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2014-05-30 01:31邢海峰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融资问题经济转型中小企业

摘要: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社会提供着财富和就业资源,但无可取代的地位却无法改变融资弱势的尴尬局面,甚至大多数中小企业因此发展受到了阻碍。究其原因,除了先天不足的发展基础,更是国家对融资市场管理的不到位。因此,解决经济转型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必须做到对症下药,充分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问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完善融资市场。本文主要总结了经济转型期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特点,整理分析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转型 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分析

在我国,中小企业遍布全国,分布广泛,同时也拥有着大量雇佣劳动力,其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所不可忽视的一支发展力量。然而,正是因为中小企业的特点,自身存在一些不足,最为突出的是资金力量的薄弱,导致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这条内在不足和外在艰难的发展路上,我国中小企业如何突破重围,坚持度过难关,解决各种融资难的问题是需要国家和企业重视和面对的。因此,找到“资金”这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逐一分析總结融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将融资规范为企业的理财行为,才能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

1.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特点

1.1企业优先债权融资

纵观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不难发现大多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有个共同点,即选择优先债权融资。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时首先从自身寻找资金,再将目光投向外源融资。中小企业避开实现最优资本结构的走向,而选择对自身影响度较小的融资渠道,从而能够依然控制资金走向和企业方向。如此一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渐渐凸显,依靠中小企业对自己的依赖保持长期的稳定结构。

1.2融资环境相对不稳定

众所周知,一个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成熟的市场条件为企业提供平稳快速发展的环境保障。这种经济环境有着鲜明的法制和信用色彩。国外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已步入成熟阶段,中小企业利用低成本便可做到方便快捷的融资。相比国外环境,我国法制进程有待完善,法律空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用化程度。与之相伴的一系列融资服务项目也不成熟,因此融资成本随之上升。

2.经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出现的问题

2.1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

鉴于中国市场经济成熟度不够,中小企业起步晚,竞争力相对较低,融资实力也跟不上发展脚步。首先自身的条件不够,管理理念不先进,组织生产经营不科学,资金不到位导致研发能力不足,研发落后又无法创造效益,在此基础上很难得到外源融资。尤其一些中小企业信用度破坏了商业交易的信任公平原则,贷款变得尤其不易。

2.2融资银行不对口

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对象,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和深化,一方面金融体制的发展完全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对健全制度的需求,造成融资风险和困难;另一方面,银行也在进行市场化改革,银行有义务加强自身的资金安全性,在面对信用度低的中小企业时理所应当会拒绝贷款,这些表现在制度的明显倾斜上。目前的银行贷款程序不符合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这无疑又是融资路上的一大难题

2.3资金担保机构无法保障

目前我国资金担保机构还尚未成立规模,主要表现在资金规模上,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理想的资金担保。这种资金流动必定造成客户流失的现象。并且担保机构自身的认可度不足,应对风险的能力不够,这些在一旦遇到问题时都会显现。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3.1政府全力做好扶持工作

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政府必须全力做到对其资金与融资工作的支持。对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先天不足,政府更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加以保护,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在政策制定上可以取长补短,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政策体系。政府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其作用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先头保障。

3.2中小企业自身提高素质水平

中小企业融资难,外部环境很重要,但自身条件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应一贯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清楚认识到自身的条件不足,改善管理体制,学习融资经验从而提高融资能力。立足于目前的市场并遵守信用交易原则,利用科研投入将资金效益最大化。

3.3建立完善适应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

目前的商业银行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融资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和扶持意识淡薄,没有建立信任,这需要与政府的政策扶持相互合作,总体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水平。建立起一个高效、信息化、法制化的健全金融体系。

4. 总结

归根结底,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企业内部资金有限时,将制约企业发展,此时无法依靠自主资金支持,对外融资是最合适的出路。然而融资是受多方面原因影响的,其中国家经济政策决策主导着大方向,企业内部掌握经营、融资、对抗风险的主动权。必须协调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政府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安全有保障的交易市场。用健全的关政策为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保驾护航。有了多方保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才有可能被改善,企业资金利用达到最大化,从而腾飞整个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2-124

[2]张潇然.经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8(9).

[3]张晶敏.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金融在线,2008(2).

[4]李大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及对策选择[J].金融研究,2001(10).

【作者简介】邢海峰(1992~),男,武汉大学本科在读,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双学位)

(责任编辑:何蓉)

猜你喜欢
融资问题经济转型中小企业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