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飞
摘 要:班级是一个特殊社会组织,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班级;学生;班主任;社会化
在《教育大辞典》中,学者将班级定义为“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具有作为集体有机整体的行为与特征,不是班级个别学生的总合,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在现代学校教育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班级对其成员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中能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学校的社会因素、社会概念教育因素及教育功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可以分为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的社会化属于早期社会化。在早期社会化阶段,个体“主要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备的交际语言、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等,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正确评价他人的角色的观点,学会将要承担和扮演的各类角色,初步形成自我的人格特质,并基本上确定了独特的自我,能对自己和社会负责,开始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参与社会生活”。
我们知道,班级成员包括班主任和学生,因此,班级对学生的社会化也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的:其一,教师(主要是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其二,学生与学生的交往。由于教师是完全社会化了的成年人,而学生是非完全社会化的未成年人,因此,他们对学生的社会化的影响各有不同。师生互动过程的主导者仍然是教师,教师的正式权威地位使得教师以其规定的互动系统改变学生希望的互动系统的可能性远大于学生以其行为的互动系统取代教师规定的互动系统的可能性。因此,下文仅探讨教师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布列克里局(Blackledge, D.)和杭特(Hunt, B.)提供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模式并指出:教师在一个限制他们行动自由的限于期望的体系里从事着教育工作。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可分解为:教师对互动情境的界定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碰撞过程→学生的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學生进行着社会化。
普兰德认为,学生在班级中面对两个社会系统——正式的和伙伴群体的。伪善者遵从正式系统来应付,小丑有技巧与弹性地横跨两个系统,而帮派分子则参照伙伴群体。也就是说,在非正式团体对成员的社会化影响中,“好生”具有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而进行选择的能力,因此获得的是双重的,所受的社会化影响最大;“差生”更多地受同龄人的影响,对某些社会规范持反抗、革命的态度;“中等生”只是被动地服从社会规范,其社会化的进程是被动的,因此效果不是很好。总之,非正式群体满足了广大学生,特别是“群众阶层”学生交往与表现自我的需要,促进班级组织内意见沟通,加速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通过对班级成员(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班级对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影响极大。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学生实现了几个转变:
第一,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观念。个性是指人的人格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班级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使得学生渐渐形成了自我的概念,使个性与社会价值标准吻合,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个性调适(人格调适)。
第二,学生的价值观念实现内化,有利于社会文化的传递。一般说来,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两大部分。学生在班级的教学、与同龄人和教师的交往中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在这个过程中,社会通过班级将各种规范灌输给了学生,使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彬彬有礼的公民,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行,人与人交往的顺利进行。
第三,使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其扮演合格的社会角色的能力。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角色学习首先必须以基本技能和某些专门技能的掌握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了解自己在群体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按社会结构中所规定的规范行事。在班级中,社会角色的认同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揣摩。在基础教育阶段,未成年学生在班级中通过教师和同龄人的影响,在掌握基本的社会知识,对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渐渐形成自己的成年后角色期望,并希望通过在班级组织的学习中获得合格扮演角色的技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班级是未成年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在班级中,通过成年教师的指导及未成年学生的影响,他们最终逐渐适应社会。在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对学生的社会化是未成年学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沙颂.社会学概论[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