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假日对经济的影响

2014-05-30 06:30卫亚琳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消费旅游

摘要:本文通过对“假日经济”的概念、现状以及利弊等多方面的分析,概括得出能够促进我国假日经济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假日经济 假日政策 地区差异 促进发展

一、“假日经济”是什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地飞速地发展,由此衍生出了各种经济学名次来归纳总结各类的经济现象,所谓的“假日经济”可归为其中的一种。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假日”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小企业、地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经济学上的一种现象,假日经济简单的说就是:在假日里,人们集中地大量地进行旅游、购物、娱乐等消费,从而带动供需调节、拉动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的一种经济形式。

一年里,中国传统的节日共有10天,而双休日为主的假日,每年达100天以上,从时间的范围上来看,中国的经济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双休日经济;二是小节日经济,主要指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消费;三是大节日经济,即春节、五一、十一等的消费。而自2008年将五一劳动节调休由七天改为三天后,五一也可归入小节日经济的分类。由于春节、国庆节放假时间长、消费量大,因而被称为大节日经济。它是假日经济的主体和关键。假日经济在孕育着商机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对其本质的认识也趋于相同,即假日经济从本质上讲是对节假日突出消费现象的概括与反映,是最终满足顾客的需求的经济,当然,主要还是精神方面的需求。

“假日经济”不能单纯理解为“节日经济”,也不仅仅是“旅游经济”。它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三种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费、旅游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三个领域。从更高的程度上讲,它作为一种休闲消费,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又是劳动力价值的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活消费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消费生活资料面维持自身生存,生产出活动于其他三个环节的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也越来越从单纯的物质层面发展到精神层面。劳动者通过消费可以减缓压力,愉悦精神,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这不仅是对人之为人的价值的更高层次的体现,也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动过程。从这一点出发,发展“假日经济”就不能只重商业和旅游业,也应发挥其文化内涵。

二、假日政策及其影响

1、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

节假日免费政策将对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形成考验。

受宏观经济影响,虽然重大节假日只对7座以及7座以下小客车免费,但是由于制造业经济不振,部分地区货物运输需求下滑明显,免费期间收入将同比减少。国金证券报告认为,此举将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预计在5%至10%左右。

海通证券研究表明,影响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收费业绩的因素主要包括车流量和单车收入、车型结构、养护支出和员工成本、财务费用等5项指标。其中公路养护支出、员工成本是重要的成本项目,占收费主业成本比接近30%。

此外由于重大节假日车流出行需求较为旺盛,部分路段平时车流量本身较为饱和,免费后流量预计提升较大。“这样会增加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业内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整体来看,由于东部地区的货车、客车数量,都高于中西部,并且东部地区居民节假日外出旅游的需求比较大,实施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东部地区受到的影响将大于西部地区。”

有分析师表示免费政策将影响长三角经济圈高速公路公司。“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将影响公司超3000万的收入。”宁沪高速工作人员称,宁沪高速货车和客车收入各占公司收入的一半,预计十一节假日期间车流量会增加,估计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也将同比增加。

2、节假日工资翻倍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假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4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45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节假日工资翻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扩大了内需,促进了经济向前发展。

三、节假日经济的优势

1、拉动某些产业经济的发展

假日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拉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行业范围又是和旅游活动的形式相联系的。旅游产业要满足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全部消费需要,涉及到住、行、游、食、購、娱等多种需要,从满足社会的各个行业如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饭店业、饮食业、娱乐业、商业、景区业等行业变成了旅游行业的组成部分。假日经济促使了我国经济产业从单一的物质的方向逐步向多元的精神的方向发展,带动我国经济消费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充足有效的发展,并促使我国产业结构更加趋于良好。

2、使国内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正是因为假日经济的出现拉动了某些产业经济的发展,也对应产生了该产业大量的人力资源需求。这个领域大多都属于第三产业,假日经济在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这些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譬如说,最主要的几个产业,旅游业、餐饮娱乐业等,由于假日经济的大力发展,为其创造了充足的客源,带来的相对应服务人员的需求,特别是这些产业大多就业门槛较低,为中下层城镇居民以及部门农民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由此,使得国内的就业压力得到相当程度上的缓解。

3、有利于调节货币供需平衡,稳定促发展

一个国家经济能够正常有序地发展,依赖于国家有计划适时地投放货币和回笼货币。节假日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对国内各种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大量需求,从而大量回笼货币,增加了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是资金周转加速,有效缓解了通货膨胀,在稳定物价、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节假日经济的弊端

1、对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造成相当的压力

节假日期间,全国普遍出行人数上升,假期天数的增加无意进一步增加了出行人数,此外,随着《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红头文件的发布,高速公路的假日拥堵情况愈发严重。据有关数据显示,该政策出台后,有关人员预测表示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后流量将增加15%~20%,但实际实行免费后,却增加了40%。这火热的势头在近两年也是只增不减。拥堵的高速公路拥堵状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仅如此,高速公路上更是车祸频发。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出现大量集中的车祸事件,在此之前实属罕见。

2、景区拥挤现象严重,服务质量堪忧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大幅攀升,自由、便捷的自驾游成为不少市民节假日旅游的第一选择,不仅加剧了高速公路的拥堵状况,更加剧了景区的拥挤状况。不少景区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量成倍飙升,人挨人、人挤人的现象愈发严重,人们不能够享受景区的美丽风光,大多数人表示,节假日逛景区就是看人的。由于景区每日旅客的增多,服务人员较为紧缺,服务质量也有所下降。

3、地区之间经济不平衡程度加剧

我国的各区域之间,消费水平相差本身较大,由于各种因素,经济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随着假日经济火速升温,更放大了这种不平衡。由于消费主要集中于城市,包括大城市、旅游型城市等,假期的消费也主要发生在这些地区,因此进一步加大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等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不平衡性。

五、促进假日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方法

做好假日的假日经济整体布局,特别是建立完善、协调、成熟、有序的假日旅游市场体系对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有助于刺激假日經济的繁荣,拉动经济的增长。通过公共项目的投资建设,可以吸收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刺激需求的增长,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与服务。再者,需要保证假日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假日旅游的发展是假日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我国应该开发更多的新型旅游资源,使之得到合理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步伐。

六、总结

假日经济相当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的消费市场,合理地拉动调整假期,调节消费市场,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使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饭店业、饮食业、娱乐业、商业、景区业等行业相互协调配合,更有效地运转,从而使假日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拉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刘元煌,陈谷.假日经济,作用有效也有限.中国经营报,2000;2-22

[2]许进.假日经济的理性思考[J].江苏商论,2002;10

[3]王风科.假日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河南科技大学,2006;7

[4]王起静.旅游产业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作者简介:卫亚琳(1993-),女,汉族,河南人,河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1级国贸,邮编:45900

(责任编辑:何秀秀)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消费旅游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旅游
高速公路与PPP
新消费ABC
旅游的最后一天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