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牙技术在Ⅲ类与Ⅳ类洞修复中的运用

2014-05-30 02:18崔勇余飞黄雪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4期

崔勇 余飞 黄雪梅

【摘要】目的:观察分牙技术用于Ⅲ类与Ⅳ类洞复合树脂充填时邻面接触关系的恢复效果,是否可以减少牙龈炎和继发龋的发生。方法 选择70例患者,70颗上前牙Ⅲ类或Ⅳ类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树脂充填。对照组采用普通成形片加楔子的传统方法充填复合树脂,但无法抛光;实验组采用分牙圈先分牙一周,再同对照组一样步骤充填复合树脂,抛光条进行整形与抛光。术后l年复查患牙的牙龈及继发龋情况。结果 实验组35颗患牙边缘密合性差的为5.7%,牙龈炎发生率为 2.9 %;继发龋发生率为5.7 % 。对照组35颗患牙边缘密合性差的为37.1%,牙龈炎发生率为31.4%;继发龋发生率为34.3 %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邻面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牙龈炎的发生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分牙技术用于Ⅲ类与Ⅳ类洞复合树脂充填可以增加邻间隙,有利于对修复体的邻面外形进行高质量的抛光与整形,从而减少充填术后牙龈炎与继发龋的发生。

【关键词】分牙圈;Ⅲ类洞;Ⅳ类洞;复合树脂

【中图分类号】R821.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64-01

上前牙的Ⅲ,Ⅳ类洞在临床中很常见,由于其邻面龋坏直接影响美观,其修复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美观效果。常规用成形片和楔子来协助邻面的修复。但无法提供足够的邻间隙,进行抛光与整形。我们在治疗中采用正畸治疗的分牙圈来分牙,取得足够的邻间隙帮助复合树脂修复邻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具体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0年7月,随机抽取门诊患者70例, 其中男性15例,女性55例;年龄19-44岁。纳入标准:上前牙邻面龋,或邻面龋造成切角缺损,即Ⅲ,Ⅳ类洞。与缺损相对的邻牙无邻面龋。所有病例无牙体发育性疾病。共有上中切牙37颗,上侧切牙33颗。使用美国ORMAER公司产的Separators(蓝色分牙圈),其内径为2.0mm;其外径为4.0 mm。

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

实验组使用分牙圈放置患牙邻间隙1周,复诊时邻间隙已分开约0.5-1.0mm。取出分牙圈,去龋,清洁窝洞,近髓者用光固化型氢氧化钙垫底,比色,采用全酸蚀粘结剂,湿粘结技术,放置成形片,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邻面用抛光条抛光,防止悬突形成。

对照组不分牙,常规方法放置成形片和楔子,其余步骤和实验组相同,由于邻面无间隙,无法用抛光条抛光。

疗效评价标准:复合树脂充填后12个月复查,直接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3讨论

本研究成功地通过正畸分牙技术的合理运用,取得足够的邻间隙,提高了对邻面修复体的抛光与整形质量,从而减少了牙龈炎与继发龋的发生。

复合树脂修复在前牙的美容修复上具有很大的进步[1]。与烤瓷冠,全瓷冠相比,费用低,不依赖技工室的操作,而有赖于材料的进步和医生的实践操作与美学创造。Ⅲ与Ⅳ类洞邻面修复的质量,对邻面繼发龋以及牙龈炎的发生有直接影响。良好的修整和抛光能够提高树脂修复体的表面光滑度与美观性,减少菌斑的吸附和沉积,减少树脂表面着色,防止牙龈炎症和继发龋的发生,延长修复体的使用时间[2]。

良好的修整和抛光需要足够的邻间隙放入抛光条。正畸用的分牙圈放置一周,可以得到0.5-1.0mm的间隙。既可以有效的去龋,还可以减少对牙体的过多磨耗。在树脂充填时可以有效恢复邻面的外形,并对邻面进行有效的抛光。这些优点可以减少复合树脂粘结修复的继发龋与牙龈炎的发生率,对美观效果的维持有重要意义。如果树脂恢复牙体外形不正确,压迫牙龈,或修复物有悬突及接触点恢复不当,就会发生食物嵌塞而引起牙龈炎。 修复体或牙面粗糙,是造成牙龈炎又一重要病因[3]。

我们通过使用正畸分牙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分牙圈分牙不易脱落,不会刺伤牙周组织,分牙效果好,安全舒适,操作时间短[3]。在上前牙的邻面龋牙体修复中,通过分牙圈来分牙是最佳的选择。通过分牙技术获得的邻间隙约0.5-1.0mm,对复合树脂的粘结修复已足够。通常成形片的厚度为0.045mm,牙周膜的宽度为0.15-0.38mm;邻间隙在0.04-0.2mm之间最易造成食物嵌塞[5]。多余的间隙在取出分牙圈3天后,会在牙周纤维的作用下自行闭合[3]。

为了扩展邻间隙,有些研究使用正畸中的窝洞内推簧扩隙法,阶段唇弓-推簧扩隙法[6], 扩隙磁铁法[7] , 还有玻璃陶瓷楔子法,树脂球法,分段式成形片系统,分牙楔钳法[5],这些方法需要特殊的器械,操作复杂。这些方法取得的邻间隙足够抛光条进行有效的邻面抛光与整形,都取得了减少牙龈炎与继发龋的效果。

而我们在临床中使用的分牙技术,分牙圈容易获取,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的分牙,获取足够的邻间隙来进行抛光与整形,减少牙龈炎及继发龋的发生。但是,分牙时间长,会给患者在工作与生活中带来较长时间上的不便。如果能够缩短分牙时间,又能取得足够的邻间隙,就能提高效率,减少患者的不适。

复合树脂粘结修复的技术敏感性很高,对细节的把握可以的提高其在上前牙美容修复中的质量。通过分牙技术可取得的足够邻面间隙,可以有利于临床医生对修复体邻面的整形与抛光的质量控制,从而把握此细节,提高修复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 复合树脂粘结修复操作规范及评定标准(建议稿)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12):728-729

[2] 许智轩,王胜朝,程又鹏 上颌前牙邻面龋分牙后光固化树脂充填 [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20(11):669

[3] 钱伟,胡若非 光固化复合树脂牙体修复失败的原因探讨——附593例报告 [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0,9(1):44-46

[4] 王喜云,冀晓萍 三种分牙方法的对比研究 [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15(21):123-124

[5] 李倜,胡德建,白建文 分牙楔钳恢复二类洞邻面接触关系的临床应用 [J] 口腔医学 2010,30(7):442-444

[6] 吕广辉,郑国勤 扩展间隙辅助治疗邻面龋 [J] 口腔正畸学 2006,13(4):205

[7] 李学玉 扩隙磁铁协助治疗邻面龋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22(7):55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