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和芳
摘要: 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是运用现在最新、最可靠的科学根据为患者服务。它提示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手术室的工作强度高,分工细,面临的风险较大,为了减少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循证护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手术室不安全因素;循证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85-01
近年来,循证护理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对待不同患者进行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的过程。手术室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运行单元[1],手术室因工作量大、工作程序繁琐、涉及专业较多,相比之下是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高风险科室。新技术、新方法正快速和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2]。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对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提出几点认识,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手术室不安全因素及原因分析
1.1接错病人:手术室护士接患者时, 未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时间、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由于外科患者有时出现调换床位的现象,在病例上没有及时更改床号,没有做到三查七对,导致接错患者。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2术中执行口头医嘱致误用药物:手术室用药多为口头医嘱,由于说者的错误或者听者的错误均可以导致错误用药,或没有贴标签并定位放置而用错药[3]。有时因工作忙,口头医嘱执行后, 医生未及时记录, 出现纠纷时, 病人就会抓住医嘱和手术记录单不符合为突破口,千方百计通过护理方面的不足入手。因此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既具合法性, 更具风险性。
1.3手术体位安置不当: 手术时间过长,肢体受压过久,易引起局部组织压疮 。肢体过度伸展,引起神经损伤。
1.4手术器械遗留体腔:在术前、术中、术后未认真检查手术区和清点器械, 有时在手术中临时增加物品, 未进行交班登记。在关闭切口的时候,清点制度执行不严[4],导致患者体腔内留下器械、纱布等,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及不必要的纠纷。
1.5术后标本保留不当病理标本是医疗诊断最直接的依据, 若是弄错弄丢, 将造成术后诊断困难或误诊, 尤其是疑似肿瘤、癌症患者。
2循证护理措施
2.1重视手术病人的安全防护: 将患者放置手术床后,要使用保护带或者不要离开患者,以防其坠床摔伤。 全麻患者在诱导期或手术结束拔管前后,应约束四肢,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
2.2防止患者及手术部位的错误:为了避免发生接错患者或者手术部位错误,规定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访视患者,并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等。为了增加安全性,还在患者手腕使用腕带标识,手术部位划标记等措施。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再次核對患者,对清醒患者还应向患者本人询问手术部位;麻醉前及摆放体位或消毒前也要核对患者,必要时借助X 线、CT 和MR 片确认部位;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要与洗手、巡回护士再次确定患者的姓名、手术部位,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即要执行"手术暂停制度"[5]。面对病人时态度和蔼、主动热情,用行动取得病人的信赖,减少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
2.3防止电灼伤:使用电极时, 应注意电刀负极板与患者皮肤接触情况。负极板应平整粘贴于患者肌肉丰富处, 保证接触面积, 巡回护士应随时检查, 经常观察皮肤情况。
2.4正确执行口头医嘱:在拿药、用药前后均进行双人查对,确保正确用药。在输血前,要认真查对血型检验报告、输血同意书、交叉配血单,确保正确无误的情况下进行输注,并按照要求保留血袋。
2.5使病人保持解剖功能位置:巡回护士在摆放病人体位时, 尽量保持解剖功能位置,给予合适的垫衬, 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及时观察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6加强术后标本管理:在术中器械护士应将切下的标本放在盛有生理盐水的小碗内,妥善放在器械台上。如为较大的标本可用盐水纱布覆盖,防止干燥;较小标本如淋巴结清扫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及时将标本交给巡回护士装入标本袋以防标本太小丢失。术毕应将标本放入盛有甲醛溶液的容器内,贴上标签,再将病理检查单与标本核对后放在指定位置,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送检标本。设立标本送检登记本,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核对,无误后在标本交接本实行双签名制度。
2.7认真做好手术中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术中护理记录单的使用既客观记录术中护理行为, 又保持病历的完整性,是支持医院、医生与护士最关键的证据。因此, 手术室护士应当严格按照护理病历规范书写,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无误的记录手术护理过程, 严禁涂改。
3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也有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以新的内涵。因此,应用循证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的需要。由于循证护理措施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实践中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差错事故,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昌珍,魏晓燕,罗丽平.手术室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71-73.
[2]李淑贤,许少先.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6):337.
[3]王秀女,马平,郑建萍.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8):792-794.
[4]宋秀华,陶敏,朱秀华,等.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91-93.
[5]李柳英,戴红霞,张石红.手术患者核对表在预防手术错误中的应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