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宇
(烟台芝罘医院内科,山东 烟台 264000)
浅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体会
刘宏宇
(烟台芝罘医院内科,山东 烟台 264000)
目的探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34例小剂量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包括血糖、尿酮体变化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达到目标值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且可靠。
胰岛素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内科常见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较重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则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分析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胰岛素或升血糖激素分泌过多,造成人体体内的糖代谢出现紊乱现象,导致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血糖升高,血酮体增加,从而出现继发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现象。目前,主要采取胰岛素泵(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模式,在24 h内向患者持续注射微量胰岛素以达到治疗的效果。我院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①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加重,或症状伴有呼吸深大、脱水等酸中毒的表现;②患者的血糖>16.8 mmol/L,HCO3<15 mmol/L或血pH值<7.36;③尿糖酮体呈阳性[1]。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20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39.7±9.7)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病程(5.4±1.5)年;入院前血糖平均为(25.5±3.4)mmol/L,BMI为(24.5±1.9)kg/m2。对照组34例,19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40.2± 10.1)岁;病程1.5个月~11年,平均病程(5.6±1.8)年;入院前血糖平均为(25.7±3.2)mmol/L,BMI为(24.1±2.0)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先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补液、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①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即0.1 U/(kg·h)静脉滴注治疗[2]。根据血糖的变化情况调节胰岛素的剂量,在尿酮体转阴后则改为分次皮下注射。②观察组:给予该组患者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剂量为0.1 U/(kg·h),监测血糖变化,每1 h监测一次。尿酮体监测每4 h一次。但尿酮体转阴后,改用胰岛素的剂量为0.06~0.10.1 U/(kg·h),基础量为全天剂量的50%,并将50%剂量设定为每天三餐前的负荷量[3]。
1.3 观察指标:①目标血糖值的恢复时间:使用血糖仪每1 h监测一次患者的末梢血糖,将12~14 mmol/L(持续时间为3 h)的血糖值作为靶血糖值[4]。②测定尿酮体的尿糖:每隔3 h左右留尿监测患者的尿酮体和尿糖的变化情况;③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末梢血糖不超过3.5 mmol/ L的定义为低血糖(无论有无症状)[5]。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选用SPSS11.5软件[6],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组间的比较。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给药方法的效果比较:①血糖达标时间: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为(5.2±1.7)h,对照组为(5.3±1.2)h,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②尿痛转阴时间: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为(5.5±2.1)h,对照组为(8.2±4.2)h,观察组的尿酮体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低血糖的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仅有1例,占2.9%。对照组则有6例,占17.6%。④胰岛素总有量:观察组的胰岛素总用量为(38.4±6.1)U/d,对照组为(47.6±7.2)U/d,观察组的胰岛素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理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理效果比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发病急骤、变化快、病情严重等特点易导致患者死亡,属于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胰岛素控制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些医院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方式,其理论依据是静脉注射0.1 U/(kg·h)胰岛素即能达到正常血浆胰岛素水平(100 mU/L),从而有效抑制体内糖原分解和异生、脂肪分解、酮体生成等,使体内血糖降低、酮体减少,恢复正常的酮体和糖代谢功能[7]。本研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即采取以上治疗方式,其降血糖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此种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较长、胰岛素用量较大、血糖监测较为频繁、血糖波动大、存在低血糖的可能等。
鉴于以上原因,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胰岛素泵的治疗方式,并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胰岛素泵是一种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输注系统。采用基础率、餐前追加胰岛素、临时大剂量胰岛素的方式,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此种方式不仅能使血糖趋于平稳,而且符合人体对胰岛素的正常生理需求。胰岛素泵根据血糖的监测,灵活调整胰岛素的基础量和追加量,通过皮下脂肪注射胰岛素,可迅速发挥药效,纠正疾病引起的代谢紊乱现象。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该治疗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与对照组患者降血糖的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尿酮体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胰岛素总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酮体生产,促使胰岛素拮抗激素迅速恢复正常。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生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为患者的血糖浓度过高,且易出现循环障碍,从而影响使皮下组织循环,继而影响胰岛素吸收,此时不适宜采取皮下注射静脉输注胰岛素。因此,胰岛素泵不适合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综上诉述,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灵活的方式,能够迅速纠正高血糖症状,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防止血糖的异常波动,保持人体血中相对稳定的胰岛素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1] 董晓玲.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1564-1565.
[2] 甘胜莲.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5):903-904.
[3] 楼丽颖,徐华永,裘静英,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4(3):267-269.
[4] 周建达.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J].中国药师,2013, 16(5):728-729.
[5] 朱乃武,李莎,付徐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4例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0,31(4):511-512.
[6] 梅莎莎,宋恩峰.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的荟萃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2):248-252.
[7] 陈莉明.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 (2):135-138.
R587.2
B
1671-8194(2014)29-0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