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2014-06-05 02:36平博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英语

平博杰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大学英语教师的各自特征,提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及策略。在理论上,希望能对这一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素材;从实践上来讲,希望能为改善教师现状,并且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启发。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三所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考虑到研究的地域差异,分别选取西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本次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00份,回收97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81份,男教师27.2%,女教师72.8%,少数民族教师占28.4%,汉族教师占71.6%,具有本科学历占65.4%,研究生学历占34.6%;

(三)研究内容

教师问卷共分为五个维度进行设计:教学理念、教师教育、课堂教学、本族语与教学。教师访谈提纲内容包括:教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存在的主要困难、对教材的建议或意见、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建议或意见、民族院校教师待遇对教学的效果影响。

(四)研究工具

1定量研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都采用五级反应量表,有25道测试题目。

2定性研究

根据研究的内容,对部分教师作了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教学影响教与学有效性的因素,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建议或意见,教师待遇对教学的影响。

3研究程序

研究的施测时间段从2013年4月14日到2013年6月25日将问卷和访谈提纲回收,并开始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总结。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运用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百分比)分析。在进行分析时,笔者将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访谈结果进行比较,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

(一)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师资紧缺

图表说明:由于调查中没有出现“4节以下”的信息,所以表中没有显示。

本学期每周教学课时数:“4节以下”为0;“4-8节”占14.8%;“9-12节”占23.5%;“13-16节”占34.6%;“17-20节”占14.8%;“20节以上”占12.3%。由此可见,教师教学任务较重。

由于民族院校大部分处在民族地区,其地理位置较偏僻,经济欠发达,办学起点低,学校条件相对较差,教师待遇相对较低,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教师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民族院校的英语教师严重缺编,尤其是公共英语教师。本调查研究显示,由于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紧缺,教师的课时数较多,教学负担较重。教师课时数为4-8节占14.8%,9-12节占23.5%,13-16节占34.6%,17-20节占14.8%,20节以上占12.3%。高校扩招,师生比严重失衡,因此,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可见民族院校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教师紧缺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结构不合理

图表说明:由于调查中没有出现“教授和其它”的信息,所以表中没有显示。

目前的职称:“助教”占28.4%;“讲师”占58.0%;“副教授(副研究员)占13.6%;“教授”为0;“其他”为0。

民族院校的教师待遇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高层次教学人才不愿来民族院校工作,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有绝大部分比例。他们从教时间短,职称偏低。在调查中,高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小,教授职称没有。职称比例不协调,呈现整体偏低的态势。

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在素质上以及队伍结构上的缺陷,这些因素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突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学历结构不合理。总体学历水平较低,高学历比例偏小,低学历比例偏大,学术带头人严重不足。调查显示,民族院校中青年教师、本科学历教师占65.4%,研究生学历仅占34.6%;青年教师(低于35岁以下)占79%。由于本科学历层次的青年教师偏多,职称结构不合理。职称偏低的教师数量也较多,影响了师资队伍梯队的发展,呈现出整体学历水平偏低;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合理,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现有教授职称的数量偏少,职务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偏大,中年教师比例偏小,学科带头人老龄化,新老交替存在青黄不接问题,年龄结构不合理;民族结构不合理。教师的民族比例结构不合理,民族院校教师理应是少数民族英语教师居多,但调查显示,汉族大学英语教师占71.6%,少数民族教师占28.4%,男教师占27.2%,女教师占72.8%。这样对民族院校在体现民族性特色上,有一定的影响;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本科学历的教师较多,他们整体上在专业的发展与研究上有较大的欠缺,教师的科研意识、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师继续教育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等需要改进。

(三)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前提和条件,理念是实践的先导。通过调查分析,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表征如下。教师对理论学习关注较少,理论知识的缺失,将导致实践迷失方向。教师阅读的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比较少”占53.1%;教师对英语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了解不够,教师认为了解程度“一般”占59.3%;学科与学科之间具有交叉性,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以此来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调查显示,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的“比较多”占8.6%;“非常多”占17.3%;“一般”占60.5%;“比较少”占21.0%;“非常少”占3.7%;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积极性高则教师在备课、讲课、课后辅导等环节,均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非常高”占19.8%;“比较高”占25.9%;“一般”占35.8%;“比较低”占14.8%;“非常低”占3.7%;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策略的运用较少,“非常多”占11.1%;“比较多”占16.0%;“比较少”占34.6%;“非常少”占29.6%;“几乎没有”的占8.6%;反思,是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重要一个环节,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总是反思”占8.6%;“经常反思”占23.5%;“有时反思”占24.7%;“偶尔反思”占32.1%;“从不反思”占11.1%。

民族院校由于教学条件较落后,信息比较闭塞,教师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较窄,因而教师很难获取相关领域的科研动态;教学环境与发达地区的院校相比相距甚远,教师待遇相对较差,很难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的竞争压力小,竞争意识淡薄。教师缺乏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逐渐养成懒惰的习惯。对于最新的教学理论、科研动态关注较少,因此教师对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较少,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此外,民族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教学缺乏挑战性,教师专业知识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策略较少,教师缺乏教学激情。

(四)教师教育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自参加工作以来,教师参加过研修班的次数:“4次或四次以上”占14.8%;“3次”占21.0%;“2次”占28.4%;“1次”占2.5%;“没有参加过”占33.3%;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篇数:“4(包括四篇)以上”占21.0%;“3篇”占18.5%;“2篇”占14.8%;“1篇”占23.5%;“没有发表”占22.2%;主持或实际参加的科研课题的最高级别:“国家级”占3.7%;“省部级”占16.0%;“地市级”占21.0%;“校级”占25.9%;“没有参加”占33.3%;所在教研室开展教学研讨的效果:“非常好”占4.9%;“比较好”占35.8%;“比较差”占23.5%;“非常差”占14.8%;“没有效果”占21.0%;在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需要提升的幅度:“非常大”占12.3%;“比较大”74.1%;“比较小”占11.1%;“非常小”占2.5%;“没有提升”的为0。

原因分析:由于民族地区所处的位置、经济发展现状等客观因素,造成民族院校经费相对紧张。民族院校在科研方面获取的经费不足,自身获取科研项目的能力较弱。因此学校的科研活动、学术交流开展的有效性较差(甚或难以开展),英语学科建设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地加强。资金的不足将会制约着学校科研设备、设施投入的力度,这些都是影响民族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民族院校由于科研条件落后,缺乏科研氛围。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差。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培训和锻炼。因此教师很少参与科研项目,教师主动撰写科研论文的时候较少;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外出学习、培训就受到限制,因而教师参加研修班的次数较少。鉴于教师的科研能力较低,相关的理论知识欠缺,因此在教学研讨上很难见到成效,往往是流于形式。

(五)课堂教学效果差

经过调查统计,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变化小、教学目标有失偏颇、教学内容选择不灵活、教学手段选择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等。

课后习题的处理,在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认为教材习题处理效果“非常好”占6.2%;“比较好”占21.0%;“一般”占51.9%;“比较差”占16.0%;“非常差”占4.9%;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变化“非常大”的占3.7%;“比较大”的占14.8%;“比较小”的占55.6%;“非常小”的占23.5%;“没有变化”占2.5%;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失偏颇,现代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主要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师认为教学目标最主要是:“完成教学要求”占22.2%;“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占29.6%;“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占38.3%;“打好学生的基础”占9.9%;“其他”为0。可见,大部分教师教学目标错位;正确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的效果相当重要,教师认为通常选择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师生都感兴趣的内容”占22.2%;“教材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占30.9%;“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占4.9%;“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占42.0%;“其他”为0。可见,相当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按部就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缺乏灵活性;教学手段是为了完成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辅助性作用,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师占相当比例,最常采用的教学手段是:“黑板加粉笔”占51.9%;“投影仪加幻灯片”占17.3%;“多媒体”占29.6%;“网络”占1.2%;“其他”为0目前,民族院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传统大班教学”占56.8%;“分层教学”占16.0%;“小组合作”占24.7%;“个别化教学”占2.5%;“其他”为0。

鉴于民族院校教学条件所限,教师只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即使有的院校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由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致使比较先进的教学设备只能闲置,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因而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化,教学组织形式陈旧化。由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方面显得较为呆板,课后习题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处理课后练习缺乏灵活性。

(六)本族语对教学影响较大

经过调查,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本族语:“非常多”占9.9%;“比较多”占63.0%;“比较少”占19.8%;“非常少”占3.7%;“几乎不用”占3.7%;教师认为本族语(汉族指汉语)对教学的帮助:“非常大”占19.8%;“比较大”占51.9%;“一般”占23.5%;“比较小”占2.5%;“非常小”占2.5%;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本族语(汉族指汉语)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的难度:“非常大”占9.9%;“比较大”占46.9%;“比较小”占29.6%;“非常小”占4.9%;“没有”占8.6%;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本族语(汉族指汉语)思维:“非常多”占7.4%;“比较多”占61.7%;“比较少”占24.7%;“非常少”占3.7%;“几乎不用”占2.5%;

本族语对教学影响很大。因为民族院校汉族教师占较大的比例,汉族大学英语教师占71.6%,少数民族教师占28.4%。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在教学中教师使用英语授课的频率较低,换言之,教师使用汉语授课情况较多,相应地汉语思维习惯也就增加。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混合编班(民族班除外),班级中拥有不同民族的学生,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掌握的程度一般,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在用汉语交流上就会存在很大困难。

参考文献

[1]孟立军.我国民族院校教学与教学管理特殊性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双月刊),2004(3).

[2]姚利民,成黎明.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安富海.论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特殊性[J].中国民族教育,2008(11).

[4]杨俐玲.民族预科英语教材设计依据和指导原则[J].民族教育研究(双月刊),2004(2).

[5]叶铁桥,原春琳.待遇低困扰高校青年教师[N].中国青年报,2008-03-17.

[6]张怀满.试论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7]何克勇.民族高校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8]相理锋.对我国民族院校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10).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英语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