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2014-05-30 07:25赵继红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赵继红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与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预后影响。方法:128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全面的行为与心理干预,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护理组的显效率为90.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8.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Brunnstrom分期、FMA与F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上述评分都呈现明显增加趋势(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随访3个月,护理组的残疾率为9.4%,对照组残疾率为26.6%,护理组的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行为与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具有显著疗效,减少残疾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行为与心理干预;脑卒中;偏瘫;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effects of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ost-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hemiplegia accorded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ere equally divided the nurs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care , and the nursing groups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cycle were 1 month .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nursing group was 90.6% , so that was 68.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t compared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Brunnstrom, FMA and FC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 whil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arison groups (P <0.05), Post- intervention followed-up of 3 months ,the disability was 9.4% in the nursing group , so that was 26.6% in the control group , the rate of disability nurs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system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hemiplegia , it can reduce disability rate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

【key words 】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 stroke ; hemiplegia ; prognosis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39-01

脑卒中是一个全球性医疗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是引起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成人后天残疾的主要原因[1]。然而对于大多数脑卒中后存活下来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通常是长期的病损所导致的偏瘫[2]。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多呈弛缓状态,由于肌肉的控制或运动功能丧失或受限或移动性受限造成的,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等部位的运动功能障碍,輕者可出现偏瘫步态,严重者往往卧床不起而丧失生活能力。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3]。脑卒中后偏瘫多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行为与心理干预当前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已经被广泛证明了其实效性,其有利于协调患者的康复模式,并给予肌肉额外的技能练习机会而有助于学会或完成活动,从而改善预后[4]。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行为与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预后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28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入选标准:符合1995 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5],并经CT或MRI明确诊断为卒中者;入院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标准在0-60分之间者;初次发病,病程在6个月之内;患者或者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脑卒中急性期生命体征未稳定者;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并发症,神志不清、痴呆、各种精神病患者及不愿意合作者;骨骼肌肉病变所致的四肢功能障碍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病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4例,护理组中男34例,女30例;平均年龄52.77±11.16岁,平均病程31.31±7.33天;疾病类型:脑出血29例,脑血栓形成35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9例;平均年龄52.81±11.15岁,平均病程31.40±7.39天;疾病类型:脑出血28例,脑血栓形成36例。经过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康复干预,定期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针对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讲解。而康复方法包括坐位平衡训练、从坐到站训练、按摩、步行训练、针灸,每天1次,每次30-40min。

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行为与心理干预,首先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抑郁、急躁、悲观等不良情绪通过向患者讲解病情、治疗思路及预后等基本知识,说明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并通过采取治疗措施到达何种治疗效果,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至于面对突发的病情变化过分恐慌,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其次是鼓励患者患病1周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并予以科学指导,用温水对病变肢体进行擦试后,由被动运动开始或者通过对肢体由近端至远端幅度由小到大进行按摩,每天2次,每次15-20min,待患者出现自主运动后,嘱患者可循序渐进的进行主动训练,以被动运动为辅助锻炼方法,并由责任护士进行监督指导,结合心理疏导,提高患者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三是进行运动想象干预,先闭目进行全身放松1min左右,然后进行运动想象10min左右,让患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睁开眼睛1min左右,在想象内容中,可包括想象两腿交替上楼梯;想象从坐到站,站立后将非偏瘫侧下肢置于身体前方的台阶上,练习重心转移;想象从床上翻身坐起、坐于床边,然后从坐到站;想象在宽阔平坦的道路上两腿平稳、协调、有节律的交替步行。

两组的干预周期都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总体疗效: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及生活功能评分增加90%或以上;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及生活功能评分增加46%-89%或以上;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及生活功能评分增加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及生活功能评分增加17%或以下。

同时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法及FCA综合功能评定[6]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所有患者干预后随访3个月进行残疾率的调查,Barthel指数评分反映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残疾的标准为Barthel Index(BI)评分小于或等于60 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計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或者秩和检验进行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卡方分析,P<0.05 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3讨论

脑卒中主要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临床特征以局部神经功能不全甚至缺失为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且发病年龄具有年轻化的趋势[7]。偏瘫作为脑卒中的常见的症状之一,以运动功能降低或完全丧失,肌肉和神经元继发性改变为主要特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极大影响。当前随着急救技术和溶栓技术的不断成熟,脑卒中存活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存活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残疾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9]。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与追求,越来越多的康复方法开始应用于临床,如强迫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等。现代实验研究已经证明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是脑卒中康复的主要机制[10]。通过正确的护理康复,患者体内能够出现上述改变,从而促进脑卒中偏瘫的康复。主要在于有目的反复进行康复训练可使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最终引发突触再生,降低神经功能残疾程度。同时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其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帮助[11]。

在护理康复方法中,人的运动功能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基础,也是正常人日常生活能力独立的必备条件。行为与心理干预是基于个体中枢神经系统已储存进行的行为与心理计划或“流程图”,内容从实际运动训练中提取,这就使得康复的内容在康复训练中得到强化,更能体现行为与心理干对常规康复训练的作用[12]。本文护理组的显效率为90.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8.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常用的脑卒中后中枢性运动功能评定有肌力的评定、肌张力的评定、Brunnstrom 评定、FMA与F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等各种评定方法[13]。我们选择了Brunnstrom 、FMA与FCA评分,是因为我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判断护理干预是否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者均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将康复效果用量化标准进行评定,从而客观的反应疾病的发展规律。本文两组干预后的Brunnstrom分期、FMA与F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上述评分都呈现明显增加趋势(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全面科学的行为与心理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具有显著疗效。主要考虑与通过心理辅导,患者对抗疾病困扰的信心明显增强,治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有关,加之护理人员根据对病情变化的密切关注并告知主管医生,及时对治疗方案及护理策略进行相应调整,使之更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14]。同时护理人员针对患肢的功能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帮助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对于减轻患者因长期住院治疗导致的经济压力有极大帮助,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小更加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提高。

调查显示,脑卒中偏瘫后致残率极高,可以达到75%左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残疾率是目前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主要内容[15]。本文所有患者干预后随访3个月,护理组的残疾率为9.4%,对照组残疾率为26.6%,护理组的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全面系统的行为与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具有显著疗效,减少残疾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翠,余绯.脑卒中护理新模式及康复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75-176.

[2] 吴秀玲,卢宝全,李永秋,等.针刺对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3,54(14):1210-1213.

[3] 刘艳,毛善平,陈光希,等.镜像神经元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上肢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3):146-148.

[4] 焦丽琴,高淑凤,孙培云.综合性医院指导的社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0):1218-1219.

[5]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313.

[6] 谬鸿行.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55-156.

[7] 武剑,刘晨昱,马青峰.注意静脉溶栓中的卒中模拟病[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3):3412-3414.

[8] 趙华.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护理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9):215.

[9] Dunsky A,Dickstein R,Marcovitz E,et al.Home-Based Motor Imagery Training for Gait Rehabilitation of People With Chronic Post stroke Hemiparesi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8,89(2):1580-1588.

[10] 胡永新,王强,孟萍萍,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4):273-276.

[11] 何凤翔,徐艳,谢文龙.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0(2):811-813.

[12] Cramer SC,Orr EL,Cohen MJ,et al.Effects of motor imagery training after chronic,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J].Exp Brain Res,2006,177(2):233-242.

[13] 李丽,白玉龙.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临床应用的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2):1131-1133.

[14] 李莉,盖全武.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6):604-607.

[15] 李若和,周建丽,计静,等.消肿汤熏洗结合气压治疗卒中偏瘫后患肢水肿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 ,2013,48(4):251-252.

猜你喜欢
脑卒中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金伯华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经验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