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燃
摘 要:葛兰西的政治理论源于对马基雅维利政治理念的反思和扬弃,阿伦特的政治理论则是基于对古雅典城邦政治经验的借鉴。在他们的政治哲学核心概念中,葛兰西的政治论认为文化霸权是革命取得政权的核心,而阿伦特的政治论认为构建公共领域才能实现人的自尊,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对待政治的理解也站在不同的立场,葛兰西用霸权的绝对性构建政治统治,阿伦特强调公民应用政治行动抵抗极权性的权威,虽然两人在理论构建上不同,但二者均肯定政治的极端性对社会的影响,用政治哲学思想激起人们对提升生活状态的思考,他们将解放人类,追求自由共同设定为政治哲学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权威;霸权;社会结构;极权统治
一、阿伦特的权威概念
权威在过去是一种政治必要,好似孩子需求成人的看护,是引领人们走出愚昧,进入文明的基本性方式,因为任何社会制度都需要权威的约束,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现代,阿伦特认为权威在现代世界中已经变成了极权政府的统治效力,过去的权威仅仅存活在政治科学家的理论中,因为在现今的社会里人们也完全遗忘了权威以前的功能,将权威等同于暴力、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独裁制度,如何定义权威?那么我们先来假设一个公式:如果暴力起着与权威一样作用时,那么暴力就是权威,权威即是一种能使人民服从的东西,如果将现代独裁制称作权威的话,那只说明人们需要一种权威来代替以前不合理的结构,不能说明人们需要的是一种独裁制,所以说社会需要的是一个权威主义架构,而任何在这个架构里存在的东西都只是表象,而其内部真实的存在才是人们需要的架构。这只是个假设,可以看到这个公式让暴力、意识形态控制、独裁统治成为一种合法的形式,但事实上权威确实控制了人类社会。
二、葛兰西霸权概念
葛兰西的霸权是指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是一种领导权的社会控制模式。霸权观念不在于强迫民众放弃自己的意愿,也不在于服从统治阶级的权利制度的管制,而是让个人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世界观、意识形态中来。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包含三个层面,即统治权、市民社会、知识分子阶层。他认为社会秩序的支配不只是使用单纯的政治控制手段,而应该是普遍性的支配,这种普遍性要从文化渗透开始,要使得大众意识统一在相同的世界观,以及统一大众处理人类关系的方式。由此,统治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渗透进了大众的意识之中,将意识控制形势提升为大众的常识观,从而统治阶级可以牢牢抓住统治霸权。他从研究大众文化作为入口,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大众文化轻视的看法,使得人们重新反思大众文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两个思想的相同处
阿伦特将社会结构集中为政治体制组织和民众的参与,政治体制组织是统治工具、管理国家的技术方式,她也同样把政体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种结构暴政属于平等主义的政府形式,暴君是一个人统治所有人,受他压迫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即同等无权。第二种结构是极权主义的统治的组织形式好似洋葱结构,在其中心的中空地带是领袖的位置,无论领袖是什么,无论是以权威的等级形式来整合政治有机体他都是从内部,而不是从外部或顶部运作的,在他的外部层层包裹着,极权主义运动种类繁多组成部分:先锋队、各类专业协会、党员组织、政党科层、精英队伍和警察队伍。这个体系的最大优点是,在极权主义统治条件下,运动也为他的每一层提供了一个正常世界的假象,并为它们提供了一种自己有别于其他组织,洋葱世界有组织的使这个系统抵御了其真实世界的实时性带来的震荡。第三种结构是权威政府,用金字塔来代表,其权威的来源在它自身之外,但它的权利位置在顶部,权威和权力自上而下参透,以至于每一层都有一些权威,但比上一层的少,由于这种严密的参透过程,从上到下的每一层都不仅紧紧结合为一个整体,以金字塔顶部及位于顶部上方的权威的超越来源作为共同交点,无论如何采取等级结构的权威政府是所有政府形式中最少平等主义的,它吸收了不平等和差异作为其参透一切的原则。
四、两个思想的差异
葛兰西认为霸权可以创造世界观,以文化统治来理解意识形态,阿伦特认为人的行动开创世界,从存在主义的立场来理解世界,在世界的定义中,葛兰西赋予政治、经济、自然、文化整体的概念同意于人的文化意识中,但阿伦特赋予世界的概念就只有政治。
阿倫特认为在传统哲学中,认识有两条路,一种是真理之路,一种是意见之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黑洞学说告诉我们真理之路可靠,而意见之路不可靠,阿伦特认为柏拉图以来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重要特征:重视真理而轻视意见,真理是信仰,是超感性的永恒,意见是幻想,是主观性的表象,真理对应哲学,意见对应政治,一直以来西方传统对表达意见的政治来处理人类事务表示怀疑,只有哲学可以体验绝对理念的世界,两者的对立使得人不在追求意见,一旦不再需要表达意见,人与人的沟通也变得不再像古希腊民主社会那样被推崇,真理也变成了哲学家孤独的思考,脱离了人间真实的感受,阿伦特赞同马克思将哲学重新至于人类事务之中,将哲学的生活方式与政治的生活方式统一在现实社会中,哲学家不再孤独的面对世界,她将政治生活方式归为意见,语言的技能瞬间成为政治生活方式的起点与重点。在阿伦特看来人类的事务就是意见的领域,意见超出思考的能力,他是一种人作为政治存在的最基本的行动能力,阿伦特主张重回“意见”尊严的世界,这样的意见世界不需要权威的约束,需要人的复多性,如果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来约束大众的意识形态,形成统一的常识,那么人类将不再有意见世界,人的意见本身却并非一个标准答案,阿伦特和葛兰西站在不同的立场运用不同的政治哲学理论,一定会构建出迥然不同的概念。
与阿伦特相比葛兰西是在寻找一种结构,一种管理社会制度和政治变革的结构,霸权是一种手段,是通过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进行谈判的手段,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就必须颠覆它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一过程中,掌握文化霸权成为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工具。没有更多的思考人的存在价值,霸权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管理职能。葛兰西同样反对暴力,他希望通过文化领导权的地位改变暴力革命带来的动荡,所以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不是以暴力手段夺取国家统治权,而是先在市民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逐渐渗透无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在合适的时候掌握国家统治权。
五、小结
阿伦特和葛兰西的理论都产生于西方,批判的也是西方社会,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建立了不同的理论,葛兰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阿伦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她甚至在某些观点上抨击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我们从不同的思想家身上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他们都在某方面为我们打开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门,因为所有的西方思想家提出的理论都是在与我们不同社会环境下提出的,他们的思想处境、意识形态、逻辑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讨论马克思主义时,会与我们有不同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不同的研究方向,打开我们的视野,去更好的理解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论。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 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1993.
[2] 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5.
[3] 葛兰西.狱中札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