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慈母
—— 记中国游泳队教练叶瑾

2014-06-05 14:36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年4期
关键词:游泳队游泳教练

●故 雪

严师慈母
—— 记中国游泳队教练叶瑾

●故 雪

The Chinese Swimming Team Coach, Navy Swimming Team Coach Ye Jin is a veritable gold medal coach. The swimmers she trained attended three Olympic Games, won 91 champions in variou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and 120 national championships. They have broken 13 Asian records and 31 national records. Among them, QI Hui broke three world records, and NING Zetao won four gold medals at the Inchon Asian Games. In this paper we take a close look at her and explore the stories behind her success.

曾三破蛙泳世界纪录、“五朵金花” 之一的齐晖,已完成从霸气“蛙后”到知性教练的华丽转身;在刚结束的仁川亚运会上,斩获4金的宁泽涛大红大紫,成为中国泳坛炙手可热的新星。劈波斩浪,荣誉满身,他(她)们成功的背后,金牌教练叶瑾(身兼中国游泳队教练和海军游泳队主教练)功不可没。2014年岁末,记者走进位于上海市广灵二路的海军体工队运动训练基地,探访叶瑾教练成功的背后故事。

初识游泳 结缘海军

1956年,叶瑾出生在上海一户普通的教师家庭。由于母亲在上海长乐路第三小学(游泳学校)执教,年幼的叶瑾经常由母亲带去观看学校的游泳比赛,便有机会接触游泳。一次偶然掉入水中,叶瑾靠着乱扑腾和岸上的棍子学会了游泳。生活的艰辛,母亲工作的忙碌,自小锻炼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出于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母亲的鼓励下,叶瑾开始练习游泳。年仅7岁,她便每日清晨5:30起床,走15 min路程去游泳学校练习晨泳。一到冬天,训练条件更为艰苦,从游泳池出来滴水的头发结成了冰渣,但懂事的叶瑾在完成晨泳后仍坚持独自上学。母亲对叶瑾的严苛要求,让她自小学会了坚韧。1964年,作为最小参赛者,8岁的叶瑾参加了冬泳横渡黄浦江赛。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上岸后,作为老师的母亲首先照顾自己的学生,并没有理会她。长大后的叶瑾才体会到母亲的苦心。“这事让我觉得,父母不溺爱才能让孩子更快长大,运动员更需要忍别人所不能忍。”许是那时开始,“吃得苦中苦”的观念慢慢根植于心,成为其日后的执教信条之一。

1972年,叶瑾在南京部队入伍,正式成为一名解放军游泳运动员,代表解放军队拿过各种冠军。后因身体出现问题,20岁的她被迫从运动员转变为教练员。刚开始在基层带队,叶瑾手下仅有2名小运动员。“当时,训练条件很艰苦,我们甚至没有固定的训练场所,常常需要借用场馆,错开时间训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徒夏月花战胜了当时的全国纪录保持者梁伟芬,所有人都感到震惊,这也让叶瑾一战成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执教42年来,叶瑾的弟子齐晖等6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过奥运会,在各类比赛中共获得91个国际冠军,120个全国冠军,13次破亚洲纪录,31次破全国纪录。叶瑾也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游泳工作者”等称号,并4次荣立一等功,享受国务院津贴。

“当了这么多年游泳教练员,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少科学方法,接下来最迫切的是把我成功的训练经验传递下去。”

科学选材 贵在品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每个成功的教练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叶瑾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作为海军队的总教练,她事事亲力亲为,严把“选材”关。作为游泳专业队,除了每年业余体校教练推荐的优秀“苗子”外,叶瑾常常亲自到各地挑选队员。为了不影响正常训练,她通常选择周末或休假期间出行,也因此被冠以“工作狂”之称。千禧年那次,好不容易申请休假的叶瑾,拉着助教借着度假的名义一路探访各地体校找“苗子”。在广东队发现了身体条件一般但悟性很高的曲敬宇。叶瑾认为,专业游泳队选材最基本的要求是“水感”。“水感”既有天赋因素,也在于后天技术的掌握。在业余队完成基础的游泳学习后,每位小队员初步形成了各自风格。

“每个教练选材的理念不同,我个人偏爱轻巧灵活、有灵气的运动员。”据叶瑾介绍,宁泽涛就是身形瘦长、动作灵活的典型。2006年,宁泽涛的母亲主动将儿子带到叶瑾面前。看到宁泽涛“动作轻飘、水感好”,叶瑾当即决定收下这个弟子。事实证明,14岁的宁泽涛不仅聪明而且悟性高,教练讲授的他都能很快明白,还会举一反三。此外,他的神经类型、肌肉力量、反应速度、心理素质都不错,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潜质。这些都是叶瑾最为看中的特质。

综合训练 水陆兼顾

叶瑾擅长中短距离训练,且涉猎4种泳姿,这在游泳教练员中并不常见。她带队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没有统一标准,也不要求队员集体完成。当然,针对不同年龄段队员有不同的训练要求,训练方法尤为重要。海军体工队采取“水陆分批训练”,顾名思义,便是将各小组错开,集中进行陆上技术训练、力量训练和水中实战训练。如此既合理利用了场地,也可兼顾基本训练与辅助训练。

日常训练中,叶瑾尤为重视队员的技术训练,强调动作的标准性。通常,首先打牢基本技术。基本技术主要包括手上技术与腿部技术。叶瑾要求队员分别单独练好手、腿技术,再合理组合运用,达到划水效果的最大化。每周技术训练课,叶瑾总是“眼观六路”,对队员不到位的动作进行一对一指导,力求动作完美。以改手上动作为例,叶瑾推荐使用“划水掌”。通过感觉入水后手上阻力与切水面、对水角度的差异,提高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再次,强化分解动作也是技术训练的重要科目。比如打腿练习,根据运动员的类型选择以25 m、50 m、100 m等为单位进行练习。陆上力量训练是针对大肌肉群的练习,一般一周安排3次课时,训练量不可过大。如此,既能增加辅助力量,又能控制并减少伤病。水上训练最为重要,通过实战练习,帮助运动员找到比赛状态。有氧训练是水上训练的主要科目,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叶瑾概括其训练特点为“真刀真枪”,即从准备活动开始,200 m预备、200 m打腿、200 m打手练习都限时完成,加上其他练习,一整套训练下来,队员无任何放松时间,一气呵成。此外,叶瑾十分重视队员的伤病问题,她认为,队员产生伤病主要是教练的责任,通常由队员动作的规范性不够和教练的训练方式与训练量不当引发。

军事化管理 分组不分家

记者一进入海军游泳队训练基地,印象深刻的是这里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制度。整个训练中心虽占地不大,但“五脏俱全”——1个游泳馆,3个陆上训练馆(器械室、跳水训练馆、游泳训练馆),1个食堂和1栋宿舍楼。墙上、宣传栏随处可见激励斗志的口号和冠军队员的照片,鼓励着每个小运动员朝着梦想努力。

由于海军体工队隶属于部队,其管理方式比一般体育专业队更加军事化。队伍纪律是叶瑾最强调的管理标准。“训若严父,爱若慈母”是叶瑾的执教信条。队伍管理坚持“两手抓”:训练管理严苛,生活娱乐放松。海军体工队封闭式的训练环境——“吃、住、训”一体化,从每日严格执行的时刻表就可见一斑。早晨5:30出操,上下午各分3批训练(上午5:30~7:30、7:30~9:30、9:30~11:30,下午13:30开始),中午仅有2 h的就餐和午休时间。

海军体工队最独到的管理经验是“分组不分家”,这种方法别的队伍未必能做到。“分组不分家”最大的优点便是管理无死角。叶瑾将所有队员分成4个小组,分派4个年轻教练各带1组,各组之间可以互相监管,队员不仅要服从自己教练的训练管理,也要服从其他教练对其的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运动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杜绝了训练偷懒或生活作风懈怠等现象。此外,教练员之间不分彼此,更利于队伍团结,增加队伍的向心力。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方法在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同时,使队伍更和谐、温馨。叶瑾笑称,生活中自己比较心软,小队员爱跟她撒娇。那个训练场上人人都怕的严厉教练,一下训练场,却是如此平易近人。在队员们心中,叶瑾不仅是位可敬畏的总教练,更是关心与照顾她们日常生活的“妈妈”。

反思、进步与传承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叶瑾的执教生涯也经历过重大困难与挫折。爱徒齐晖的“高住低练”事件一直是她心中的痛。2007年备战游泳世界锦标赛期间,为了寻求运动成绩的进一步突破,叶瑾安排齐晖与曲敬宇、赖忠坚3人尝试为期3周的新训练手段——“高住低练”,即在模拟高原的低氧低压舱内居住,同时在正常环境中训练。此训练方式当时在“国字号”水军训练中属首例。叶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参考,我当时安排男女运动员同时参与。事实证明,他(她)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齐晖的身体反应最大,总是感觉特别累,失去了训练质量和能力。回到平原后,一度状态不稳定,我对她的情况从未如此没有头绪。这属于高原反应后遗症。”叶瑾介绍到,齐晖在训练中不仅无法如以往那样跟上男运动员的节奏,甚至常常落后队里女运动员半个身位,并表现出肌肉僵硬,身体疲劳。果然,在墨尔本游泳世锦赛女子200 m混合泳预赛中,齐晖以2 min19.05 s的成绩排名第25位,无缘半决赛。而在前一年的多哈亚运会上,她以2 min11.92 s夺冠。出现问题后,叶瑾揽下所有过错并立刻反思、调整训练方法。首先,训练中逐渐恢复齐晖以往适应的训练节奏,按其身体反应增加活动量。其次,加强肌肉放松,训练后采用针灸、按摩等方法加快肌肉恢复。此后,叶瑾吸取教训,大赛前以“求稳”为主,坚决不“临阵换将”,随意尝试新训练手段,尤为注重调整队员的竞技状态。

如今,执教42年的叶瑾已是海军游泳队中资历最老、战绩最佳的教练之一。国家队教练、功勋教练等身份并没有影响她对游泳的初衷,叶瑾还是愿意在基层,日日穿梭于训练场和泳池之间,身体力行地培养小队员。坚持游泳运动这些年,叶瑾真心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一进泳池便没有了烦恼。团队间无私的合作,也帮助她一步步走向成功。叶瑾深感,“随着年纪增长,高强度的训练也不能事事亲为,队里很多年轻教练干得很棒。当了这么多年游泳教练员,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少科学方法,接下来最迫切的是把我成功的训练经验传递下去。”叶瑾每天仍坚持和年轻教练一起带队训练,希望通过日积月累的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倾其所有,只为自己热爱的游泳事业。

A Strict Coach with Loving Mother’s Heart — On Chinese Swimming Team Coach YE Jin

· GU Xue

猜你喜欢
游泳队游泳教练
近5届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奖牌分布及成绩特征分析
这两题很难吗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游泳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睡着了
普通高校游泳队管理模式研究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