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夷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科,吉林 长春 130051)
某社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分析及发病趋势
黄克夷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科,吉林 长春 130051)
目的通过对某社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分析及发病趋势,了解不同人群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对近年来所有该社区的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某社区人群HBsAg感染率为3.94%(103/2613),HBV感染率为4.63%(120/2613)。HBsAg阳性率和HBV阳性率其发展趋势随着年龄组减小而减小。结论从近几年的某地区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可以看出,该病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对传染病卫生防疫工作卓有成效。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乙型肝炎是我国高发且为重点防控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多为慢性发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故而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分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早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家卫生部就根据当时的乙型肝炎流行趋势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订了一系列专项防御措施。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全球性爆发,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约5%的世界人口慢性感染,而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流行区,对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分析势在必行,针对分析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及防治措施。本文即对某社区人群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及发病趋势进行统计和分析。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某社区就诊的患者2613例,其中男性1403例,女性1210例;年龄11~67岁,平均48.1岁;采用统计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的发病率和流行病学趋势。
1.2 方法:为每位就诊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根据血清学检验结果,指导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由调查者对调查对象进行逐一询问。询问及调查的主要内容:被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乙型肝炎相关因素调查、肝炎患病史、既往史、免疫接种史等。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7.0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1 某社区人群HBsAg感染率为3.94%(103/2613),HBV感染率为4.63%(120/2613)。
2.2 不同年龄段人群HBsAg和HBV感染率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人群HBsAg和HBV感染率
由表1可知,HBsAg感染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0.01,说明HBsAg感染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有显著差异。HBV感染情况,经统计学分析:P<0.01,说明HB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有显著差异。由表1可以看出,HBsAg阳性率其发展趋势为随着年龄组的减小而减小,人群中在11~18岁组HBsAg阳性率仅为3.73%,人群HBsAg阳性率在56岁以组则达到4.16%以上。HBV阳性率其发展趋势也随着年龄组减小而减小,人群中在11~18岁组HBV阳性率仅为2.16%,人群HBsAg阳性率在56岁以组则达到5.42%以上,两组差异在2倍以上。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目前人类已能够确认5种肝炎病毒,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1]。其中对人类危害最重,发病率最高,治愈率差的,即为乙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横行,每年平均约有5%的世界人口为慢性感染,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近5年新近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近5千万人,其中死亡100万人。虽然人类对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有了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逐年减少,以往为主要传播途径的输血传播已下降到1%以下,而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95%以上都可以成功阻断母婴传播,但因其发病率高,感染范围广,病情重、病程长,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故仍需对乙型肝炎的防治予以足够的重视。
根据最近的数据表明,日常生活接触和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机会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人群逐渐缩小。乙型肝炎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成为乙型肝炎防疫措施的实施提供可行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临床应用发挥了巨大的预防作用,故而应继续对各地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加强监督和实施。在一些山区、农村,由于卫生条件差,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比率和接种后抗体阳性率还未能达到100%,故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结论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不断提高疫苗接种和加强接种效果的研究。
有实验结果可知,HBsAg阳性率和HBV阳性率其发展趋势是随着年龄组减小而减小。即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卫生防疫意识的不断提高,乙型肝炎的感染率逐年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三要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是传染源的减少,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依然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但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应用,这一群体的数量正逐年减少,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特别是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群。一份由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4岁的人群,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各年龄段最低,大约为0.96%。5~14岁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2.62%,15~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可达到8.57%。估计再过几年后,乙型肝炎流行的传染源将会进一步减少。
其次是阻断传播途径,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重要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而血液传播发生率较高的为输血传播[2,3]。有数据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有15%的乙型肝炎感染是经输血感染,随着医学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输血前检出乙型肝炎病毒的比率达到99%以上,且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措施的实施,由于输血而导致的传播乙型肝炎已不足1%。而随着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针灸针的临床广泛普及,也进一步减少了医源性乙型肝炎的传播。第二大传播途径为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持续20余年,在全国各地积累了大量的有效的临床经验,从而达到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其阻断率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超过95%。
最后是易感人群逐年减少。根据本研究可以看出,近年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较前明显降低。随着事业单位健康体检的普及,健康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已逐渐被人群所认可,对抗体阳性率较低的人群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液为广大人群所认可。故而易感人群在广大人群中被逐渐缩小。
在调查人群中还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乙型肝炎的易感因素有了更多的可能,HBV感染人群和无HBV感染人群,在输血史、内镜诊疗史、创伤美容史、针灸史、足疗店修脚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在理发店修面、手术史、刮胡须史方面无明显差异。而非针对性的文娟调查还发现,有无创伤美容史、有无针灸史这两个因素,其成为乙型肝炎感染的重要因素。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够有效阻断各类易感因素的干扰,成为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保护性因素。而随着乙型肝炎疫苗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行列中,我国的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病例将直线性下降;而医源性传播,主要包括口腔诊断和治疗、输血史、内镜诊断和治疗、针灸治疗等,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传播途径;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等,在公共卫生研究方面越来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故而,在日常生活中,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的措施中,对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和使用,强调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且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灸针进行诊疗,且不接触消毒不严格的绣眉、纹眉、纹唇线、纹眼线、打耳洞、纹身等创伤美容用器械,是日常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1] 彭国文,骆雄才,韩轲,等.广东省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评价[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1):10-12.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R].2008.
[3] 刘建萍,王亚婷,连玉萍,等.输血后肝炎的感染调查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09,22(2):213-215.
[4] 杨进业,沈立萍,莫兆军,等.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乙肝病毒感染家庭聚集性变化趋势的观察[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1):8-10.
R512.6+<2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9-0142-022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29-0142-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9-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