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分析

2014-05-30 10:48苗娜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

苗娜

摘要:在我国经济进入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从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出发,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作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指标,通过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CP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人民币对外升值非但没有办法遏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反而带来了国内实体商品价格的攀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普通的汇率传导机制在我国无法进行有效地运行,而人民币外升内贬正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关键过渡时期,此时,只有加强政府对人民币的监管,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才能减轻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以及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实证分析

一、引言

人民币自2005年七月汇改以来,一直处于对外升值的通道中,当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表现较为温和。但是自2008年初以来,受国内雪灾冻雨和国际物价水平涨跌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大幅波动,各月CPI指数更是连创新高。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转移本国经济矛盾,不断对人民币施压,使得人民币对外升值压力不断攀升,这种人民币对外升值趋势强劲,国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态势,是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即货币传导机制当中的汇率渠道传导相悖的。

面临此种失衡的发展,本文将从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现象入手,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方面分析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同CPI指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剖析人民币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轨迹及通货膨胀变化率

(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轨迹

1994年之前:人民币持续贬值,波动幅度较大。改革开放之后进入80年代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较大幅度贬值。据资料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1.52元人民币。如图2-1所示,到1985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到1:1.28,随后一直到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处在较大幅度贬值阶段。

1994-2005年:人民币小幅波动,趋于升值。我国自1994年初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缓慢升值,但总趋势比较稳定,2005年之前,人民币汇率坚持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时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吸引外资进入中国。

2005-2008年:人民币加速升值。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富有弹性、更加具有市场化的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开始升值,从2005年月的1:8.28,到2008年4月的1:6.94,人民币在短短三年之内升值幅度达16.18%。

2008-2012年:人民币小幅升值。从2008年开始,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趋势平稳下来,但是从长期趋势中可以看出,人民币面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西方发达国家转嫁金融危机的干预下,人民币升值已经在所难免。尤其是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回暖缓慢,美国货币当局企图通过是人民币升值来缓解国内经济的低迷局面。

(二)通货膨胀趋势分析

从图2-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自1985年以来,CPI波动浮动较大,出现几次大的通货膨胀区间,整体上保持上升趋势。下面将重点分析2008年以來的通货膨胀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08年之后我国开始经历新的一轮的通货膨胀压力。1008年年初我国的CPI指数仍然在高位运行,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我国经历了短暂的通货紧缩,之后我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扩张性政府投资和积极性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很好的应对了此次的金融危机,但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勃发,CPI指数更是从09年之后连创新高,一直到2012年末,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干预下,CPI指数才有所回落,通货膨胀在高位运行的趋势才得到缓解。

三、实证分析

本文将以以往学者研究通货膨胀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为基础,选取CPI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选取1985年至2012年的年度数据,运用相关实证模型分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CPI的传导机制,来解释人民币外升内贬违背经典货币传导机制的原因。

(一)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表3-1格兰杰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表明,在0.05的显著水平上,原假设“CPI的变动不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原因”发生的概率为0.2454,接受原假设,则CPI的变动不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不是CPI变动的原因”发生的概率是0.0005,拒绝原假设,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是CP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因此,1985-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CPI指数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二)协整检验

表3-2 协整分析

由协整回归方程(1)可以看出,lgy和lgx之间是负相关关系,方程中的-0.107098是弹性系数,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下降1%(即人民币升值),CPI会增加0.107098%。符合人民币当前外升内贬的现象。

(三)误差修正模型

表3-3 误差修正模型

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从模型(2)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CPI指数之间的短期均衡关系为:二者成正相关关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减少(即人民币升值)1%,CPIdlgy要减少0.074686%,即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在短期均衡中是同方向变动的,符合经典的汇率传导机制。从短期动态的角度来看,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419009,系数为负,符合着反向修正机制。系数说明我国CPI的短期波动比较大,平均每年对上年偏离长期均衡水平的短期调整幅度为41.9%。

四、分析及结论

上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单项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人民币汇率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但是通货膨胀不是人民币汇率的格兰杰原因。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货膨胀作为其中的一个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显著的对人民币汇率构成影响。(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方向与长期是不一致的,误差修正系数较大,我国CPI的短期波动较大。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不断修正和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加之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导致我国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符合传统的汇率传导机制,但是在长期均衡内则出现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针对人民币目前外升内贬的现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这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参考文献:

[1]裴平,吴金鹏.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J].经济学家,2006;1

[2]郝婷婷.论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J].财经研究,2008;2

[3]史焕平.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7;12 [4]Dornbusch,R.(1987),”Exchange rates and Pric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7;1

[5]刘亚,李伟平,杨宇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汇率传递视角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8

[6]刘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

(责任编辑:李科鑫)

猜你喜欢
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股市产生的影响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物价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