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杰 贺文霞 田本祎 张竞文 连广宇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术中大出血使用麻醉处理的方法以及容量治疗。方法:对我院的32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气管内插管全麻269例容量治疗顺利,硬膜外麻醉57例中20例治疗不顺利改全麻。 结论:术中出血非常危险,需要进行术前评估,对出血患者的出血容量进行分析,通过积极的止血治疗方法。
关键词: 手术; 大出血; 麻醉; 容量治疗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59-01
外科手术出现大出血情况属于严重并发症,临床中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和处理,否则会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1-2]。术中大出血需要提前进行预防,积极的进行准备,术中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控,及时的处理。此次对我院部分术中大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部分术中大出血进行麻醉处理的患者共有326例,其中269例接受气管内插管全麻,57例接受硬膜外麻醉。
1.2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麻269例,硬膜外麻醉57例。
1.3术中大出血的处理方法:对于失血量应当及时进行评估,当出血量达到800 ml以上时,应当通过监测HCT及Hb为进一步输血、输液提供可靠依据。
1.4监测指标:维持动脉收缩压不低于90 mm Hg,MAP不低于60 mm Hg,HCT不低于25%。
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麻醉处理:气管内插管全麻269例容量治疗顺利,硬膜外麻醉57例中20例治疗不顺利改全麻。
3讨论
3.1术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尽早参与手术讨论:术中大出血和手术方法、部位、难度等有直接联系,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熟悉,对手术出血风险进行评估,积极的进行准备[3]。如果患者的手术部位血管丰富,止血困难,应该要及时的进行输血,备好血源[4]。
3.2麻醉方式的选择及术中麻醉处理:硬膜外麻醉会对患者的循环造成影响,因此患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如果是急诊、已经有大出血症状的情况要接受全麻。术中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为了便于进行供氧抢救,需要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治疗[5]。急诊患者的自身存在大量出血和严重创伤情况会有较大的风险性,因此需要术前进行失血量评估,为患者进行麻醉补液和输液,保证血容量,改善体内的紊乱环境。为重患者还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6]。此次研究的患者在大出血后,有代谢酸中毒的情况,因此应该要对其进行监测,积极的处理[7]。
3.3容量治疗方法:容量疗法是大量出血的患者以及失血休克的患者抢救的重要方法。人造血浆替代品和晶体溶液能够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补充,保持正常代谢能力[8]。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容量治疗应根据失血的严重程度和生理改变的原则进行救治,尽量维持动脉收缩压不低于90 mm Hg,MAP不低于60 mm Hg,HCT不低于25%,尿量接近正常[9]。大量失血及失血性休克时,除输入晶体溶液补充细胞外液之外,认为使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或明胶多肽溶液血定安的复苏效果更好[10]。
3.4容量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麻醉期间进行容量治疗固然可以提高有效血容量,提高机体对于失血的耐受性,保持术中血流動力学的稳定性,但大量补液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容易引起肺水肿、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故术中密切监控血压,当收缩压<90 mm Hg,且>1 min时,给予麻黄碱等升压药收缩血管,维持血压。大量输液及不含凝血因子的血液成分常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故于术中及术后密切监控PT、APTT、TT、FIB等,及早发现凝血功能异常,及早给予纠正。
术中大出血有时是手术治疗中不可避免的,术前应该要及时评估准备,操作的时候,要谨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测,避免患者出现大出血,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避免患者的器官因为大出血而出现衰竭。
参考文献
[1]尹文新.大出血患者22例麻醉处理体会[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16(1):110-111.
[2]杨小民,马印图,么孝恩,等.术中异常大出血的麻醉处理[J].华北国防医药,2003,25(3):200-201.
[3]张雪峰.创伤失血性休克麻醉与用药原则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8(22):713-714.
[4]徐美英,李劲松,吴东进,等.胸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意外事件的麻醉处理[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2(9):822-825.
[5]谭冠先,刘敬臣,倪玉霞,等.术中大出血病人的麻醉处理与容量治疗的临床研究[J].医学文选,2011,12(6):768-770.
[6]车呈凯,于庆志,戚晓云,等.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中的应用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4(2):197-199.
[7]李风茹,丁洁,高景,等.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在老年单肺麻醉肺保护通气策略中的比较[J].山东医药,2009,60(40):11-13.
[8]李快春,张旭彤,余微萍,等.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最小容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22(12):1414-1418.
[9]农镓祯,罗建兴,陆明言.不同容量治疗方案对硬膜外麻醉下急诊骨科手术患者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44-45.
[10]李昌美,刘建,胡玲,等.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容量复苏和麻醉镇静深度监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10(5):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