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 杜晓妮
摘要:近些年,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在我国广泛流行,得到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认可。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渐渐被淡化和忽视,甚至有学者认为,企业理论是以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为开端,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事实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阐述了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运行及其演变规律,建立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最终为历史过程所检验。本文基于马克思的视角,着重从四个方面去研究企业理论。
关键词:企业组织形式;企业本质;剩余价值;企业结构
一、企业起源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中揭示了企业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规律。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不是一方面造成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而另一方面造成只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这种关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关系,也不是一切历史时期所共有的社会关系。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因此,任何社会制度的形成都和一定的历史条件相关,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而企业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微观载体,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企业的起源在组织形式上,最早以简单协作方式存在。当时,由于商品流通的发展和对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个体小生产的局限性导致了简单协作的产生。简单协作使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转化为一个结合的社会劳动,扩大了劳动的空间范围,使多人操作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激发了个人的竞争心;同时,协作使个人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减少了生产一定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而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简单协作的工场是资本主义企业的萌芽形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分工协作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在生产上取代了简单协作。分工协作的工场手工业展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在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使生产力中人、物的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场手工业作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进一步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工场手工业仍属于手工技术,其狭隘的技术基础所提供的生产力与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相矛盾,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机器大工业的产生,以机器协作为特征的工厂制极大扩张了企业规模,迅速提高了勞动生产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作为生产组织的企业的产生及其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二、企业发展规模理论
马克思首先对企业规模扩张的原因进行阐述。马克思认为,追求剩余价值是企业规模扩张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受工作日界限的限制,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二是道德的界限。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工人阶级还没有成为一支自觉的政治力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加上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因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有效地组织分工协作。而采用先进技术和有效地组织分工协作又以单个资本的增大和企业规模的扩张为前提条件。所以,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还指出,市场是企业规模扩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重要条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出实现价值补偿(怎么卖)和实物替换(怎么买)的问题。价值补偿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是否正常开始;物质补偿是社会再生产运动中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不仅有使用价值总量补偿和替换问题,而且还有使用价值的内部结构问题。
马克思以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为主线,联系市场等状况,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原因,并把企业规模的大小看作是技术、协作、资本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企业生产的本质理论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企业的生产,需要各种主体的参与,但主体之间的关系隐藏于物之间关系的背后,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体现。从再生产过程来考察,企业生产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生产资料和劳动着的分离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就是不断地再生产这种分离:一方面,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家,他们作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继续保持其资本家的地位;另一方面,不断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继续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因此,企业生产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四、企业组织结构理论
企业结构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科层组织结构,科层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他认为,组织是以权力为基础的,是不同等级之间发生的纵向行政隶属关系,犹如一座金字塔一样,其顶端是组织的权力中心,它通过自上而下的权力分布关系网,逐级控制数量递增的下属层次。现代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表现为科层结构,扁平式企业组织结构只不过是科层等级的级数大大减少而已。
马克思从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和旧的社会分工存在,以及劳动还仅仅是劳动着谋生的手段出发,阐述了企业作为一个科层组织存在的原因。马克思认为,现代企业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企业内部分工细密,生产环节多,为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要在企业内部实行科层等级制组织,即依靠权威和行政命令进行自上而下的垂直指挥和领导。而且,由于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主要手段,而非第一需要,因此,劳动者中难免出现纪律散漫、消极偷懒等现象,从而需要企业管理者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和约束,建立科层等级制组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唯物史观作为其理论基础,研究了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发展、本质及其运行方式。马克思将企业作为资本主义制度运行机制的一个环节和微观制度的载体,精辟地分析了隐藏在物的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建立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最终为历史的发展过程所验证。(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富春.马克思的企业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1997(1)
[2]白暴力,沈芳.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J].经济学家,2006(05)
[3]张银杰.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研究,1998(10)
[4]许光伟,张威.国内学者的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一个述评[J].经济学家,2007(01)
[5]吴向鹏.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起源、规模与治理结构[J].理论界.2007(09)
[6]杨慧玲,张伟.马克思分工理论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10)
[7]张宇,孟捷,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M].上海:三联书店,1995
[9]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