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演变研究
——经典理论的回顾

2014-06-05 14:34高东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经济

高东方

(1.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三亚学院 财经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演变研究
——经典理论的回顾

高东方1,2

(1.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三亚学院 财经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演进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从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两个角度整理相关文献,并找出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选取和方法的应用,最后综述了有关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的文献。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互动演变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演进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经济增长过程中,需求结构不断产生新变化,供给结构随之而改变,加之生产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着演变,对就业结构的调整演变起着主导作用。若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全,劳动力质量不能满足产业升级的要求,劳动结构的调整演变就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演变,从而造成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制约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如何合理地互动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地发展。这种“同类属性”在需求方面是指能够某种程度上相互替代和竞争,供给方面是指生产技术工艺相近。产业结构概念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可用来分析各个产业间的关系和产业内部的企业关系。日本在经济复兴时期(1945-1960年)开始制定产业政策,将产业结构概括为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组织理论创始人贝恩(J.S.Bain)[1]在其《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一书中认为,产业结构的研究应规范在产业内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上。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的研究逐渐产生了两个方向:一是关注产业间的技术联系和变化趋势,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产业的更替和结构变化规律;二是关注各产业间投入产出的比例结构及其发展演化。

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的定义为:一定年龄阶段的人群所进行的以获得劳动收入或赢得利润为目的的活动。就业结构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各行业、各年龄段、各区域等分布的比例状况及相互关系。本文所研究的就业结构是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分布和构成比例,它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政策制定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William Petty)[2]最早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1690年他在《政治算术》中研究了当时农民、工人等的收入,得出结论是商业得到的收入多于制造业,制造业得到的收入多于农业。劳动力由于收入差距的驱使,会从农业流动到制造业,之后再向商业流动。配第只描述了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未能深入分析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结构变动的关系。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rnst Engel)[3]在研究家庭消费支出时发现,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比例逐步下降,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它揭示了社会收入水平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一国的产品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4]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认为可以将产业分类为生产资本资料的产业、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和其他产业。又进一步提出了被称为“霍夫曼比例”的概念,即生产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值和生产资本资料产业的产值之间的比例。霍夫曼通过计算得出,在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即工业化程度越高,霍夫曼比例越低,被称为“霍夫曼定理”。

在霍夫曼研究的基础上,1964年日本学者盐野谷佑一(Yuichi Shionoya)[5]发表论文《美国和瑞典的工业增长模式》探讨重工业化问题。他以“商品流动法”为原则,将全部产业产出分为资本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克服了霍夫曼对于“其他产业”分析的缺陷。通过对霍夫曼的系数计算,盐野谷佑一得出结论:(1)从美国、瑞典等工业化国家的长期数据来看,资本资料生产比重较为稳定。(2)普遍存在着重工业化趋势。(3)霍夫曼定律在日本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得到印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6]在《经济学原理》(1890)等著作中,提出“组织”这一概念,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组织”包括企业间、企业内、产业间等多元结构的内容。马歇尔研究了某一区域的产业集中所带来的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平均成本的减小,称之为“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又与“组织”相关。马歇尔在产业结构理论中的贡献表现在首先提出第四种要素“组织”,接近于“产业结构”概念,讨论了“专业分工”、“外部经济”和“大小企业共存”等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H.Chamberlin)[7]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Joan Robinson)[8]在1933年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摒弃了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提出了位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种极端之间的垄断竞争市场形态。其中张伯伦提出的概念和观点成为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张伯伦对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以及垄断竞争做出具体分类,对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做了分析,描述了价格,效率、利润在不同市场结构之间的差别。

英籍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A.G.B.Fisher)[9]1935年出版了《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首次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并给出了划分依据。费希尔将人类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基本需要,以农业、畜牧业生产为主,是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称之为第一产业;第二阶段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进一步的需要,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如纺织、钢铁等产业的发展为基础,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称之为第二产业;第三阶段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除物质资料以外的更高级需求,科学、教育、艺术、娱乐和旅游等服务产业大发展,称之为第三产业。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lark)[10]受到费希尔启发,在1940年《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做出详细说明。克拉克认为第一次产业主要以自然界为劳动对象,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等;第二次产业主要是对取自于自然界的物质进行加工,包括采掘业、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三次产业主要是对非自然界物质或无形物质领域的生产活动,包括教育、科学、金融业、批发零售业、通信业和运输业等。克拉克还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础,对40多个国家的三次产业总产出与劳动总投入在不同时期变化的做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劳动力会从第一次产业流动到第二次产业,再从第二次产业流动到第三次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人们把配第定律及其“印证”的结论合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但配第-克拉克定律所做的研究只是停留在了变化方向的层面上,对其变化的“量”的度量还没有系统的研究。

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一)库兹涅茨“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11]在克拉克等经济学家研究的基础上,1971年出版了《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一书,收集和分析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量数据资料,从部门产值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两方面对人均国民收入和结构变动的关系作了更为透彻的考察。库兹涅茨把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认为(1)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农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和农业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2)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和工业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都会上升,但前者上升的速度快于后者。当进入工业化后期时,两者的比重均会下降。(3)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总产值的比重和服务业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会一直上升,工业化前期和中期,后者的上升速度会更快。库兹涅茨的研究揭示了农业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衰弱,只有第三产业可以大量吸纳劳动力。库兹涅茨还提出了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即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三次产业劳动就业比重之比。表1是库兹涅茨所做的统计研究,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表1 库兹涅茨模式[12](1971)

(二)钱纳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标准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ollis B.Chenery)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变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也的研究。1975年钱纳里和赛尔奎因[13]合写了《发展型式:1950—1970》一书,采用了一般均衡的结构变化模型根据101个国家的数据,通过分析130个变量的20000个观察数据,描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标准结构”。“标准结构”揭示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见表2和表3)。这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提供了参照。

表2 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模式[15](1970)

表3 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16](1989)

钱纳里、鲁滨逊和塞尔奎因[14]在1986年出版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发展模式”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提出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为:以恩格尔定律为理论基础的需求结构的变动,以要素禀赋以及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贸易结构的变动,以中间产品替代原材料的比例结构和生产率提高为基础的技术水平的变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每种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是不相同的。

第二,总结了工业化贸易政策的三种主要类型:外向型、内向型和中间型,阐述了贸易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决定了结构转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绩效。实行不同贸易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各不相同,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各不相同。

第三,根据34个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阐述了工业化过程要经过六个阶段,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这六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社会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和现代化社会阶段。

钱纳里等人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和库兹涅茨的研究都是在普遍性的经验事实基础上揭示了一些经验性规律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但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在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很大进展,研究方法上也做了改进。如在关于产业结构转变因素方面,对本质的需求因素,补充了重要的“中间需求”因素,从而对恩格尔系数方法做了较大修正。对不同国家或地区采取的不同的贸易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也做了详细分析。

(三)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注重研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二元经济结构的概念逐步形成。“二元结构”的概念最早由伯克(J.H.Booke)[17]在其著作《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中提出。伯克研究了摆脱了荷兰殖民统治后的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社会状况——生产力落后,主要依靠劳动力手工生产;与此相对应的是少数城市工业部门,依靠资本和机器大生产,生产力水平高;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不仅在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上存在差别,在组织形式和社会文化上也存在很大差别。伯克对二元结构的研究仅是描述性的,随后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化和完善了二元结构的理论。

1.工业化带动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8]1954年发表了论文《无限劳动力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劳动力效率低下,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元是劳动生产率高和劳动工资福利好的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城市工业部门。他提出了人口流动模型,假设条件是:农村存在大量闲置的劳动力,城市现代化工业生产效率高,收入和利润高;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不存在转移成本。刘易斯最后得出结论:随着城市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由于相对于传统农业收入高很多,在不存在劳动力流动障碍的前提下,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此时,传统农业劳动力效率得到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上升,和现代化工业工人收入相比等同,劳动力流动停止,二元经济结构消失。

费景汉(John C.H.Fei)和拉尼斯(Gustav Ranis)[19]在1961年发表了论文《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这篇论文改进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忽略的农业部门发展、技术的要素偏向、技术进步和人口自然增长等缺陷,论述了就业结构在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变化的阶段和条件。他们把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部门源源不断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二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一定程度,农产品价格上升,工业部门工资也开始上升,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工业部门的扩张;第三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率同步增长的矛盾现象出发,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20]克服了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中假定城市部门充分就业,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之前,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化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不变的不足,创立了人口流动动态模型(1970)。托达罗认为,源于城乡收入差距和在城市能够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产生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随着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逐渐向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转移,城市新增就业机会会减少,最后城市失业率稳定在某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农村劳动力根据预期收入和在城市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以及迁移成本来选择是否向城市流动。

2.现代要素引入理论

舒尔茨(T.W.Schultz,1961)[21]研究和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现代要素的引入和配置,认为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是二元经济结构改变的前提。要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需要现代生产要素的引入,这就需要农民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农民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健康保健、迁移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城乡二元经济持续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的人力资本投入差别很大,增加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助于打破低工资和高工资劳动市场的技术壁垒,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现象。

3.技术诱导变迁理论

在舒尔茨现代要素引入论的基础上,早见雄次郎和拉坦(Hayami&Ruttan,1971)[22]提出诱导技术变迁理论,认为农业技术进步及其诱导能够促使农业部门现代化。发达国家拥有科学技术型的农业,能够改造和更新现存土地,使劳动力生产率提升。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是自然资源型,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数量的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升级的重点和技术引入的类型取决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多地少,就会倾向于引入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的农业技术,节约使用土地,如农业生物技术的引进。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地多人少,就会倾向于引入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的农业技术,节约使用劳动力,如农业机械技术的引进。这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产生的技术引进的激励,是一种诱导性变迁,而非强制性变迁。

4.核心—边缘关系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不仅存在于部门之间,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发现二元经济结构还存在于区域之间。一些区域现代化工业部门发展迅速,从邻近地区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相对于邻近区域,这些区域处于核心地位,被称为核心区域。相反,另外一些区域仍然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相对于核心区域这些区域处于从属地位,被称为边缘区域。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rdal,1957)[23]提出了核心—边缘关系理论。该理论指出核心和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两种效应:一种称之为回波效应,核心区域从边缘区域输入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的劳动力,向边缘地区输出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和工业制成品。边缘地区生产效率低,要素回报少,资本和劳动就会流入核心地区,致使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加剧了核心和边缘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另一种称之为扩散效应,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的贸易和要素的流动增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边缘区域可以吸收核心区域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在核心区域的带动下,边缘地区获得后发优势,又能够缓解核心和边缘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缪尔达尔研究了区域初始条件的不同引致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的流动,突破了刘易斯分析的局限。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

(一)投入产出分析法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24]首先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在《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中,昂惕夫阐述了美国1919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提出了投入产出理论和相应的模型,以及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之后他陆续出版了《美国经济的结构,1919~1929》、《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经济学》几本书,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投入产出分析法利用投入产出系数和投入产出表来分析某部门经济活动对其他部门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但是是一种静态的方法,以同质性为分析的前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结构分解法

钱纳里(Chenery)[25]在1986年出版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运用投入产出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和经济计量方法,通过建立多国模型,比较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此外,钱纳里(1988)还将结构分解模型(SDA)用来分析就业结构随时间的变化。他以投入产出恒等式为基础,把某些变量在不同时期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比较,将其分解成不同的几个基本因素的变化,能够较为清晰地分析出变量变化的根源和各种基本因素对此变化的影响程度,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美国数学家柯布(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Douglas)[26]通过研究投入产出关系发现了重要的生产函数,并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1928年《美国经济学评论》杂志上,命名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它用来分析产出和要素投入、技术、制度等之间的数量关系,其中一种代表形式为:Y=ALαKβ,α、β分别为劳动力和资本产出弹性系数,由此可见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也可应用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变化的研究上来,通过计量检验,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

(四)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的相互关系的统计方法。当两个变量存在相关关系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将其相关的方向和程度计算出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描述出一个地区在某一时间段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规律,分析其协调性。

(五)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指标一般用来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公式为: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产值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三次产业构成百分比)-1。偏离度指标越接近于零值,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越好,偏离度指标越远离零值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越差。但是判断标准的前提是劳动力要素市场是完全的,可以无成本无障碍地自由流动,最终达到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等同。钱纳里、赛尔奎因等(1989)[27]对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规律的研究,给出了对应于不同的人均产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例,我们将数据带入公式可以求得相应的结构偏离度,据此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

(六)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某一产业比重和其所吸收劳动比重之比。随着经济的增长,各产业之间的产值比重发生变化,相应地所吸收劳动比重也产生变化,但是不能保证是同步的变化,就形成了不同产业间或产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产业结构偏离度侧重于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而相对劳动生产率则侧重于分析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和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相对劳动生产率越大,产业结构偏离度也越大。

(七)就业弹性

弹性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率的比率。就业弹性指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长的百分比,反映了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反映了每个产业产值的上升吸纳就业的能力。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弹性越大说明此产业的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就业弹性为负值时,表明此产业产值的增长对劳动就业有“挤出”效应。就业弹性为零,说明此产业产值的增长对劳动就业没有影响。

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的政策建议

(一)平衡发展模式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曾争论发展中国家发展采取平衡发展模式还是非平衡发展模式。主张平衡发展的经济学家认为应使产业平衡协调发展,将生产要素平衡地投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 Rodan)[28]在《东欧与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一文中指出,由于资本的供给和市场需求的不可分,小规模的、分散的个别部门的投资不能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应当实行全部门的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障碍主要在于资本不足,在各个部门进行全面投资,使各工业部门共同发展,形成各产业互相依赖、互为市场的格局,克服“不可分性”,最终取得工业化的成功。纳克斯(Nurkse)[29]在1953年出版的《欠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不能摆脱贫穷的原因在于陷入了恶性循环。从供给角度看,低的国民收入导致了低的储蓄率,从而投资所需的资本匮乏,只能发展低生产率的产业,而这样的产业又导致了低的国民收入。从需求角度看,低的国民收入使人们购买力不足,从而导致对投资的引诱不足,投资的减少导致生产率低下,结果又是低的国民收入。要打破这样的循环,纳克斯认为应当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进行投资。因为只对某些部门投资,会造成这些部门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难以扩大的限制,而若各部门全面投资,结果是市场的全面扩大。

(二)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Rostow)提出主导产业理论,辅之扩散理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罗斯托指出,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的任一阶段都能够保持,得益于主导产业部门迅速发展的结果。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产业的扩散效应,即可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包括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前向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有效降低单位中间产品的成本,为下游产业提供利润空间和产品技术服务。后向效应是指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带动上游工业部门产出的增加。旁侧效应是指主导产业部门的快速发展能够带动周围配套产业的发展,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罗斯托分别在《经济成长的阶段》[30]和《政治和成长阶段》[31]中将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增长阶段分为5个和6个阶段。

(三)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AHirschman)[32]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稀缺,全面发展所有产业效率低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某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使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增长需要,此即为经济的不平衡增长。重点发展的产业要符合赫希曼基准,也称关联效应标准,即重点发展的某产业的经济活动一定是能够最大程度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活动,即产业关联强度要很大。产业关联强度的衡量标准是投入产出分析法中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赫希曼认为主导产业应选择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

(四)筱原三代平动态比较成本说

筱原三代平[33]以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动态比较成本说。他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有些产业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现在处于劣势地位,但有很大发展潜力,将来可以处于优势地位,政府就应该扶持,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筱原三代平于1957年发表论文《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阐述了具有动态比较成本优势的产业需要具有“生产率上升基准”和“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指政策应偏向于技术进步率高和生产率提升迅速的产业,使其产值比重提高,逐渐成为主导产业。收入弹性基准是指把那些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此产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快速扩张,可以为其提供成长的空间。日本政府根据这一观点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如日本的汽车产业振兴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五)赤松要“雁行产业发展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34]在1935年论文《我国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通过对明治初年以后产业发展实践的分析,他认为日本的产业经历了从国外进口产品、进口产品替代、出口产品和重新进口产品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在图表上呈倒“V”形,类似飞行中的雁阵,所以取名“雁行形态”。在某一时点上,世界范围内从横向比较来看,欠发达国家处于第一阶段,即进口消费品、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新兴工业国家处于第二阶段,进口资本品,出口消费品;成熟工业化国家处于第三阶段,进口资本品被国内生产替代一部分,出口消费品并生产资本品;发达国家处于第四阶段,出口资本品,进口消费品。雁行产业发展理论阐释了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的过程。

(六)关满博技术群体结构理论

“技术群体结构”概念是日本学者关满博[35]在1993年的著作《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套型”产业结构》中提出,他构建了一个三角形模型,用来比较分析东亚各国和日本的产业技术结构。他认为在亚洲国家中日本首先进入现代工业化国家行列,原因是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的技术群体结构达到了均衡,即“全套型的产业结构”。但关满博指出日本经济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对产业进行调整,放弃“全套型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才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七)产业生命周期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36]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从产生到衰落是大量厂商共同进入和退出等具有共同规律性和阶段性的行为。20世纪70年代,阿伯纳西(Abernathy,1975)[37]和阿特伯克(Uttethack,1979)[38]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创新联系起来,把创新驱动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流动、过渡和确立三阶段,提出了A—U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高特和克莱普(Gort,Klepper,1982)[39]拓展了研究范围,除了关注产品的价格、产量和销售的时间序列数据外,还考察了该产品市场结构变化以及厂商数量的增减,逐渐过渡到以产业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的演化,提出了G—K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之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经过不断完善,逐渐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经济结构调整正是由原有的主导或支柱行业从成熟期到衰退期,新兴的主导或支柱行业从导入期到成长期进而到成熟期的发展过程,引起不同行业市场需求的剧烈变化。同时需要劳动力从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向处于成长期的行业流动,通过行业的技术进步或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提升来完成。

五、简评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能够平稳快速增长,需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互协调,产业结构的变化演进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演进,就业结构的调整是否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约束或促进作用。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动因两个角度整理了相关文献,并找出了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选取和方法的应用,最后综述了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合理演进的政策建议的文献。这些理论虽然是基于研究者所处的时代和经济环境提出的,但对我们研究当今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协调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借鉴世界上其他经济发达国家被证明是成功的产业发展政策。根据投入产出法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产业关联强度和使相同的投入能够带动最大化的产出的原则,制定主导产业的发展政策,如201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重点扶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协调起来,除了让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外,还需要改变现有的教育结构,以使就业结构能够更快地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动。

[1]Bain J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M].John Wiley&Sons,1966.

[2]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9-20.

[3]Browning E K,Browning JM.Microeconomics,Theory and Applications.4thedition[M].USA:Harper Collins Publisher,1992:219-220.

[4]W G Hoffmann.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cs[M].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58:20-30.

[5]Yuichi Shionoya.Patterns of Industrial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weden-A Critique of Hoffmann’s Hypothesis[J].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64,5(1):52-89.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7,240.

[7]EH Chamberlin.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

[8]Joan Robinson.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M].London:Macmillan,1933.

[9]Fisher A G.Production,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J].Economic Record,1939,(6):30-46.

[10]Clark C.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Macmillan,1957:3-17.

[11]Simon Kuznets,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12]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18.

[13]钱纳里,赛尔昆因.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8.

[14]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234-266.

[15]Chenery H B,Elkington H,Sims C.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C].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t.Cambridge Mass,1970:162.

[16]Syrquin M,Chenery H B.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J].The World Bank Review,1989,(3):152-153.

[17]Boeke.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of Dual Societies,As Exemplified ByIndonesia[M].New York: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of 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53.

[18]Lewis W.Arthru.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1954,(22):139-191.

[19]Fei C H,Rains G 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4):533-558.

[20]Todaro.Michael.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38-148.

[21]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17

[22]Hayami Yujiro,VW Ruttan.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Baltimore: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1971.

[23]Myrdal 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Duckworth,London,1957.

[24]Leontief,Wassily W.Quantitative Input and Output Relations in the Economic Systems of the United Stat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36,18(3):105-125.

[25]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吴奇,王孙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8-50.

[26]Charles W Cobb,Paul H.Douglas.A Theory of Produ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8,18(1):139-165.

[27]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234-266.

[28]PN Rosenstein-Rodan.Problems of Industrialis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J].The Economic Journal.1943,53(210/211):202-211.

[29]Nurkse,Ragnar.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30]Rostow W W.The Stages of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31]Rostow W W.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M].CUP Archive,1971.

[32]Hirschman A O.The Strateg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33]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J].一桥大学经济研究,1957,(4).

[34]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Z].东京,一桥论丛,1957:38-50.

[35]关满博,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超越“全套型”产业结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6]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6:190-207.

[37]Abernathy,Tolonsend.Technology,Productivity and Process Change[M].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July,1975:639-656

[38]Uttethack JM.The Dynamics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in Industry[A]//CTHill,JM Uttethack.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a Dynamic Economy[C].New York:Pergamon Press,1979.

[39]Gort M,SKlepper.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J].Economic Journal,1982(92):630-653.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teraction Evolution:Review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GAO Dong-fang1,2
(1.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2.Sanya College,Sanya 572022,China)

The essential of the reasonabl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s to allocate the resources optimally,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employment.Two angles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moving collat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dentif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representative index selection method,the final review recommended literature for the rational evolution of policy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employment structure;interactive evolution

F062.9

A

1008-2700(2014)03-0114-09

(责任编辑:魏小奋)

2014-03-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11JJD790052);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当代社会管理与国家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创新社会管理中就业政策和战略研究》(12@ZH002-8);三亚学院基金项目《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三亚产业结构演变研究》(XYQN12-1)

高东方(1982- ),男,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三亚学院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