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青云 吴剑英
(本文作者系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师张青云、广东省东莞寮步香市小学教师吴剑英)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是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倾心打造的一本力作,结合他近几年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思考,围绕着当今父母与孩子教育的几个大问题,从孩子的未来讲到父母的责任,从与孩子生活在一起,讲到重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文化氛围,从健康的培养方式讲到如何成全孩子,并以简洁的八条戒律的方式明确写出具体的操作条款。该书是为所有父母特别是孩子只有一两岁的年轻父母们奉献的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书籍。父母改变,孩子就改变。如果我们在教育之初就做一个好父母,当一个好爸爸、好妈妈,那自然就用不着等到孩子教育出了问题后,才想到要去改变。
“生养一个孩子,就是生养一生的责任。”给予孩子一个好的教育是对孩子的未来一生负责。中国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既在学校,也在家长。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从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出发,讲述了在当今现实背景下,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不易:既要无比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又要时刻警惕一些不良或有潜在危险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可能伤害,维护孩子成长的权利。透过“生活在愧疚中”的45条,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习惯相争、与看不见摸不着的约定俗成的行为相较量的“弱势”父亲,其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迷茫、勇气与信念、责任与抗争。他说,“是今天的‘教育’配不上这一代孩子”“我们的事业就是做个好父母”。他直面当下教育中不理想的现实,坦言“在这样一个价值混乱、教育目标极其窄化的时代,爱孩子,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竭尽全力让孩子的童年能过得更为幸福、美好,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既而又贴心地叮嘱说:“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就要尽力地营造小气候。“与其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不如从家庭教育的改进做起。孩子的未来不是掌握在学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同时,他还极力主张每一个教师从“我”做起,首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他认为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有专业方面的优势,又有工作上的便利”。的确,在目前中国基础教育普遍呈现为“一根筋”“一只眼”的应试框架下,学校和老师很难对每一个孩子都做到尽心尽责,那么教育一个孩子的核心责任,就落到父母身上。所以一个一个的好父母应顺随孩子的发展而改变。
“为人父母真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与每一个学生走进一所学校,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一样,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世上,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好父母。但父母其实也跟孩子一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无论是当年所受的教育还是自己的品行都可能存在着诸多问题。“父母需要首先受教育,这样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反思自己有什么品格可以成为孩子的示范,哪些行为在给予孩子以积极的影响。”不良的品行(如懒散、粗鲁、急躁、狭隘、势利、缺乏善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因为更有活力和传染性,容易被继承,应对之保持足够的敏感性。“一个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好父母,其关键就在于要能够不断地改变,以无限的责任心和耐心,一点一滴地挤掉自己身上的“毒素”,不断地提高自己做人父母的素质与水平,照亮孩子的一生。
为人父母要改变的方面可以说有很多很多,比如改变我们的成才观、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张文质老师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完整陪伴,也就成为有名无实的东西。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受生活所迫,爸爸妈妈成为相隔千里的“存在”,他们在电话的那一头,在年关时节仅有的几天假日里。“全家一起吃晚饭”“每天和孩子说说话”,这些最为基本的家庭教育形式,竟然成为家庭中许多家长和孩子的一种莫大的奢求。缺少了爸爸、妈妈的陪伴,爸爸妈妈仅成为一种有名无实的符号,直接使无数孩子的成长一直笼罩在危险的阴影之中。
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教授认为:“儿童需要安全与保护,才能去冒险;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他在著作《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指出:“父母有时可能会觉得他们的陪伴与否对孩子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那些将自己的孩子长时间放在托儿所的父母往往为自己找理由说,与孩子在一块儿的时间少而精比简单地整天与孩子在一起要更重要一些。分居或离婚的父母可能会试图从远处回来与孩子见面。可是路途遥远的抚养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来说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孩子非常明确:你在那儿就是在那儿,如果你不在,那就是离开了。所有家长除了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来关注孩子以外,还要以一种‘你在那儿,就在他们面前,随时可以过来’的方式出现在他们身旁让安全感围绕着他们。而现实是那些职业或事业型的父母们不愿花点时间来承担一些义务,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家庭氛围,更为有趣的是,‘支持儿童’一词成了一个父母离异和离婚的情境中的常用语。可是,支持孩子并不仅仅是提供生活必需的金钱的问题,给孩子提供支持,意味着成人可以信赖,可以指望一直他们身旁。”
在我们的一生中,童年是我们最重要的阶段。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不断地回到童年汲取力量。“人生最重要的一刻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厅开始的”,让我们从教育出发,为了孩子的未来,在当下作出最好的改变,把“下班的路应当是回家的路”“无论你在哪里谋生,一定要带上孩子”这些令人心碎的呼吁逐渐变为现实。
张文质老师在他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艺术》中讲到他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他说:“教育就是要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来成全人的生命发展。”面对今天的教育现实,张老师更进一步指出:“父母们也要有生命化教育的理念,随顺孩子的生命自然,运用自己的智慧,抓住孩子生命成长的关键期,用最为健康自然的方式,使‘一只手’的教育变为‘两只手’的教育,使缺心眼的教育,变为培养正常人的理性教育。”
什么是关键期?张文质老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一是指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存在着一个成长的关键期。比如,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孩子的0~6岁、7~13岁这两个重要的阶段就可以算做是关键期。另一个理解就是指一种行为的发生处、起始处。“一个不当或错误的行为刚刚发生时,及时进行教育,效果最为明显。”
关于“关键期”的理论,许多教育学家都曾提出,如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明确指出:“人在四五岁之前就已经有了统一的思维、精神与肉体的合作。在六岁之前,他的人格已经定型,对于人生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态度、情感的秉性也已定型。”“在儿童发展的前五年,已经具备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即他们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事情。此时,他们对于自己和社会所向往的发展模式已经有了深层次的概念。此后,他们就会利用自己对社会和自我的看法来关注整个世界。”而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说过:“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儿活动的适应及其与别人相处的适应就给他的心智的生活定下了基调。当他看着别人做些什么事,而且尝试着去理解、去做别人鼓励他设法去做的事时,他可能的活动范围就无限地扩大了。心智生活的轮廓形式,就这样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形成了。”由此可见,为人父母要抓住关键期,特别是对于孩子成长的最初五六年,一定要用悉心的陪伴、不停的改变“洗刷”自己。“把0~6岁的孩子教育好了,后面的教育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就会比较顺利。”为人父母,就是要以无限的爱,一点一点地努力坚持,用无限的耐心抓住关键期教育好孩子,要以存而不论的态度,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以温和而严格、义正词婉的方式管教孩子,成就孩子的一生,否则,孩子早期教育的迷失,就会变成我们一辈子无尽的麻烦。
张文质老师这本书,既有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又有许多家庭教育方面具体而可行的经验展现,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比如八条人文常识、从“手对手”到“肩并肩”等等,都是非常给人以启发的。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总有一种错觉,俨然张老师就坐于身前,聆听着他那富有激情的如诗一般充满了魅力的话语,我为书中无处不在的深厚而赤诚的教育情怀所感动,并一次次为老师那深遂的思考和真知灼见所折服。同时,我又仿佛感到女儿也在我身边,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而我则很愧疚,脸上火辣辣的,意识到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的许多无知与过错。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从头再来做一次她的爸爸。我相信,有了张文质老师这本书的指导,我一定做得比现在要好。
愿天下的父母们,在子女的教育成长过程中,不再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