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鹏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声誉与发展,还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信息 失真
事业单位是指以公益为目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机构。事业单位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其组织与管理体制具有显著的计划特征,开展的各类公共服务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如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医院等,这些单位在经营领域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会计核算业务与企业也有明显的不同。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会计核算,得到的会计信息结果必须是真实的、准确的,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就无法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更阻碍了决策者的科学决策与管理。随着国家财政投入的加大以及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质量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势在必行。
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会计制度建设不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建设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率,有效防止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财政体制改革及国库集中支付的广泛推行,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不断发生改变,现行标准已经严重不适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控制及绩效评价等方面的需要。我国事业单位一直采取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办法,虽然在一定时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它的弊端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暴露出来。如完成一个基建项目要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跨年度的采购,自然就有了跨年度支付、跨年度采购尾款处理的业务,那么跨年度采购到底是纳入当年还是下一年预算呢?采用收付实现制来记录,就无法真实反映实际资产,使国有资产规模和价值与实际严重不符。
2.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执行有力的会计监督和制裁机制。首先,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保证相关人员要对所做的工作负责。纪检监察、审计以及财政等职能部门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与事业单位共同形成立体的防控管理体系。其次,监督单位要真实反映单位的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保证会计信息公布是有效的、真实的、完整的。最后,监督单位还要加强经济核算、财务管理,保证事业单位处于严密有效的监督范围之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者并没有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会计核算只是走走形势,核算内容并不完整,也不准确。有些事业单位甚至拿虚假的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有的对已发生的经济事项不进行统一核算,而是用私设的会计账册核算,这就是所谓的“小金库”。
3.会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日益显现。不少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无法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需要。大部分会计人员只是负责简单的记账工作,不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也从来不会就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建议,甚至一些会计人员滥竽充数,经常出现账实不符的失误。据资料显示,我国会计人员约1200万人,其中只有15%受过高等教育,70%的人严重缺乏理论知识,工作能力差,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4.领导意识淡薄,对会计工作不重视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不需要繁琐复杂的会计程序。领导意识不强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事业单位的资金结构相对较简单,但利益群体却十分复杂,一些领导为了掩盖事实会要求会计人员制定虚假的会计信息。另外一些领导为了提高政绩,认为只要不出格,违一点规是合情合理的,这些错误的思想导致财务法规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
二、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1.完善和推行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
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国家制定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无疑是适应国情现状需要的。目前,这些制度正在进一步的推行和完善之中,所以我们要不断研究和总结经验。首先要严格执行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的相关规定,确保支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次要加强非税收入的管理,严格把握收支两条线,同时不断改革支出和收入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做能够对事业单位领导及会计人员形成有效的约束,从而使他们认真对待工作,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令法规,对会计服务任务进行主动承担,从根本上对个人、单位以及国家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2.引入权责发生制,做好会计信息披露
完善的会计标准和会计制度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保障。对于事业单位来讲,会计标准和会计制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逐步完善可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在会计核算业务处理中,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处理方式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在对外投资、跨年度结余记录、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等方面,实行权责发生制可更准确地反映真实的财务及收支结余情况。同时,相关部分应做好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过于“僵化”,一般对符合一定要素定义和计量原则的信息进行披露,而一些新经济业务则无法反映出来。所以要突破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使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更加丰富。另外,事业单位负责人还要以身作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工作人员清楚地意识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理解和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为其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职业操守
首先,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会计人员道德观念是指对自身及周围工作关系、环境的认识与看法。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会计人员尽心尽力工作,遇到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行为时,能够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要从会计人员的思想根源来加强法制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坚持原则的良好道德,先建立一批道德素质过硬的人,利用榜样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会计道德环境。其次,强调终身学习观念。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任何知识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都需要学习新知识,所以人的一生应该是在不断学习中度过的。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日新月异,所以会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和研究会计理论,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最后,加强后续培训教育。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基础教育,上岗不但要求会计证,每一级都要有对应的明确学历和职称要求,以提高会计行业整体水平。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创新能力不足,急需后续培训提高工作胜任能力,但大多事业单位的培训只是应付检查,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因此,今后要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将相关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扭转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队伍不强的局面。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一要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应该借鉴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在内部形成试点。完善和创新事业单位的自身结构,以解決内部控制基础薄弱的问题。在治理结构的优化上,主要从决策多元化着手,政府、事业单位、服务对象等都要参与进来。二要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风险防控体系对会计风险的防范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事业单位来讲,降低风险无疑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风险可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首先要对事业单位自身的潜在风险加以有效识别,并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其次尽可能以量化的指标来评价风险,并判断风险的存在程度。最后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并组织实施该措施,以完成对风险的规避。
三、结语
总之,解决事业单位会计失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繁杂的工作,我们必须正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改革与完善来抵制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从而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参考文献:
[1]李学银.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12-13.
[2]于红霞.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改善路径探索[J].辽宁经济,2013,(6):82-83.
[3]宁新.会计信息真实性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2013,(34):21-23.
(责任编辑:何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