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市场遭遇绿色壁垒原因

2014-05-30 10:48陈抒炀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

陈抒炀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屡屡遭受贸易壁垒,本文较为地分析了我国农产品遭受贸易壁垒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 欧盟市场 绿色壁垒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业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特征仍然没有改变。当前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有以下问题:(1)、市场价格低廉,易受国际市场的波动的影响。(2)、相关企业和农民应变能力薄弱,自身缺乏竞争力。(3)、技术水平落后,仅仅用农药和化肥提高产量,不够环保,在发达国家屡遭歧视。(4)、成本居高不下,单位产品利润微薄。(5)、卫生检疫不合格,农产品屡被进口国海关扣押,通关率低。(6)、农业得到的政策性支持少,融资条件不佳,企业和农民在面临困难时往往孤立无援。(7)、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的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市场需求减少,出口量下降。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市场遭遇绿色壁垒的外部原因

1、欧盟保护本地市场的需要

近年来,欧盟经济持续低迷,这段时间内,欧债危机在许多欧盟国家间像瘟疫一样扩散。受WTO的约束,欧盟只能采取对市场保护程度很低的零关税和低关税。然而,由于受财政和政策支持,欧盟生产的农产品出现了大量的过剩。为了防止本地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和节约宝贵的外汇,欧盟建造了各种屏障以阻止我国农产品挤压本地农业的生存空间,而绿色壁垒恰恰迎合了欧盟这一需求,所以发展得突飞猛进。

2、“中国威胁论”呼之欲出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引起了一些具有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发达国家警觉,他们觉得受到了威胁。为了遏制我国的发展,一部分别有用心的政客高喊要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实施制裁。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壁垒的实施带有一种浓厚的政治色彩。

3、欧盟对自然环境和身体健康的重视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类对绿色经济越来越重视,并且这种重视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由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而对绿色经济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我国。而绿色壁垒能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把对自然环境和身体健康有害的产品拒之门外。由于我国的农产品质量不高,很多包含有欧盟明令禁止的化学物质,被限制进入欧盟市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4、欧盟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大大高于我国

欧盟靠的是机械化耕作,耕种的是高产、抗病的优良农作物,喷洒的农业和添加的化肥毒性很小或没有。而且农产品从生产出来后到消费者的菜篮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若发现包含违禁物质或有毒的物质含量超标,生产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我国的法律法规没有那么严格,违法乱纪的行为屡禁不止,低价劣质的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受挫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市场遭遇绿色壁垒的内部原因

1、政府角度

(1)政府没有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我国政府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低下,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此外,我国农产品认证体系存在诸多漏洞,认证机构执行不同的认证标准,存在自相矛盾之处,造成通过认证的农产品质量又好有坏,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极易造成市场的紊乱。

(2)政府对绿色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并且不能把研究成果有效推广

西方发达国家研发绿色技术的经费占GDP很大比重,相比较而言,我国政府在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方面显得不足。与此同时,我国未能设计有效的制度来激励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以致于成果转化率很低。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绿色技术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政府没有设立专门应对绿色壁垒的研究机构

我国政府部门中没有专门机构时刻密切关注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的发展情况,不能有效地跟踪绿色壁垒的动态变化。所以当欧盟突然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时候,我国政府往往手足无措,不能对症下药,无法维护本国企业和农民的利益。

(4)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外贸流通体制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外贸流通体制实行的是订单农业,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的风云变色,企业的经营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体制非常不合理。此外,我国缺乏在国际贸易中起核心作用的龙头企业,政府又不能加以引导和扶持,导致各中小企业的布局如一盘散沙,关联性差。

(5)政府对出口的农产品的检测技术水平不够高

我国政府对农产品的检测技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很多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造成了我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农产品鱼目混珠,给欧盟实施绿色壁垒落下了口实,少数害群之马影响了所有农产品的出口。

2、企业角度

(1)企业缺乏认证意识

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经常忽视办理国际认证,对认证反应迟钝,不紧跟国际潮流。国内很多企业只有在国际标准已经在全球普及,若不遵守无法开展对外贸易的情况下,才不情愿地办理认证工作,没有先见之明,导致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局面。

(2)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生产加工农产品的企业,技术和装备落后,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添加剂,外部环境不佳,造成农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卫生状况差。在治污方面,很多企业由于无力购买昂贵的设备,出现了偷排、超排的现象,污染了环境,使企业无法生产达到欧盟标准的农产品。

(3)企业规模小,分散经营

我国生产加工农产品的企业往往是零星分布,很难进行统一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无法获得规模经济,还存在着产业结构缺乏弹性,各地生产难以协调的问题,这造成了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部分产品严重短缺。

(4)企业管理能力低下

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的决策者缺乏战略眼光,往往为了追求一己私利而损害企业的利益,贪赃枉法之事层出不穷,企业的制度成本很高。

参考文献:

[1]、张春晖.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7

[2]、邱刚.我国应对农产品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9

[3]、张涛.浅谈绿色壁壘.[J].商场现代化,2010

(责任编辑:何秀秀)

猜你喜欢
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分析
出口企业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
绿色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山东省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环境保护下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我国农产品出口反倾销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自由贸易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前景及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