑造出一幅幅画面,更是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再次建构。如在教学《海伦·凯勒》时,文本中有着海伦回忆自己是怎样学会学习、和别人交流的。但是文本中的文字太过笼统和概括了,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她是怎样坚持下去的。所以,教师设计的小练笔要帮助学生去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要求学生想象并描绘出海伦是怎样刻苦练习的:清晨,海伦……夜晚,海伦……她练呀练呀,嗓子哑了,她……

《二泉映月》也可以这样设计:“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学生任选一个场景,具体描述阿炳是如何度过度过那些坎坷的经历:盛夏,骄阳似火,阿炳……隆冬,雪花飘飞,他……狂风暴雨下,他……

文本中的人物不再遥远,而是活生生地诞生在笔下,人物的形象在他们的笔下熠熠生辉。

四、概括归纳

科学类的课堂小练笔可以设计归纳文本的大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习《石头书》,可以让学生用说明书的形式列举文中的石头书;《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设计这样一段写话:“我是大自然的文字,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我……”类似的小练笔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抓住关键内容并进行整理,用简明的语言介绍大自然的文字在哪里,有些什么作用。

五、延伸主题

这种类型的小练笔一般是学生在学好全文后来写,意图是对文本的升华。如学习了《石榴》一课后,学会用植物生长的顺序来写一种水果的生长过程;学完《北大荒的秋天》后,可以用总分结构写写《家乡的秋天》……

也许学生的写作语言不及作者,但模仿和创作、交流的过程既是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品德感染。

无论怎么设计小练笔,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习得文本语言,领悟文本意蕴,让学生从小练笔中逐步学会运用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蕴。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笔海伦总分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毛毛雨
春天的雨
海伦·凯勒的故事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