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2014-05-30 10:48陶蕊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金融体制成就趋势

陶蕊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自建国以来通过改革金融体制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但仍需注意的是,我国的金融体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金融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即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不足之处。最后,本文将结合2014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接下来的改革重点。

关键词:金融体制 成就 问题 趋势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金融制度改革的准备和起步阶段,大体为1979-1992年;第二个阶段是我国金融制度向市场金融制度转变的探索阶段,大体为1992-1999年;第三个阶段是我国金融制度变革进入市场金融制度框架的调整和充实阶段,大体为2000年以后。本文将总结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分析金融体制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经历了半个世纪不寻常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辉煌的成就。

第一,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相继恢复或独立,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是我国信贷的主要渠道,诸多股份制和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成立在一定意义上使我国银行形成了有序发展、适度竞争的格局。为了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我国实行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分离,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其对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需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日益增加,为金融行业增添了活力。至此,中国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部分,前者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而后者则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二者的均衡发展,既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發挥金融体制功能,又可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有助于改善融资结构。现今,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和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等子市场在内的门类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解决了企业和金融机构资金融通的需要,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而且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三,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一般来说,健全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需要一个较为独立的中央银行,功能齐备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独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自1993年以来,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工具方面,国家做出的调整很显著,这些调整既成功实现了一度过热经济的“软着陆”,又基本确立了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在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通过政策调整和配合实施,金融宏观调控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深化金融对外开放。十年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国际化水平,切实履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金融业开放的承诺。同时,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和亚洲开发银行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和会议,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既带来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又引进了全新的理念、先进的经验、成熟的制度及有效地管理技术,而且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金融体制建设中仍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范体系不完善。我国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中。总的来说,这些规定对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原则性规范,但过于笼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以加强其可操作性。此外,由于目前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与监管,不同领域的法律起草和制定主体也不同,各金融监管部门只注重本监管领域内的立法工作,过多地考虑本部门的监管权限和利益,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配合,这样势必增加了法律之间的不协调性,使法律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第二、协调合作的层次单一。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层次单一,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主体范围狭窄,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法律法规等确立的监管协调机制一般仅限于“三会”之间以及“三会”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协调沟通,而缺少“一行三会”与财政部等政府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机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相关职能与金融监管紧密联系,例如财政部作为主管国家财政财税政策、国有资本金基础工作的部门,对金融业的稳定也负有一定职责。此外,金融监管中金融机构危机事件的处置还需要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由此可见建立监管机构之间以及监管机构与政府部之间多层次的监管协调机制对于监管的有效性意义重大。

第三、参与监管协调的主体权力约束机制不力。机制的建立往往都涉及到主体的建设,主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主体权力的约束,而具体到我国金融监管机制的建设中,针对参与金融监管协调的监管主体的权力约束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监管权力缺乏法律上的约束和其他权力机关的有效监督。一方面,监管权力缺乏法律上的约束。另一方面,其他机关的有效监督不足。

第四、协调兼顾配套措施不足。“一行三会”在金融监管信息化方面虽然也作了一些尝试,但缺乏总体规划,一般是低层次、多头开发。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分设前就投入巨资建成若干信息系统,分设后又在内部机构中增加了征信局专管信用问题;而银监会也早在成立之初专门就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开展部署,并决定加快推进银监会统计信息和数据处理系统建设。但是这些信息系统都是孤立存在,监管部门之间又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数据多头采集难以进行信息共享,造成监管成本过大。此外,监管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适应性较差,许多重要的监管环节和内容还没有相应的系统来支持,每个系统的功能覆盖范围也非常有限,弱化了非现场监督。缺乏科学的信息处理软件以及分析和处理方法、手段等,使得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无法通过系统及时发现。

三、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在金融体制改革领域,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日,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走红,收益率均高于存款利率,广受消费者青睐。而互联网金融或是理财产品的蓬勃发展也被认为倒逼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对此,在记者会上,周小川表示,“各种新兴业务都对利率市场化有推动作用。存款利率最后要放开,这应该也是利率市场化中最后一步,因为其他的很多利率都已经放开了,存款利率放开肯定是在计划之中。我个人认为,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我认为放开存款利率是一件多赢的好事,不仅可以让老百姓货比三家,选择高利率为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还可以让银行从此提升服务,倒逼其更合理地进行资金投放,开拓中间业务,提升自身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对未来自主定价能力和流动性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的极大挑战。因此,还需要配套的制度安排。对于这一点,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

对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近期,境内外市场人民币汇率连续走低,引起了市场的种种猜测。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声音,周小川在记者会上表示,市场上在2月份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意见是有分化的,所以市场上的意见有所分化,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市场的力量起越来越大作用的表现。从央行角度来讲,“我们不必站边,比如支持哪一边或者不支持哪一边。”周小川表示,金融市场对短期变化的反应也是很灵敏的,但是从人民银行角度来讲,更关注中期的趋势,短期的趋势并不见得能代表中期的趋势。央行将“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选择”,不必过多过早地发表意见。同时易纲也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还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走,今后不管是外汇管理还是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都会稳步推进。

对于接下来的改革重点,正如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声称的未来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四、结束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国金融业继续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特别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攻坚时期,深度把握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通过强化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统筹,是有效地调节了社会资金的余缺、增强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迫切举措。同时,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改革更加彻底,使金融业更加持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德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J],理论前沿,2008,09,26-29

[2]陆岷峰,《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分析》[J],财经科学,2013,06,1-9

[3]邱继洲,《货币金融学》[M],科学出版社,2010

[4]周小川,《黨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责任编辑:罗亦成)

猜你喜欢
金融体制成就趋势
政策决定还是市场选择?——基于历史角度的比较金融体制考察
了不起的成就
趋势
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加强银行治理结构完善
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下银行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失恋“成就”的CEO
初秋唇妆趋势
回顾五年成就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