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客
两位航天员陷入生死一线的危险境地。当失去了连接空间飞行器的绳索,这片宇宙是如此浩瀚,无边无际……2013年上映的电影《地心引力》,是近年来描述太空活动最详细、观影效果最逼真的科幻影片.其技术与内涵都颇为可观,特别是对宇宙空间的展示.主角在太空中挣扎求生的漂流,在强大的视听特效下震撼人心。笔者将细细剖析这部难得一见的太空科幻电影,为你解说银幕上太空之旅的真实与虚幻
About the Film
寂静的太空中,两名航天员在“哈勃”望远镜上轻盈地移动,耳机里传来地面指挥中心的对话,他们是斯通博士和经验丰富的航天员科沃斯基,正在维修“哈勃”望远镜的通信装置。这本来应该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太空任务,没想到,因为一颗人造卫星被击毁,它产生的大量碎片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中呼啸而来,将斯通和科沃斯基卷入了碎片风暴中,尖锐的碎片摧枯拉朽般地击毁空间飞行器、割裂绳索,让
Real Stary
算一算轨道高度
在影片中,当“哈勃”望远镜被卫星碎片摧毁,两位主角就开始在太空中奔走于各个空间飞行器之间——从“哈勃”望远镜坠入太空,又回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再到国际空间站,最后到达中国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其间还遭遇了第二次碎片袭击。那么,要看懂这段情节,我们需要计算一下空间飞行器的轨道高度。
下面是一组数据:“哈勃”望远镜,轨道高度589千米;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347~360千米:“天宫一号”,运行轨道高度382千米、工作轨道高度343千米。它们的轨道周期大致为95~97分钟不等。
瞧,这几个空间飞行器的轨道高度差距为3~129千米,而且它们还拥有完全不同的轨道平面、轨道周期。按照国际规定,所有飞行器的理论最近距离都不得小于120千米——相当于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一个小时的路程。然而咱们的主角靠小小的喷气背包,没花多少时间就跨越了几个空间飞行器,让人怀疑他们路上是不是偷偷搭了便车。
事实上,正因为“哈勃”望远镜和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有巨大差距,令航天员在紧急状况下缺少安全的避难场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认为,以载人太空任务去维修“哈勃”望远镜是不合情理的危险任务,早在2008年进行过一次大型维护之后,就已暂时中止对“哈勃”望远镜的维护了。
算一算飞行路程
在了解了飞行器之间可怕的距离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在茫茫太空之中,两个渺小的人造飞行器要会合是多么艰难。
影片里灾难的起因是人造卫星被击毁,那么就以中国曾经进行过的击毁报废卫星的试验来做例子分析吧。这项实验体现了中国在航天科技的先进水平,因为要找到并摧毁一个太空飞行器,难度实在太大了。
虽然在电影中,那些空间飞行器似乎是静止的,但事实上它们都在以每秒7千米左右的极高速度绕地球飞行,否则就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落入大气层。一个卫星包括展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在内,不过几十米长度,以如此高速运动,即使是每秒能捕捉7000多帧画面的高速摄影机,也只能在运气极好的情况下拍到一个非常模糊的影子。世界各航天大国的很多卫星,由于在发射入轨时出现问题,就再也找不到了。
假设我们运气极好地使用非常先进的探测仪器找到了这颗卫星,直接飞过去也是不行的——因为它一直在运动。我们必须通过它之前的运行轨迹来解算出它下一步要到达的位置,然后寻找到一个刚好可以会合的点。
回到电影中两位航天员身上,虽然各国都会对空间飞行器的轨迹进行预先推算,但仓促之下,他们不太可能获得这套数据。在与地面指挥中心断绝联络的情况下,科沃斯基如何掐指一算,知道这些会合点的呢?
假设他们知道会合点,但是宇宙实在太大,没有肉眼能借助的参照物(观星确认位置显然是误差极大的),只能凭运气,而且在太空中难以掌握身体平衡,所以根本无法对准目标。中国实验中打击卫星的那枚导弹,应该是通过自带的姿态控制仪器(陀螺平台),同时与地面或者其他通信卫星联系,确认并调整自己的姿态,飞向卫星的会合点的。然而在电影里,主角们通过肉眼观察来向空间飞行器靠近,要知道,即使以最小间隔120千米计算,如果出发时偏了1度,最终会偏差约2千米。更何况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太空飞行几乎不可能走直线,更可能是一条接近椭圆的弧线。
最终,主角们凭借喷气背包,在数小时之内穿梭在不同的轨道高度之间,迅猛地追逐高速运动的空间飞行器,他们与其会合的相对速度将大到惊人。
所以,别以为在太空中能随便串门啊,要知道,航天工作者们得多么努力,才能成功完成太空交会对接任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