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
人类作为陆生动物, 海洋不是他的栖居地。“石沉大海”,“泥牛入海”,海洋历来被认为是万事万物的终点。尤其是没有光线的深海,曾经长期被认为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运动的死亡世界。现在变了:19世纪发现深海动物,20世纪发现深海海水和地壳的运动。近三十多年来发现的深海热液和冷泉,揭示出海底有来自地球内部的物质和能量;“黑暗食物链”和“深部生物圈”的发现,说明地球上还存在着不靠太阳能的另一个生物圈。
于是,21世纪的深海,正在成为人类开发的新目标。当代的海洋经济,正在从海面的“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向着海底深处拓展。海底油气占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海洋行业中高踞榜首;深海的“可燃冰”,有可能会成为新世纪能源的主体;推测海底下面的“深部生物圈”,生活着地球上微生物总量的2/3,其开发利用的前景至今还难以估量。
开发深海的新机遇,必然带来政治上的海洋之争。如果说,五百年前“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国际海面之争,靠的是坚船利炮;那么当今深海大发现带来的国际海底之争,首先依靠的是高新科技。与海面不同,海底开发的手段全部属于高科技,海洋越深科学含量也越高。近年来,我国对发展海洋科技空前重视。科学层面上突出的是“深潜”、“深网”和“深钻”这“三深”技术,包括“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和各种无人的深潜器,包括我国正在发展中的海底观测网,和不久前刚刚完成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从“三深”的发展中,可以听到我国向深海进军的脚步声。
但是,我国在世界海洋科技的竞技场上并不占有优势。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中国曾经在海上领先国际;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海禁”,这种优势已经丧失殆尽。丧失的不仅是船队和技术,而且还消蚀了海洋意识、压抑了海洋文明。这种锁国政策的恶果,就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种种国耻。
今天,我国的海洋事业出现了六百年不遇的发展良机。可是面对与国际的巨大差距,已经不允许我们踩着前人脚印逐渐追赶,只有瞄准前沿、通过非常规的途径快速发展,直接进入深海开发的竞技场。同时,强化海洋意识、弘扬海洋文明,培育青少年对海洋的热爱,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热烈祝贺《知识就是力量》海洋专辑的出版。同时让我们牢记:19世纪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从海上开始,21世纪的华夏振兴也必须在海上竞争中立足国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