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育粳2号特征特性及机插秧单产超12t/hm2高产栽培技术

2014-05-30 22:07张亚张大友周建平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机插秧秧龄

张亚 张大友 周建平等

摘要 当前机插秧存在着选用品种与当地温光条件不相适应、难以控制适宜秧龄、秧苗素质差、插秧不匀、漏插率高等诸多问题。从而,需要针对性地掌握其高产形成规律与应用配套技术。扬育粳2号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适宜多种栽培方式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从做好床土选择与培肥、精做秧板、播期与用种量的确定、秧龄控制、基面肥施用、栽插密度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机插秧单产超12 t/hm2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扬育粳2号;机插秧;秧龄;配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05-01323-0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机插秧的面积在迅速发展,但在大面积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超秧龄、秧苗素质差、插秧不匀、漏插率高、水稻品种生育期和植株高底难以选择等问题,阻碍了水稻机插秧的发展。扬育粳2号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属迟熟中粳类型,201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主要表现为:①产量高,2013年单产突破12 t/hm2;达到并超过国家超级稻的确认标准;②株型理想,株高98 cm,茎秆粗壮,基部节间短,抗倒能力强,能经受台风的吹刮;③穗大粒多、千粒重高;④适宜手插秧、机插秧等多种方式栽培[1]。为探讨其机插秧高产栽培体系,笔者于2013年在江苏立新农场小麦茬口开展了17 hm2的机插秧试验与示范,以完善扬育粳2号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 特征特性

1.1 熟期适中

苏中及宁镇扬稻区作麦茬稻区移栽稻栽培,正常5月中旬播种,8月30日左右抽穗,全生育期155 d左右;作麦茬机插秧5月28至6月1日播种,9月1日左右抽穗,全生育期148 d,属迟熟中粳类型。

1.2 株型集散适中,生长清秀

扬育粳2号幼苗叶色淡绿,株型集散适中,叶片较挺直,前中期灌浆速度快,后期转色较好,株高约98 cm,成熟时4~5张功能叶叶片挺直,受光姿态好,叶片肥厚,茎秆粗壮,抗倒性强,谷粒黄色。

1.3 产量构成因素协调

扬育粳2号分蘖性较强,一般成穗315万~330万穗/hm2,穗型较大,排粒较密,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结实率90%,千粒重28 g。该品种群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稳产性较好。

1.4 稻米品质优

据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统一取样送农业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分析:糙米率85.0%,精米率74.6%,整精米率71.0%,垩白率35.0%,垩白度2.8%,胶稠度87.0 mm,直链淀粉含量16.7%,食味值61,米饭晶莹,口感柔软,富有弹性,冷而不硬,品质较优。

1.5 综合抗性较好 2007~201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扬育粳2号综合抗性鉴定:感穗颈瘟,中感白叶枯病,中感纹枯病,抗条纹叶枯病。

2 种植表现

2.1 产量

2013年11月6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江苏立新农场连片种植17 hm2的扬育粳2号机插稻,随机抽取3块田,采取收割机收割(每块田割666 m2左右)脱粒,当场装袋称重计产,扣除杂质和水分,折成标准稻谷产量。3块田平均产量达到12.11 t/hm2,实测产量达到并超过国家超级稻11.70 t/hm2的确认标准。

2.2 高产群体结构

从2013年田间考查看,扬育粳2号的基本苗120万株/hm2,有效穗36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0粒,每穗实粒数121粒,千粒重29 g,理论产量12.6 t/hm2,实际验收产量12.11 t/hm2。

2.3 理想株叶型

扬育粳2号的高产与后期的根系和叶片功能分不开,扬育粳2号的叶片挺直而肥厚,光合作用强,这就保证了后期对光与肥的吸收;茎秆粗壮,基部节间短,因此抗倒性比一般粳稻品种要强,至推广以来无倒伏情况发生。

3 高产栽培技术[2-3]

3.1 育秧 (软盘育秧)

3.1.1 抓好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用恶线清或咪鲜胺进行药剂浸种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的发生。

3.1.2 床土选择。

选择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每hm2秧田要备足120~150 t过筛细土。

3.1.3 床土培肥。

采用农家肥与有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在秋耕、冬翻、冻融的基础上,于早春在取土田块上匀施人畜粪,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施后把握适耕期连续旋耕2~3遍,旋深10 cm为宜,然后抢晴天堆制,并覆盖农膜遮雨、升温。床土加工时,选择晴好天气过筛床土,细土粒径不大于5 mm。过筛结束后再集中堆闷,堆闷时要掌握细土含水量适宜度,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并用农膜覆盖,促使肥土充分熟化。盖种土不能拌肥料。

3.1.4 精做秧板。

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为秧田,按照秧田与大田1∶80~1∶100比例留足秧田。秧板宽1.4 m,溝宽26 cm,沟深15 cm;四周沟宽30 cm,沟深20 cm,播种前10 d上水壅平。秧板平整后,排水晒板,使板面沉实。填平裂丝纹缝,使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3.2 播期播量

3.2.1 播期确定。

机插秧秧龄弹性小,必须根据大田滕茬、耕整及沉淀时间和插秧机械动力情况推算播期,秧龄掌握在15~18 d。根据机插进度分期播种,要作到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

3.2.2 播种量。

大田用种量60 kg/hm2,每 hm2用30 cm×60 cm软盘390盘左右,每盘干种子90 g。

3.2.3 苗期管理。

在秧苗生长期间,以湿润为主,播种后2~3 d灌1次满沟水;在播种后5~7 d,秧苗出土2 cm左右,第1完全叶抽出时,于傍晚揭去无纺布,揭去无纺布后灌1次爬畈水;移栽前3~4 d控水练苗。同时,要防治好稻纹枯病、稻蓟马、螟虫等病虫害,坚持带药带肥起秧,在起秧前2~3 d排干水,使秧盘泥土干爽,有利于起盘分秧。

3.3 大田平整和移栽

3.3.1 平整大田与运盘移栽。

机插大田力求耕耙精细,作到田面平整,寸水不见泥,上糊下实,田面没杂草、稻根和杂物等影响插秧质量。耙田平整后待1~2 d土壤沉实后插秧,使插秧作业不陷机。运秧时可将秧盘从秧板直接揭起运至田埂运秧工具,作到随起随运随栽,减少搬运次数,以免秧苗块变形。移栽时需保证栽足27万穴/hm2,基本苗120万~150万株/hm2。力求作到不漏栽、不深栽、不漂秧,栽后发现缺棵的一定要进行人工补苗,以增加基本穴数和基本苗数[4],保证足苗夺高产。

3.3.2 施用好基肥。在耙田前,施用好基面肥,用15∶15∶15复合肥450 kg/hm2。

3.4 大田管理

3.4.1 水层管理。

移栽后田间保持1~2 cm浅水层,深度不宜淹没秧心,田埂开好平水缺,以防大雨兵后田间结水过深导致漂秧,活棵后应浅水勤灌,灌水时以水深达3 cm左右为宜,待其自然落干,再上新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的目的,使分蘖早生快发。

3.4.2 肥料运筹。扬育粳2号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看苗施好穗粒肥,配合施用磷、钾肥。栽后5~7 d重施分蘖肥(尿素225.0 kg/hm2),促早发。栽后20 d施平衡肥(尿素187.5 kg/hm2),达到多蘖、大蘖的目的,同时兼顾捉黄塘。巧施穗粒肥,扬育粳2号属大穗大粒品种,叶龄余数3.0~3.5叶时施促花肥尿素(112.5 kg/hm2),争足穗攻大穗,叶龄余数1叶时施用好保花肥,施尿素60 kg/hm2保大穗增粒重,确保丰产丰收。

3.4.3 病虫草害防治。

3.4.3.1 化学除草。秧苗移栽后5 d左右,结合第1次分蘖肥用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25~450 g/hm2(根据上年田间杂草量调整用药量)拌尿素撒施,并保持水层5~7 d,确保防效。

3.4.3.2 病虫防治。

在栽培防治的基础上,以水稻生育期为主轴,以病虫发生轻重缓急为依据,在不同生育阶段,瞻前顾后,采用一药兼治多药混用、药肥混喷的方法,打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3~4次。

3.4.4 水浆管理。

抽穗后田间必须保持浅水层,使抽穗快而整齐,否则会造成抽穗时间拉长。进入灌浆期干湿交替,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免影响千粒重,确保丰产丰收。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1年的试验示范,扬育粳2号机插秧高产栽培达到并超过了国家超级稻产量指标,在栽培措施上解决了目前机插秧大面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这还得益于选用品种得当,充分利用当地的温光条件,掌握适宜秧龄,解决了秧苗素质差、插秧不匀、漏插率高等问题。同时选用扬育粳2号作为机插秧水稻品种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优点:①产量水平高、潜力大;②生育期适中;③分蘖性强,穗型大,粒重高,抗倒能力强。

4.2 讨论

通过试验示范,已初步掌握了扬育粳2号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但未能充分发挥扬育粳2号的产量水平,要想在此基础上达到更高的产量水平,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摸索其更为完善的配套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大友,王玉龙,徐殿云,等. 水稻新品种扬育粳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109-110.

[2] 张洪程,李杰,戴其根,等. 机插秧“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強后”高产栽培精确定量关键技术[J].中国稻米,2010,16(5):1-6.

[3] 王书林,朱玉祥. 苏北稻区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3):65-66.

[4] 陆钦武,潘建梅,肖宏,等.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机插秧在生产应用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江苏农业科学,2009(3):63-65.

猜你喜欢
机插秧秧龄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水稻机插秧推广措施探析
水稻钵体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影响
机插秧市场化推广缓慢成因及对策
晚稻秧龄对机插秧苗素和产量的影响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289机插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