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下的灿烂

2014-05-30 10:48:04牛金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朴素

摘要:河南新密打虎亭汉代壁画墓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座重要墓葬遗迹,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豪华,墓室内主要绘制有200多平方米的彩色壁画和墨色壁画,堪称我国汉代绘画艺术的最美地下博物馆,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打虎亭 汉代壁画墓 沉稳绚烂 厚重 朴素

一、概述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两座重要墓葬遗迹,其西墓为画像石墓,东墓为壁画墓,两座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豪华。特别是壁画墓,墓室内绘制有200多平方米的彩色和墨色壁画,其壁画面积之大、保存之完整,在全国都属罕见,堪称我国汉代绘画艺术的最美地下博物馆,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壁画墓的壁画在表现内容上主要有描绘墓主人生前生活的日常情景画、死后臆想升仙的天界画和山水禽怪装饰画,表现手法上主要有重彩画法和墨色画法两种。下面我们从具体画面上来分析一下两种壁画形式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色,以期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二、千年丹青、百味人生——重彩壁画分析

重彩画主要分布在中室甬道两侧,中室四周墙壁和中室券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室南、东、北壁中上部的《车骑迎宾图》、《主宾授受礼品图》、《宴饮百戏图》长卷壁画。《车骑迎宾图》东西长1.42米,上下宽0.64米,壁画表现的是墓主人乘车带领家人随从出门迎接车马宾客时的情景,画面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画面把东汉时期上层官僚地主阶级迎接宾客和车骑出行时奢华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体上来说,人物和马匹刻画生动传神,形象简练概括,主次安排合理有度、聚散得当,色彩沉稳绚烂,体现了我国汉代时期工笔人物画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特别是画面的色彩表现,从晕染到设色都已比较成熟,画中所使用的颜料主要以天然矿物色为主,色彩主要有石墨、铅白、朱砂、朱膘、石青、石绿、石黄等,这些颜色虽因时间和环境因素有所剥落,但颜色色质依旧绚丽灿烂,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中室的东壁中上部是《主宾授受礼品图》,画面南北长3.06米、上下宽0.68米,画中人物大致分上下两组,描绘了众多男女主宾和侍从交接受授各种礼品的场面。人物或站或坐,布局合理恰当,这幅作品在人物神态的刻画上更加生动,人物的服饰和造型刻画也细致入微,色彩也更加绚烂。中室北壁中上部的《宴饮百戏图》是整个墓室壁画的精要所在,面积与《车骑迎宾图》基本相同,在目前所发现的汉代墓室壁画中也堪称精品之作,画面描绘了墓主人与许多亲友宾朋一起观看歌舞杂技表演的情景,画面人物众多,主次安排合理适度,气势庞大恢宏,特别是歌舞杂技表演者形象生动传神,富有意趣。这三幅人物长卷画的上下两部分分别用两组黑、红、白相间的二方连续的图案分割开,上部延伸到穹顶和东墙;下部是四五组形象较大的人物组合画。

这些人物组合画有大有小,三五人一组。人物身高约1米左右,描绘的大多是侍女形象,她们的衣着打扮大都头梳发髻插簪或扎绸带,上身穿短衣,腰束长裙,外披斗篷,下露裤腿和鞋。每个侍女手中或端有或持有物品作行走姿态。她们有的黑衣白裙,有的黑衣红裙,有的红衣白裙,色彩对比沉着绚烂,形神刻画简约传神,生动有趣,画面中大量朱砂的使用使作品更加绚烂多彩。

在中室甬道顶部、中室东段顶部和中室东壁券部下的山墙上部画有表现冥界的异禽怪兽图案、藻井图案和墓主人臆想之后升天的情景画。中室东段顶部的彩色壁画最为集中也最为精彩,整个穹顶的绘画共分三部分。中间部分为东西向一排七个藻井图案,有的是几何纹图形,有的是花瓣纹图形,大都用红、褐、黑等不同颜色绘出,为我们研究中国早期天顶藻井装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参考。藻井图案的南北两侧分别绘制了两组14幅独立并排的异禽怪兽条幅,每幅条幅间都用二方连续图案隔开。条幅绘制有奔虎、奔鹿、立熊、飞鸟、仙人等内容。色彩以黑、棕褐、朱红为主,整体色彩感觉沉稳热烈厚重,代表了我国汉代绘画基本的审美倾向。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侧西起第六幅条幅的下部还绘制了一幅二《力士相扑图》,人物形象简洁生动、粗犷奔放。此外还有《仙人骑马图》、《仙人追虎图》、《虎熊相斗图》、《巨龙吞虎图》等,场面宏大复杂,形象塑造简练生动,场面惊险,色彩鲜艳沉郁,体现了我国汉代艺术家高超的绘画技巧、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室东壁券顶下的彩色壁画表现了许多仙人围聚于山林云气间的情形,作品在白墙上先以土黄打底,然后用棕黑、朱红、白等颜色绘成。几组仙人或围坐在树下、或围坐在草地上、或围坐在云气篝火旁,人物表现生动自然,色彩同上述作品一样沉稳热烈。相关的彩色壁画还有中室甬道顶部券顶,其风格题材与上述作品类似,兹不赘述。

三、醇厚的朴素美和简约的形式美——墨色壁画分析

墨色壁画主要绘制在前室甬道、前室、中室甬道、南耳室甬道、南耳室、东耳室甬道、东耳室、北耳室甬道、北耳室以及北耳室的券顶和墙壁上,各部位的墨色壁画的内容与彩色壁画基本相同。

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的情景画有前室甬道两侧的“墓主人迎宾图和女主人迎宾图;画于南耳室甬道与南耳室内的是《车马图》,画面上有数匹马、数辆轺车和几个饲养人。饲养人有的在喂马、饮马,有的在用铡刀铡草,生活气氛十分浓厚。东耳室甬道和东耳室内描绘的是《庖厨图》,画中用人在杀猪宰羊,旁边有一个挂满肉块的肉架,有人在酿酒,有人在井边淘米、洗菜,有人在灶台旁烧火做菜,有人在往宴会处端送东西,场面十分热闹,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古代社会上层贵族奢华排场的日常生活。绘于北耳室甬道和北耳室内的是主人和宾客《宴饮图》,墓主人和宾朋围坐在中间,周围有许多男、女侍奉招待,旁边有许多男女侍从不断地往宴会处送饭送菜,人物周边还有屏风、几案、衣柜等家庭用具,这幅作品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墓主人气派的宴会场面还是可见一斑。

表现墓主人臆想死后升仙的绘画主要集中在北耳室顶部和东耳室顶部,北耳室券顶的壁画保存的比较完好。其画面布局和内容与中室券顶的彩色壁画有相似之处,只是规模稍小。中间有三幅南北方向的藻井图案,图案东西两侧分别画有三幅异禽怪兽图,有奔虎、奔鹿、飞鸟和仙草等;东耳室顶部的相关壁画有两虎环奔图、奔狼、奔兽等。各耳室甬道顶部主要描绘了一些云气纹和异禽怪兽画等,形式上与其他相关壁画雷同。

整体上看来,墨色壁画的表现手法有些模仿画像石墓石刻效果,在白色墙壁上先以浓墨线勾勒外形轮廓,再对形象进行淡墨平涂填充,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简洁朴素,也有一种单色版画的效果,很有特色,十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四、打虎亭壁画墓对当代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启迪

东汉时代离我们已经远去了近两千年,古代社会许多方面的发展情况因为资料的匮乏使我们很难弄清楚,打虎亭汉代壁画墓不仅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的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为我们研究汉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财富。通过打虎亭汉代壁画墓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汉代绘画艺术的基本面貌和技艺水平,特别是对壁画绘制方法和矿物色运用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传统重彩画的美感和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研究、发展和振兴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决心和勇气。我们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对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博采众长,西为中用,更应从优秀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有所发展又始终保留我们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相信,在当前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中国画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工笔重彩画一定会得到新的振兴。

参考文献:

[1] 安金槐.打虎亭汉墓[M].香港:香港国际出版社,1999

[2] 黄佩贤.汉代墓室壁画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3] 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牛金梁,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画教学。

猜你喜欢
朴素
最朴素的人文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四川文学(2020年11期)2020-02-06 01:54:30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8:04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38
让课堂有一次朴素的回归
湖南教育(2017年2期)2017-05-17 04:27:49
朴素的魅力
做朴素的教育
《卖白菜》朴素的感染力量
“朴素”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