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金融业务创新 提高民营企业信贷经营能力

2014-05-30 10:48于沛玉孙立英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商业银行

于沛玉 孙立英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成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桎梏。商业银行应适应形势的变化,用积极主动创新,提高民营企业信贷经营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民营企业 信贷经营能力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成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桎梏。商业银行应适应形势的变化,用积极主动创新,提高民营企业信贷经营能力。

一、民营企业信贷经营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原因,民营企业的违约率和倒闭率是相当高的,民营企业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营企业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大部分民营企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低,财务不规范、生命周期短;二是信用生态环境比较差。部分地区信用环境不尽人意,人们的法制意识、信用意识淡薄,信贷反欺诈与真实性管理成本较高,民间高息借贷资金链容易断裂,民营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跑路”现象难以防控。三是民营企业信贷操作风险。这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人员对民营企业信贷规章制度、流程不熟悉造成操作不当,以及银行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四是民营企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民营企业整体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差,抗御风险的能力低,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或突发事项,很容易一败涂地,不可收拾,给银行信贷资产造成损失,迫切需要加强规范管理。

二、民营企业信贷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观念,提高对民营企业信贷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渠道。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各商业银行纷纷在信贷体制机制、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信贷规模、营销费用和战略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观念创新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包括贷款营销的观念、银企共赢的观念、经营风险的观念,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水平,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信贷不良贷款容忍度。

(二)创新机制,积极推进民营企业授信向“零售化”转型

围绕“零售化”转型,以“社区金融”为切入点,根据所处市场环境、基础管理能力、业务发展水平等指标,采取差别化资源配置、授权管理等政策,有层次、有重点的推进民营企业业务发展,推进民营企业信贷经营中心建设,并在民营企业集中,信贷资源丰富的分支机构设置民营企业信贷经营分中心,按照 “信贷工厂”建设的规范要求实施“信贷工厂”升级,开展营销平台建设,重点加强供应链融资平台、产业集群平台建设。广泛进入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商圈、商会、协会等各类平台开展民营企业调查研究,制定契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营销服务方案,努力搭建产业集群平台。建立完善民营企业授信管理制度,落实差别化信贷授权,给基层民营企业信贷经营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充分调动基层机构的积极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三)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满足小企业多元化的信贷融资需求

1.用贸易融资产品替代传统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是与具体交易相匹配的,期限短、周转快,可以方便银行更好的对信贷资金实行流量管理,有效防止资金被挪用。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极端行情周期缩短,流动性泛滥,造成价格波动幅度成倍加大,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日益复杂,对价格预测日益困难。为有效规避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对民营外贸企业开展贸易融资项下境内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客户在期货账户的履约保证金不足时,应在约定的时间里追加足额资金或者自行减仓以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

2.积极探索新的担保方式。民营企业客户规模小,资产少,落实优质的第三人担保也有难度,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可接受自然人提供的以财产和权利为抵押的担保;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建议积极探索无形资产(如专利)、应收帐款质押、动产抵质押,以及担保公司担保、联合担保等特定担保信贷业务。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健全再担保制度。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依靠再担保体系来分散和规避企业风险,降低单笔担保损失的实际代偿率。开展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商圈、商会、协会等各类平台“联保联贷”工作,制定契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营销服务方案。

3.创新盈利模式,深化“零售化”转型。建立分期还款计划,对以民营企业持有的经营性或管理的商用物业抵押,落实收入来源,包括但不限于租金收入、委托经营收入、可预期的销售收入,测算企业的还款能力,采取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还款方式,按月归还银行贷款,随着还款周期的增加,逐渐减少银行贷款风险敞口。加大电子化渠道建设力度,在充分发挥客户经理、网点等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继续加强企业网银业务的推广应用,推广“网易贷”产品的发展。

(四)创新管理手段,提高民营企业贷后管理水平

1.注重现场实地考察,加强信贷反欺诈管理。不单纯依赖民营企业财务报表,注重收集民营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包括民营企业及其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信用情况、家庭收支状况、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重点关注企业所处行业、抵质押资产等风险缓释能力以及资金用途的合理性,尤其要掌握企业主、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个人品德、日常行为,以及企业有无民间借贷、盲目投资、过度授信等各类信息,全面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资金运作、产品产销状况,加强“三品、三表”的审查,提高民营企业风险判断和把控能力。

2.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加强现金流管理。在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基础上,通过基本结算账户营销,提高结算量占比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现金流。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在有關合同中明确回款专用账户、结算占比规定、递增保证金、账户资金流出限制等方式,贯彻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各项监管政策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崔鑫,浅谈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人民论坛.2009(14);

[2]郭卫文,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问题与建议. 银行家.2009(4)。

(责任编辑:何秀秀)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