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增玲 黄海波 温燕芬 赖家慧
新生儿低血糖极易引发神经系统损伤[1],特别是反复出现、持续发生、较严重的低血糖很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由于新生儿的低血糖症临床表现无显著的特异症状[2],所以极易被忽视,进而造成严重后果。为研究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症状,降低高危因素带来的危害,对100 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调查档案中有1067 例新生儿,其中男643 例,女424 例。其中有100 例被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男51 例,女49 例。日龄<24 h患儿74 例,11 例日龄为24~48 h,8 例日龄为48~72 h,4 例日龄为72~96 h,3 例日龄=5 d。患儿体重为1655~4190 g,平均体重为2870 g。21 例体重<2500 g,25 例2500~4000 g,54 例体重>4000 g。胎龄34~42周,平均(36.85±1.79)周。患儿中84 例无明显症状,6 例精神反应差,3 例肢体抖动,4 例紫绀,2 例合并反应差,1 例抽搐。治愈出院96 例,转上级医院进行救治3 例,1 例好转后自动出院。接诊之后就进行静脉抽血糖筛查,将确诊的低血糖症患儿采用微量血糖仪动态监测,1 次/隔3 h,专人负责测定。
1.2 治疗方法 对已经确诊的低血糖患儿先实施静脉缓注2 ml/kg的10%葡萄糖,然后依据6~8 mg/(kg·min)进行10%葡萄糖的静脉点滴,以提升血糖。其中有89 例患儿于24 h之内恢复正常血糖,4 例于24~48 h之内恢复正常血糖,4 例于48~72 h内恢复正常血糖,3 例患儿48~72 h内仍未恢复正常血糖,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进行检验,P<0.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如表1);体重>4000 g新生儿发生率高于体重<2500 g新生儿,体重<2500 g新生儿高于体重在2500~4000 g内新生儿(如表2);胎龄≥37 周新生儿发生率高于胎龄<37 周新生儿(如表3)。以上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分娩方式和低血糖的关系
新生儿受肝糖原储存不足情况的影响,会降低肝糖原分解、糖原异生能力,生后过多消耗会引发低血糖。早产儿以及出生低体重儿的生活能力相对较低,摄入热量不够,产热的棕色脂肪以及糖原都很容易被消耗进而产生低血糖[3]。早产儿窒息时缺氧,会加剧糖原无氧酵解,增加糖的消耗,新生儿进食少,消化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就极易引发低血糖[4]。可能会造成脑损伤。新生儿并无显著的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反应低下、无力、拒乳等,容易被忽视,严重时会产生尖叫、惊厥等,如持续30 min低血糖选现象则容易出现脑细胞坏死[5]。所以掌握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特点,在新生儿产后检测其微量血糖,利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以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表2 体重和低血糖的关系
表3 胎龄与低血糖的关系
文献资料显示,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为:(1)分娩方式。本次研究中也证实了阴道分娩比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发生率要低,主要原因可能为:试产失败后紧急进行破宫产,在试产过程中使用催产素,较长的产程造成新生儿宫内能量消耗较多;采用择期剖宫产术之前通常禁食,剖宫产时因疼痛、饮食限制造成下奶、开奶较阴道顺产者延迟,容易引发新生儿低血糖。(2)体低重儿、早产儿。本次研究表明体重较低、体重较大患儿、早产儿的低血糖发生率与正常新生儿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胎龄在37 周时,肝糖原的储备量才会开始逐渐增加,如果肝糖原能量不足,早产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就难以贮存充足的糖原,产热的棕色脂肪和糖原被消耗极易引发低血糖。(3)温度影响。冬季极易发生低血糖[6],新生儿在出生之后,因保暖工作不到位,新生儿的体表羊水蒸发,会迅速降低体温,受到寒冷的刺激,会增加棕色脂肪分解,会消耗大量的糖原,进而造成新生儿出现低血糖。
因此,在新生儿出生24 h之内,必须要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血糖检测,以能够对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
[1]周小燕.新生儿低血糖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788-1789.
[2]富琴琴,林梅芳,王玉芳.围产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1):52-53.
[3]杨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粉碎性穿刺术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17):32.
[4]志平.100 例高危新生儿早期低血糖分析[J].当代医学,2 0 1 0,16(16):96.
[5]王乐,史苏萍,王莉.新生儿低血糖症267 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2):228-231.
[6]郭月婵.91 例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1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