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加速跨国企业全球整合

2014-05-30 18:30张雷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危机

张雷

摘要:本文揭示现阶段跨国企业的“跨国公司”管理模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并分析 “全球整合”管理模式应对金融危机的优势。在跨国企业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金融危机将起到助推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 跨国企业 跨国公司 全球整合

一、引言

从跨国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其经营管理模式大体上经历了“国际企业”和“跨国公司”两阶段。从19世纪初到一战,这一时期的所谓“国际企业”就是一家业务集中的公司,总部在哪里,生产、设计、研发等到部门,全都集中在该地,总部将产品出口到全球各个国家,这些国家通常只承担销售功能。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我们称为“国际企业”;从一战到20世纪末,跨国企业运行和商业模式进入“跨国公司”阶段。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复制总部的经营管理模式,各国的分公司有各自的供应链、人力资源、IT等等,也就是有许多个“迷你(mini-)”公司遍布全球。目前绝大多数跨国企业都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但是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使得这种管理模式接受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二、金融危机对“跨国公司”管理模式的冲击

现阶段跨国企业管理模式突出的特点是在各地复制总部的经营管理模式下,形成的“迷你”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经营方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世界经济稳定期,具有相当好的经营适用性,各地产销一体,并且能根据各国文化风俗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这些分布在各国的“迷你”公司可以根据所在国的情况灵活管理,这种自主能力会产生良好的经营绩效。

但这是在全球经济环境比较好的时候,遇上全球金融危机,这种情况便难以维持。首先,金融危机时各国抵御能力不一样,现行的“跨国公司”管理模式下,各国的“迷你”公司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如果其所在国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比较差,则其经营状况必将随之恶化,严重时可能无法经营,导致从该国退出;其次,金融危机下,这种管理模式也会导致资源优化比较困难。如导致某个“迷你”公司运营困难可能仅是一种资源的短缺,由于管理模式的分散和独立,全球统筹调度比较困难,进而导致整个经营瘫痪;最后,假如跨国企业其中一个“迷你”公司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从所在国退出,因为整个跨国企业管理的分散和独立性,其核心资源便会被废弃,如优势的人才就很难向其他国家的“迷你”公司输送。这些弊端是现行的“跨国公司”管理模式造成的,为了防范未来可能的金融危机的冲击,跨国企业需要新的、能够更好地抵御外来冲击的管理模式。

三、全球整合管理模式

在现今全球经济的背景下,跨国企业需要全球化的思考、行动、运作和优化。以新的全球化角度进行战略、管理和运作,整合生产,并把价值带给客户。从这个意义上看,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正在向全球整合的方向发展。所谓全球整合 (Global Integrated Enterprise,简称“GIE”),是以真正全球化的方式构建其策略、管理和运营。它根据适当的成本、适当的技能和适当的商业环境在全球任何地方部署运营和功能,并水平、全球化地整合这些运营工作。GIE是一个开放、模块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GIE模式下,无论企业规模大或小,都能够整合到网状经济结构中,以实现应对全球化经济竞争的灵活性,整合资源优势。GIE需要在生产、分销和劳力配置等方面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把技术研发中心设置在技术人才丰富的国家;把生产和制造基地建立在制造业发达,并距离原材料产地较近的地区;财务中心、采购中心等职能中心分布在相应具有优势的地区。这样能够更好地利用和配置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少成本、高效运行业务。

四、GIE模式应对金融危机时的优势

GIE模式完全不同于“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该模式有效地摆脱了“跨国公司”管理模式下复制所带来的分散与独立,这就使得它能更好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全球整合的模式下,实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根据各国的优势资源而相应地设置自己的生产模块,如把技术研发中心设置在技术人才丰富的国家;把生产和制造基地建立在制造业发达,并距离原材料产地较近的地区;财务中心、采购中心等职能中心分布在相应具有优势的地区等等,这样金融危机到来,一方面不会对整体造成强有力冲击,因为各部分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各国对金融危机的抵抗力是不一样的,而且各部分是根据所在国比较优势资源进行设置的,一般来说,金融危机不会对一国的优势资源造成太大的毁灭性;另一方面,由于是从整体上进行调度,当某一国的生产模块受到很大冲击时,可以很快地给予帮助,助其渡过难关,如资金短缺,总部可以增大资金供给,因为在全球整合的模式下,这些由总部统一调配,所以能及时地帮助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模块抵御冲击,转危为安。

因此,在全球整合的网络管理模式下,其统筹和结合各国比较优势设置企业运行模块,确实能比“跨国公司”管理模式更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

五、结语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国际企业还处在“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模式阶段,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全球整合,这并不是因为全球整合管理模式不如“跨国企业”管理模式,也不是因为这些大多数的跨国企业没有认识到GIE管理模式的优点及其趋势,而是因为“路径依赖”的力量和管理模式轉变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及不确定性使得这些跨国企业还不愿意改变,因此,一种管理模式向新型管理模式转变,仅有内部推动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外部推动力,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给“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跨国企业以沉重的打击,使得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突显出来,跨国企业要在金融危机中生存,必需要有所改变,而金融危机则加速了这一改变,成为有效的外部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左.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的生产体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3:15-18

[2]寻舸.论跨国公司向全球整合型企业发展的趋势及原因[J].特区经济,2010 ;1: 91-92

[3](美)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英)苏曼特·高沙尔著,马野青等译.跨边界管理——跨国公司经营决策 (第二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美)约翰·B·华伦,邱立成等译.多国管理战略要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何秀秀)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危机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跨国企业组织与文化创新问题研究①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在华跨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对员工关系的影响分析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跨国企业理论研究新范式探讨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