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2014-05-30 10:48潘莹莹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本学校能力

潘莹莹

校本课程实施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但仍存在着教师课程开发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就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关键因素——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进行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他的课程观、学生观、课程实施水平、研究能力等都直接决定著校本课程的质量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校的特色化建成。因此,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而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与校本课程发展中所要求的教师素质有一定落差,存在着很多不相适应之处。下面我们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与培养途径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内涵

在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内涵的认识有以下代表观点:

任友群、傅建明指出,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应是仅仅针对各学科专业的研究,而应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将学习者的经验综合起来,从整体上进行改善。他强调平衡教育课程中的各个角色,并团结学校自身的教师团体的专业力量。

有的学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理解、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能力。它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反思和创新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

也有学者认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所拥有且在校本课程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课程选择能力、课程改编能力、课程整合能力、课程创编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以及收集资料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包括教师个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与教师团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本文中,笔者是对教师个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进行认识的。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包括教师自身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其中教师自身的课程能力包括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评估课程的能力四个方面。

二、影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因素

1. 校长的领导风格。简单来说,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可以分为独裁式和民主式。(hardy ,1976)。这两种风格的不同在于权力的分配。在民主式领导风格中,领导者与其成员共同享有主要的决策、控制和裁决的权力,领导者趋向于站在一个支援的位置。校长的民主领导风格会影响学校研究氛围,有助于构建学校开放的校风。校长的民主管理方式能够鼓励教师对学校活动的强烈参与感,民主决议也能够使教师深刻体会到“课程决策者”的角色。校长能够使学校各级教育人员的教育理念同一一致,另外还能鼓励调动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并直接决定课程资源的配置,如对教师工作量的安排、行政工作的简化等。

2. 教师的校本课程观。三级课程推行之前,我国的课程决策权力一直由国家掌控,课程也是自上而下的推行。教师是国家课程的使用者、执行者。这种角色认知使教师很难脱离出来,成为校本课程的决策者、研究者。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仍然存在对校本课程有抵触情绪的教师,他们认为校本课程不在高考或中考的考试范围之内,开发过程费时费力,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另外,在笔者进行论文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现行的学校校本课程都是由地方教育部或者学校的教务处下达通告进行开发,本质上还没有改变自上而下的政策贯彻。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动机不强,对于开发过程也是一种应付、“完任务”的消极态度,如此容易导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自我期望低、资源收集与开发力度低下的情况。

3. 学生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求课程开发主体从课程目标设定到课程设计,从课程组织到课程评价评估,无不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个性及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素材的提供者和需求者,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最初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能提供的素材性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特长、兴趣。另外,学生还是校本课程的“信息反馈者”。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的主要依据就在于学生对学校课程的评价。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不仅能为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在批评与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了个体智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4. 校外因素。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有效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发展校本课程。每个校长背后的高校课程开发行政部门、与他校校长联合建成的兄弟学校;每个教师在课程研究和教育培训过程中熟识的课程专家、教师同行;每个学生背后的家庭关系,如家长的文化背景等,这都是校本课程的资源来源。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各个角色自身的社会关系激活,扩大校本课程系统的辐射面,才能使校本课程高效发展。

三、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途径

根据上述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内涵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1. 培养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1)校本课程的价值。傅建明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教师要对校本课程有较深的参与度与强烈的动机,就必须要了解为什么要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补充国家课程的哪些不足、校本课程开发是否必须要有校本教材不可等问题,尤其是校本课程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2)校本课程的学生角色。校本课程在开发、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无一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课程开发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在课程决议中加入学生代表的意见等等。这都需要教师深刻认识到学生从以前的“服从者”转变为“参与者”。

2. 改变学生自身的校本课程观。校长和教师在日常的课程开发活动和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阐述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校本课程的主体,课程的设计是为学生量身打造,课程的资源是学生搜集、整理、筛选的,课程也可以由有特长的学生团体和个人来教授,课程决策会议中学生的声音也应该大声的喊出来,课程评价中学生的意见更是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中来,才能真正实现校本课程的价值。

3. 通过行动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行动研究是指处于教育一线的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进行研究,并通过自我反思、学习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课程能力进行优化提升的过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以较高的自我期望进行课程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并通过自我监控、反思来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补充与验证之下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4. 构建教师的学习文化。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调查研究指出,许多学校的课程发展方案有半数是教师独自完成的。学校的校长应该引导教师认识到一个凝聚力强的教师团体力量。教师在开放的学校校风与教师浓郁的研究氛围之下,教师相互合作、共同提升、形成学习型组织,构建校本的“实验室”。

5. 提供资源支持。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有充裕的时间来支配校本活动的进行。因此,学校应有效地进行课程安排,使校本课程在不增加教师工作负担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课程开发能力。从知识储备方面来说,聘请校外课程专家对教师进行理论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把社区成员、家长等人力资源有效地吸纳到学校来,共同为教育尽力。

猜你喜欢
校本学校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