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英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2014-05-30 10:16王丹丹李芳媛
2014年46期
关键词:赣剧牡丹亭跨文化交际

王丹丹 李芳媛

摘 要:《牡丹亭》因其英文翻译版本及昆曲表演版本而在国内外文学作品领域和戏剧表演舞台大放异彩。其作者为江西省临川人汤显祖。他于1598年创作的明代戏曲代表作《牡丹亭》,也成为江西省传统地方戏曲——赣剧最为经典也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本论文从牡丹亭的英译入手探讨赣剧的英译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以期使赣剧在省内外、国内外获得更大认可与传播,进而弘扬传统中国文化。

关键词:赣剧;英译;《牡丹亭》;跨文化交际

一、赣剧及其文化价值

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具有500多年的历史。赣剧起源于赣东北地区,发端于明代的戈阳腔。戈阳腔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不同变体,形成了高腔体系。高腔对秦腔、昆山腔等全国四十多个声腔剧种有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地方戏曲的发展。明、清时期,赣剧以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为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1950年,饶河、信河两个分支合并,并正式更名为赣剧。1953年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1960年建立了江西省赣剧院。

在现代,赣剧立足江西省,并登上国内重大舞台,获得了进一步传播。2005年江西师大文化艺术中心《牡丹亭》赣剧团参加了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45台参演剧(节)目同台竞演。2010年汤显祖诞辰460周年之际,南昌大学排演的新编赣剧《临川四梦》于6月29日在江西省艺术剧院首演,还在国内各大高校巡演。

2006年,戈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赣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赣剧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牡丹亭》国内外英译情况

汤显祖(1550—1616)为江西省临川人,是中国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被学界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2000年,汤显祖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评选的100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此外,2016年,时值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之际,将在全球举行纪念活动。可见其声名之广,文学成就之高。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又名《杜丽娘慕色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因其在文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被称为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牡丹亭》与汤显祖创作的《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

1. 《牡丹亭》的翻译

早在17世纪汤显祖的《牡丹亭》就已远传海外。20世纪以来,《牡丹亭》的外文全本译本相继问世。早期出现的主要是日文译本。曾翻译过《红楼梦》的日本译者岸春风楼翻译了《牡丹亭还魂记》,并于1916年由日本文教社出版。1920 年至1924 年间,东京国民文库刊行会出版了由宫原民平译注的《还魂记》,并收入《国译汉文大成》第十卷。1926年至1927年,东京支那大学大观刊行会出版了佐佐木静和铃木彦次郎光合译的《牡丹亭还魂记》。

此后,西方文字译本的《牡丹亭》逐渐出现。最早出现的是德文译本。1937 年,苏黎士与莱比锡的拉舍尔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德文系教授洪涛生(Q. Hunahausen)翻译的《牡丹亭》,该译本题名为《还魂记,德译本汤显祖浪漫主义剧作》。1999年,巴黎出版了安德里·莱维的法文全译本《牡丹亭》。

1933年,巴黎德拉格拉夫书局出版的《中国诗文选》中有徐仲平选译的《牡丹亭·惊梦》,此为法文译本。1976年,俄文译者孟烈夫选译了《牡丹亭》,自此,《牡丹亭》有了俄文译本。该作收入《东方古典戏剧》(印度、中国、日本)一书。

2.《牡丹亭》的英译情况

《牡丹亭》最早的英文全译本出版于1980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白之(Cyril Birch)翻译,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也是《牡丹亭》第一次以全本英译形式被介绍给西方。

此后相继出现了国内著名译者对《牡丹亭》的英文翻译。这些翻译名家有张光前教授、汪榕培教授、许渊冲先生等。张光前教授的《牡丹亭》英语全译本于1994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汪榕培教授的英语韵体全译本《牡丹亭(英汉对照)》于2000 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许渊冲、许明译著的《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牡丹亭(汉英对照)》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重要的选译本有刊载于1939年《天下月刊》,由哈罗德·阿克顿(H.Acton)选译的《牡丹亭·春香闹学》,以及刊载于1965 年《中国文学选读》,由白之教授选译的《牡丹亭》的部分场次。

另外,《牡丹亭》还有以英文小说形式出版的改译本。改译者以陈美林、严小平(Xiaoping Yen)为代表。前者的改译本于1999 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后者的于1999年由美国新泽西洲海马图书公司(Homa & Seka Books)出版。

《牡丹亭》还有戏曲唱词的舞台本英文翻译。2006年,由白先勇导演,在美国巡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李林德翻译。2009年,许渊冲、许明翻译的《中译经典文库:牡丹亭(舞台本)(汉英对照)》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三、《牡丹亭》在国内外舞台的传播

《牡丹亭》作为中国戏剧史上的杰作,舞台表演有许多版本:黄梅戏版、赣剧版、舞剧版、昆曲电视剧版、小剧场越剧版、中日昆剧版、莆仙戏版、三山会馆古戏台版、芭蕾剧版、厅堂版、园林版、青春版等等。到目前为止,能够足本演绎的只有赣剧和昆曲。本论文主要着眼于上世纪以来《牡丹亭》在国内外舞台的传播。

1.《牡丹亭》国内舞台传播

1957年,曾任江西省文化局长的著名剧作家石凌鹤先生将《牡丹亭还魂记》改编成了赣剧《还魂记》。1959年,江西省赣剧院的著名赣剧表演大师潘凤霞、童庆礽,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演出了赣剧《还魂记》中的“游园惊梦”一折,受到了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摄成了戏曲艺术片,这是赣剧历史上第一部彩色影片,也是赣剧走向辉煌的见证。

1995年,著名台湾电影导演、编剧陈国富所拍的电影“我的美丽与哀愁”中的角色、情节、场景等即影射了《牡丹亭》中的相应角色、情节、场景。

2001年,香港电影导演杨凡的作品‘游园惊梦的情节和电影音乐也借用了《牡丹亭》的内容。

2003年,江西师范大学将《还魂记》重新搬上戏曲舞台,揉入现代理念与技术,改编成新版赣剧《牡丹亭》,一经公演,引发专家、学者、观众等各方人士不同意见,也引发了赣剧改革的实践。

2004年,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集合大陆与港台两岸三地的优秀艺术家,并以江苏省昆剧院、苏州昆剧院为主力,共同打造了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两岸四地巡演60多场,反响热烈。在2005年和2006年又两次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引起海内外戏曲界和文化界的关注。另外,这部剧目扛着“青春版”的大旗,目的就是要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借由《牡丹亭》这一经典作品重新爱上昆曲。2011年底,青春版《牡丹亭》还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

2005年,作为香港少数几个女性戏剧创作人之一的甄咏蓓,创作了独脚戏《游园》,也是以《牡丹亭》为灵感来源。该戏在香港艺术中心上演后受到一片好评。

2007年,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与浙江昆剧团名誉团长、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以昆曲最初的表演形式,联合创作了厅堂版《牡丹亭》。汪世瑜也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主创人员之一。

2.《牡丹亭》国外舞台传播

20世纪以来,《牡丹亭》在国外舞台上的传播根据排演人员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国内剧团演员排演的和国外排演。八十年代以来,以上海、江苏等地的昆剧团为代表的演员们排演的《牡丹亭》多次应邀出国访问演出。1998年美国彼得·塞拉斯导演的歌剧《牡丹亭》,在维也纳首演,引起西方关注与争议。该剧以白之翻译的文本为基础,由谭盾作曲,结合现代与古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1999 年导演陈士争将20小时的汤显祖的全本《牡丹亭》搬上了世界表演艺术的颠峰重镇——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此剧一经上演,即在美国引起轰动,也受到主流媒体报道许多赞誉。

2006年由白先勇指导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加州大学四个分校演出12场,轰动西方。据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演出最为盛大成功。

四、赣剧英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随着当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化,中国与西方世界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更频繁,因此作为民族血脉和灵魂的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代表而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凸显更重要的作用。在地球村的概念下实现和平共处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要求我们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参与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实现思想文化的交融而避免极大交锋,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包容、吸收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因此形成顺应世界发展,并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实力,才能以多样性的文化构建人民的精神家园,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繁荣兴盛,从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

1.赣剧英译的作用

《牡丹亭》的英译,不仅使国内外英语学习者、文学典籍作品爱好者、文学翻译研究者有了更多学习、研究资料,也使得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借由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走向世界文学舞台,获得更广范围的接受与传播。《牡丹亭》的英译,也使得其作者汤显祖在世界文学领域获得认可,媲美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让汤显祖和《牡丹亭》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牌。《牡丹亭》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在世界范围的读者中引起共鸣,找到了人类情感的相通性,拉近了中国人民大众与世界人民的距离。英译版本的多样性,说明文化繁荣发展的多样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使读者作为受众具有更多选择性。英译本出版的历时之长,正说明《牡丹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运用的唱词语句及风格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也间接反映了广大民众对经典作品的重拾与渴求。《牡丹亭》英译学者的权威性,其翻译版本语言、风格的多样化,使得《牡丹亭》获得了第二次及更多次生命,也引起专家学者及人民大众对《牡丹亭》更大的关注。 而《牡丹亭》舞台本的英译,使其能登上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以新鲜、多样的面貌吸引更多国外受众,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表现形式,进而为他们了解中国打开又一扇窗。

《牡丹亭》的英译为赣剧英译提供了范本,也证实了赣剧这一地方特色文化走向国际,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行性。赣剧剧目的英译首先是中华典籍英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赣剧的英译,能使其他国家经由英语更便捷地了解中国文化与思想。赣剧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能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还能丰富国内文化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并能使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文学领域及戏剧舞台,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从而使我国在世界文化平台获得更多话语权。

2.赣剧传播的改革发展

《牡丹亭》作为汤显祖这一江西本土的剧作家创作的作品,本应是为赣剧量身定做的,现在却在昆曲这一戏曲形式获得更繁荣发展,成为了昆曲经典曲目,应引起赣剧人的重视和深思,究竟应如何实现赣剧的改革发展,根据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指导内容,笔者作为门外汉,尝试从四个方面阐释。

首先,地方政府和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构建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并发展赣剧这一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赣剧文化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也承载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应借助赣剧推动人民文化文明素质的提高。

其次,应加大对赣剧文化产品的引导力度,加强赣剧中如《牡丹亭》一般的有影响力的精品著作的改编传承,并创作更多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时代需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好作品。

第三,应加强赣剧人才队伍的建设。赣剧应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江西省内,除了江西省赣剧团、江西省赣剧院等重大赣剧团体,也可以在各大学校成立赣剧训练中心、赣剧团、赣剧研讨中心等,排演赣剧传统经典剧目及现代流行剧目,举办赣剧文化艺术周、赣剧文化研讨会等,并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研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还可以弘扬赣剧文化艺术,从省内开始得到传承与发展。江西省内的赣剧团体也可以选择或创作优秀赣剧剧目,选择著名赣剧表演大师,并培养新角,排演赣剧,并参与国内外文化艺术节,使赣剧在国内外舞台绽放光彩,吸引更多赣剧爱好者。

第四,应实现赣剧传播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实现赣剧文化走出去,增强赣剧文化影响力,实现赣剧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除了剧目文本的传播和舞台赣剧表演的传播,还可以有电影、电视和音乐形式的传播。在移动互联时代,更要注重网络媒体的传播。甚至可以和国外赣剧爱好者合作排演剧目,实现双赢。

五、结语

赣剧剧目的英译,能为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意义。应借助赣剧的英译,使赣剧剧目的创作者及其作品,发挥其品牌效应,让更多的国内外人士了解赣剧文化艺术特色。但赣剧剧目的翻译和赣剧经典剧目的表演目前仍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急需发现并创作更多经典赣剧剧目,并实现成功改编,使其搬上戏剧表演舞台,甚至在电影、电视等领域获得长足发展。由于笔者对赣剧文化了解的粗浅,对赣剧发展方向的观点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对赣剧实现改革发展予以更多指导和研究。(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3年度江西省社科艺术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跨文化视角下的赣剧英译研究——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英译本为例( 项目编号:YG2013129)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Ciril Birch, trans. The Peony Pavili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

[2]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汤显祖. 牡丹亭[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4] 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J]. 外国语, 1999 (6).

[5] 汪榕培(译).牡丹亭[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M]. 2000.

[6] 许渊冲,许明. 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牡丹亭(汉英对照) [M].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2.

[7] 张光前(译). 牡丹亭[M]. 北京: 中国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4.

猜你喜欢
赣剧牡丹亭跨文化交际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新媒体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现状、困境及传播对策研究
时代更迭下的赣剧的发展和传播探究
斧头将军(赣剧)
江西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剧照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