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2014-05-30 10:48:04周洁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度肝炎生化

周洁

摘要: 目的: 针对临床上慢性肝炎患者的各项病理特征和诊断方式进行比对分析,为诊断分析的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检验学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这些检验数据的结果和患者组织病例检验的炎症情况,并采取统计学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患者共计7个大项目的生化检验中,其检测结果随着患者慢性肝炎病变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变化,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组别的慢性肝炎患者之间的检验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肝炎疑似患者采取生化检车的手段,可以进行快速的诊断分析,但是在确诊的阶段上,还应该结合相关的活体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作为综合的共同分析依据。

关键词:慢性肝炎;临床病理;诊断分析【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51-01

前言: 在临床上,慢性肝炎根据其在病理组织学检验的结果和炎症反应情况,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情况[1]。其主要的区别和判断的依据是肝组织的炎症变化和细胞的纤维化,相应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生化指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对于慢性肝炎的发展和阶段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意义[2]。本文针对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检验学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这些检验数据的结果和患者组织病例检验的炎症情况。为临床上慢性肝炎患者的各项病理特征和诊断方式进行比对分析,为诊断分析的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性资料:对我院从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检验学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8人,女性患者52人,年龄为17-65岁,平均年龄为44.3±12岁。所有患者入院之后,都初步诊断为慢性肝炎患者。

1.2检验方法:针对患者采取7项生化检验,分别是: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情况检测、γ球蛋白电泳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檢测(A/G)、血清白蛋白检测(ALB)、总胆红素检测(TBIL)、谷草转氨酶检测(ALT)、谷丙转氨酶检测(AST)检测。

1.3病理学诊断方式:参照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异常标准,以炎症活动度分为轻度慢性肝炎(G1-2,SO-2)、中度慢性肝炎(G3,S1-3)、重度慢性肝炎(G4,S2-4)[3]。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19.0软件数据包对于两组收集的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量性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量性资料采取x2检验。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检验的结果得知,肝功能的7项生化指标随着患者慢性肝炎程度的加重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其中轻度、中度、重度三种慢性肝炎患者之间的检验数值之间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所有7项指标中,轻度患者和中度患者之间都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差异(P<0.05)。而在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比较中,除了γ球蛋白电泳检测项目外,其余6项两组之间的比较也同样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果提示了,这7项生化检测结果作为轻度、中度、重度肝炎的辅助性判断指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讨论

我国是肝炎的高发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肝炎的控制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其病发率近年来却一直呈现出较高的水平[4]。因此肝病一直是临床上的重点研究对象,尤其是慢性肝炎,从病发的发现和诊断,往往都是通过血液检验,然后再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进行确诊。目前而言,参考凝血酶原时间作为病情发展认识的一种手段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另外血清腺苷脱氨酶作为慢性肝炎的预防和诊断的主要依据,逐渐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慢性肝炎中,主要表现为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为主,这两者占据了慢性肝炎的85%左右[5]。

目前前期采取各项生化手段进行血液检查是慢性肝炎诊断的首选方法,但是在国际上的金标上,依然认为病理学组织检查才最为可靠。同时肝脏的无创纤维化技术是无创诊断的一种新方式,能够大大降低不必要的活肝组织的检验数量。本文中针对12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检验学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其结果显示肝功能的7项生化指标随着患者慢性肝炎程度的加重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其中轻度、中度、重度三种慢性肝炎患者之间的检验数值之间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所有7项指标中,轻度患者和中度患者之间都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差异(P<0.05)。而在中度患者和重度患者比较中,除了γ球蛋白电泳检测项目外,其余6项两组之间的比较也同样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果提示了,这7项生化检测结果作为轻度、中度、重度肝炎的辅助性判断指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肝炎疑似患者采取生化检车的手段,可以进行快速的诊断分析,但是在确诊的阶段上,还应该结合相关的活体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作为综合的共同分析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利红.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2(07).

[2]吴园园,管世鹤.白细胞介素12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02).

[3]马莉,欧宏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热休克蛋白70的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15).

[4]景桂军,刘艳欣,杨梅,姜顺爱,滕岩.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改变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09).

[5]葛文亮,江澄.HCV-CAg检测在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01).40

猜你喜欢
中度肝炎生化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小米手表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2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