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波
(湖南省龙山县种畜场,湖南吉首 416800)
高密度的免疫注射是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实施经常性的抗体水平监测是畜禽生产中主要技术措施。龙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山区县,位于湖南省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全县辖34个乡镇(街道),434个行政村,总人口54.17万人,总面积3 131 km2,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2%,2013年全县饲养家禽禽143万羽,出栏85万羽。近年来,龙山县严格执行“季防月补”制度,开展禽流感强制免疫工作,对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发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了解禽流感的免疫抗体水平,及时掌握流行病学动态和免疫效果,笔者对2013年全县禽流感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全年分4季度对全县范围内养禽场随机抽检,每个乡镇(街道)随机采集1个禽场(户),每个禽场(户)随机采样20羽禽,均采用翅静脉采血,每个样品采血量2 ml,并记录采集禽场规模、地址、免疫次数和时间、禽种及健康状况,采集血清样品后及时分离血清。2013年全年共采集鸡血清1 380份、鸭血清1 100份,鹅血清240份。
对全县所采集样本的养殖场(户)饲养状况、活禽市场交易状况及候鸟迁徙、禽鸟异常死亡现场调查。包括:家禽种类、健康、饲养方式、饲养规模、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和禽鸟类病(死)情况。
参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GB19442-2004)》的规定,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集中对血清样品进行了兽医实验室检测,并做了详细的记录。
以完全抑制4个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HI滴度,抗原回滴试验有效。家禽免疫21 d后,HI抗体效价≥24为免疫合格。场(户)存栏禽群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
检测有效数为1 380份鸡血清、1 100份鸭血清、240份鹅血清。
2.2.1 流行病学调查
对34个乡镇、136个村77个规模养殖场及59户散养户和活禽交易市场进行了调查,结果有3户饲养的280羽鸡死于新城疫和禽霍乱,未发现禽流感阳性或疑似病例。
2.2.2 免疫抗体监测
对有效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详见附表。
附表 2013年全县禽流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从表中可看出,136个养禽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数为81%,达到农业部规定存栏禽群免疫抗体70%以上要求,对禽群产生较好的禽流感免疫保护。不同禽类的免疫效果存在差异,鸡、鸭、鹅3个不同禽类之间以鹅获得免疫效果好,其次是鸭。4个季度中以2、4季度免疫效果好,分别达到了81%、85%。
(1)用H5N1亚型Re-6株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家禽,能较好地诱导家禽产生较高的循环抗体,形成较好的体液保护。2 720份血清里有408份血清抗体不合格,可能与接种时操作不当、接种部位不正确、各种原因引起的漏免或禽群里部分禽的个体差异、母源抗体干拢及山区饲养方式等造成免疫力低下有关。如山区小规模养殖是庭院模式,采取房前屋后放养、笼养、圈养等方式,饲养卫生环境差,畜禽混养,管理简单、粗放。
(2)免疫日龄的选择与免疫效果有很大关系,综合有关资料,经禽流感免疫接种后的家禽7 d可以产生抗体,21 d能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力。结合监测结果,山区家禽禽流感可靠的免疫程序为:蛋鸭、蛋鸡在2周龄首免,4周龄时加强免疫,4月龄左右再加强免疫,以后间隔5个月加强免疫1次;肉鸭、肉鸡、鹅在10日龄免疫,鹅在4周龄加强免疫;散养禽在春、秋两季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3)鹅、鸭免疫效果明显高于鸡,主要是水禽免疫系统进化水平高,肉鸭、肉鸡饲养周期为2.5~3个月,免疫后21~25 d,免疫抗体达峰值;其次可能与蛋鸡过多过量使用疫苗有关。如在鸡的生长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接种马立克、新城疫、传支气、法氏囊等多种疫苗,且马立克和法氏囊对免疫有一定抑制作用。
(4)家禽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的高低与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相关,山区畜禽养殖业多以中小规模为主,开展免疫技术培训和专职动物防疫员包片指导村级动物防疫员或养殖场(户)防疫工作,是保证畜禽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