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娟,北京市古城中学副校长,中学心理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石景山区心理骨干教师,石景山教委服务大厅心理咨询师,社区教育志愿者。
《中国教师》:沈校长您好,请您先介绍一下古城中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背景。
沈景娟:我们是2007年开始参与王曦所长主持的课题“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研究”的,当时共有6名老师参与。那时候,我们学校的生源并不好,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问题学生非常多。学生都是善良、朴素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老师、科学家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教授生活又是什么样子,所以他树立不起来远大的目标。基于此,我们就通过生涯规划的方式打开学生心中的这扇门。当时我们拿两个班作实验班,进行对比。对比之前,对他们进行了一个前测,主要测试了学生的职业兴趣、对职业生涯的了解情况和对自己的认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了解得非常少。后来我们给实验班开展生涯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对两个班又进行了测试,实验班的数据有明显改善。后来我们就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了,因为我觉得不能为了做研究,其他的学生就永远被对比下去了,那是很残酷的。
《中国教师》:古城中学生涯规划具体是如何做的?
沈景娟:我们最早在实施过程中的做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一支队伍。如果想让学生有生涯规划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有规划的学识与能力。所以我们首先培养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在学校主要实行三个班主任:学业班主任、体育班主任、心理班主任,心理班主任在这三个班主任当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心理课从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每周都有一节,我们就把生涯课融入到心理课当中。从认识自我开始,到后来认识外部世界,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学业班主任主要帮学生规划好自己中学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成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体育班主任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
第二、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时市里的课题、专家项目,我们都一直在参与学习。除了职业生涯,我们还参加了生涯其他方面的一些辅导,这给我们学校又带来了一些新的契机,职业生涯也扩展到了大生涯观。后来北师大心理系的教授也定期到学校为我们指导,这些都给学校的生涯规划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后来王曦所长也推荐我们参加过一些培训。校长还专门派我们学校的心理教师参加了“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培训让我们的这支队伍质量更高了。我们学校的生涯规划之所以能开展得那么深入,就是因为校长的支持,他在培训、资金上都是很舍得投资的。我们学校对每一个新上任的心理教师,都会送他去参加培训,通过这些学习,这支队伍越来越专业。
第三、一套生涯课程体系。我们针对不同的年级开设不同的生涯课程。主要在自我发展、生涯探索、生涯管理的几个领域中展开。
(1)生涯课、心理课。初一到高三每个班级一周一节心理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意识、了解生涯。如:了解自我、人际吸引、人际沟通、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兴趣岛、生涯幻游、描绘生涯、学习做决定、生涯决策等。
(2)主题班会课程。学生组织了我的生涯我规划、生涯决策、职业调查、我的理想、职业宣言、模拟面试等系列主题班会。
(3)研究性学习。设计问卷、调查研究、人物访谈、组织参观、体验招聘。在招聘会上,了解自己喜欢的职业需要哪些条件,假设自己有了这些条件,怎样推荐自己,怎样准备自己的简历,怎样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4)学科渗透。比如政治课本身就有职业介绍,老师就会尽量收集详尽的资料为学生详细介绍,也会要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职业进行调查,了解入职条件、收入、发展前景等。
(5)个别学生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设计。
第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校开展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如生涯探索与实践、生涯人物访谈等等,这些都为学生不断地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推开一扇又一扇门。我们开展了冬令营与夏令营,带学生去龙门界、门头沟等一些地方去采集标本或岩石。学校每年都有模拟法庭活动,开展法治教育,后来我们也把它当作一种职业探索的方式。我们还带学生到法院,让他们去真实体验当法官的生活,当学生真正穿上法袍,宣读誓言的时候,他们感觉特别有职业感。我们也专门开展了生涯人物访谈活动,比如学生希望去电视台或者网络公司参观,我们就联系了首钢电视台、百度公司。学生提前准备好了生涯访谈的话题,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咨询被访者。比如学生去西部移动公司,他们对手机问题、中国移动都有很多看法,他们还发现每一个公司都需要各个行业的人才。
但是生涯人物访谈涉及的学生还是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就开展了“生涯人物有约”活动,把一些高端人物请到学校里来开展讲座,学生对他们进行访谈、提问。比如我们区的区长到学校里来过许多次,与很多年级、班级都开展过访谈,最后他也与好多学生都成了好朋友。我们也邀请过搜狐畅游的黄纬先生。这些人到学校来为学生开讲座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眼界的拓宽。另外这些年我们的运动会也选择在大学开,中间休息的时间,我们专门安排学生采访大学生,以了解他们的专业、学校。我们也开展过走进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名校活动,只要是学生想去了解的,我都带他们去参观,带他们去了解学校,去听教授讲课。通过与大学接触,与教授们聊天儿,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学生有了这些见识之后,对今后的职业选择乃至生活选择都是有帮助的。当学生没有见识的时候,要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带他见识各种东西;当学生不会选择的时候,要教给他学会选择的方法,生涯规划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中国教师》:古城中学的生涯规划活动,哪些是效果比较好的,表现在哪些地方?
沈景娟:首先是课程,好在比较系统、全面,尤其是心理课,能够切实帮学生学会分析自己、了解生涯,而且持续、落得实。另一个是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刚才讲到的“生涯人物访谈”与“生涯人物有约”,这些活动对学生真正认识职业是有帮助的,他们可以了解到某种职业背后的辛苦与责任。另外,我们每年都有游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们有一个“楼梯艺术团”,那些学生十分喜欢唱歌,他们在学校唱,后来到国家大剧院去演唱,还有些人到维也纳参加比赛,这些学生当中很多人都走了艺术之路。所以游学活动也算是我们学校开展效果比较好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同样去参观故宫,我们去之前,都会给学生讲解故宫的历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刚才我提到了“打开一扇窗,推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就是让学生通过课程来了解生涯规划,“推开一扇门”就是社会实践。
最后从高考成绩上看,我们也是在稳步提高的,那些原来没有学习动力、职业理想的学生在生涯规划开展后,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我们在初三与高三的课程中都会增加模拟面试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也显示出我们生涯规划的效果。所以我们最大的收益就是点亮了学生心中的希望。
《中国教师》:根据您的描述,你们学校的教师培训做得还是不错的,而对于生涯规划指导而言,教师是很重要的,这些培训给教师带来了哪些益处?
沈景娟:我觉得最大的受益在于理论上的提升以及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学习同伴。这些培训最重要的就是让大家增长了见识,指导学生的过程也会更加专业。我们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接触到了专业的职业辅导理论以及一些方法上的训练,这些对学生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又比如在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时,与我们一起参加的都是大学辅导员及职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当时我与他们都有很多的交流,而且现在还在利用这些资源为学校的生涯规划服务。
《中国教师》:开展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学生的需求是什么?
沈景娟: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拓宽视野的同时去积极体验。从2007年到现在学生的需求还是有变化的,2007年的时候,学生了解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而现在他们有能力搜集到他们想了解的一切信息。学校要教给他们的就是如何筛选信息。同时学生还是需要深入地认识职业,对于自我的认识与了解,学生通过课程还是可以完成的,但是他们需要了解某一个职业背后实质的东西,这能帮助他们打开视野。学生通过体验才知道电视台工作人员光鲜背后的辛苦;他们平时觉得医生很受人尊敬、崇拜,了解之后才知道一个合格的医生也需要非常专业的训练;去采访运动员后也更了解了运动员训练过程的辛苦。但学生还有一个需求,可能是大家都想不到的,也是我们做过调查的,那就是学习的需求。我们带学生去过人才交流中心,人山人海的,招聘单位对学历的要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都对学生很有触动。学生可能需要社会实践,但学生最重要的需求还是本质上的,就是对学习的需要,他们知道需要提高自己的本领,而这也是我们刚开始没想到的。
《中国教师》:你们学校的生涯规划内容还是很丰富的,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沈景娟:我觉得还是需要有生涯基地,这是我们比较苦恼的问题。比如我们去过西部移动、首钢电视台,但是下次再去的时候还需要再重新联络,如果一个区有一个固定的生涯基地会更好一些。我们也试图与职高等学校合作,运用他们的资源,他们也比较支持,但还是不稳定,比如学校人员的更替对于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都会提出挑战,所以需要一个长期合作的意向。因此,对于生涯基地建设,我觉得是可以有作为的。
另外,就是我们的课程。课程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但也需要不断完善。我们假设一个学生在这里读6年书,你得让他6年学到的生涯规划的知识都是不同的,所以如何循序渐进地设计课程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师资队伍的更替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我培养了一批教师,但他们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离开了,还有没有人能及时补上来并达到这种水平,都是要考虑的,所以持续的师资培训也是比较重要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