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杨烨
“北京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机场候机厅的吸烟室。”媒体这样评价北京的雾霾。
尽管政府应对“雾霾”频频出招,但收效甚微,空气污染仍在持续恶化。除了京津冀地区外,随着寒冬的到来,大规模的雾霾和PM 2.5爆表的情况已经开始蔓延到江南、华南等地,雾霾天数创52年来之最。尴尬的是,目前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仍是一个谜。
纪录:雾霾天创52年之最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这是网上一条关于雾霾转发量比较多的段子。持续多日的雾霾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工作带来很大不便——高速公路被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工地停工学校停课,公务车私家车限行。
在连续7天发布雾、霾双预警后,2013年12月9日,中央气象台终于解除了两个预警,受冷空气影响,华东地区雾霾也将逐渐消散,但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轻度霾,局地有中度霾。
环保部监测司相关官员表示,此次雾霾影响范围超过1月份的雾霾,但严重程度还在调查分析之中。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此次雾霾来袭,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
存疑:污染物来源待明确
关于空气污染物来源,目前尚无令公众确信的说法。由于官方对于空气污染物来源尚未给出明确的说法,这方面的判断犹如猜谜:
汽车尾气是最大杀手?中科院发布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结果表明,雾霾中有4类有机组分:氧化型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北京周边,它们在整个污染过程中所占比例最大,为44%;油烟型有机物,主要来自局部地区烹饪源排放,占21%;氮富集有机物,一种化学产物,占17%;还有烃类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占18%。
对于汽车尾气是形成北京雾霾的首恶一说,有专家持不同看法,该观点认为,今年国庆期间,北京市区的车辆大幅减少,但是北京仍出现了雾霾,这怎么解释?
燃煤污染是根源?有专家认为,各地產业结构(污染排放源)、气象条件、地理环境都有其特殊性,大气颗粒物污染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就全国来说,工业污染是雾霾发生的重要原因。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雾霾波及江浙、长三角地区,这些地区已经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重工业、化工业已经大幅下降。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地区在这次雾霾中受害最重,但是这些城市没有北京那么多的汽车,没有西部那么多的重工业,怎么也发生雾霾了呢?”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疑惑。
静稳天气是帮凶?环保部的官员表示,这次南方地区发生大规模雾霾的原因除了大量污染排放源源不断外,另一主要原因是气候原因,即气候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在静稳的天气中,下沉的沙粒被排放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盐、硝酸盐包裹起来,而外层的排放物又吸收空气中的水,使得沙尘体积增大,在空气中就可以看见了。
“奇怪的是,跟往年相比,2013年南方的气候条件并没发生大变化,如果说静稳天气是外因,那么这些空气污染物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专家表示,只有彻底查清污染物的来源才能找到治理之策。
治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不管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是什么,不争的事实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偏重、产能过剩、能源结构单一等问题,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治霾任务仍然艰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00亿元。这个行动计划制定的具体指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专家表示,要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就要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一是要把能源消耗量降下来;二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三是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排放。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认为,治理雾霾归根结底是要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彻底转变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
(摘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